三国之开局拆穿连环计

第二百二十二章 沈川亲自带兵救邓艾(2/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二百二十二章 沈川亲自带兵救邓艾

所以此时的邓艾敢保证沈川不会抛弃他,自然沈川也没有抛弃邓艾的打算。

而另一头在沈川得知曹仁的大军被阻拦在剑阁外后,沈川不顾草草反对,毅然决然要前往前线救出邓艾。

在沈川的再三保证下,曹操勉强同意让沈川率领大军去拯救灾难,而沈川来到雍州之后第一件事便是在长安附近聚集兵马,并且随沈川一起前来的,还有张颌和徐晃二位将军。

而长安之地,本该被称为司州,但是在曹操称王之前,曹操便命令献帝,将天下十三州合并为九州,而这长安便被并在了雍州之内。

而沈川带兵而来的消息也传到了成都,一时间成都内出现了两种不同的心态。

首先是邓艾军在听到沈川亲自带兵来到雍州之时,全军兴奋不已,原本那些士气低迷的士兵此时也受到了鼓舞,一时间成都城内的士气再一次回到了巅峰。

而刘备等人在听到沈川要亲自带兵前来的消息,当即便连夜开会开始分析沈川会从哪条路走过来。

“主公在我看来,沈川进入蜀地无非五条路,分别是祁山道,散关道,褒斜道,子午谷道和骆谷道。”

“而就沈川屯兵于长安,而距离长安最近的子午谷皆不适合大军行进,沈川想要率大军进入益州,则必要先过汉中,穿过秦岭其适合大军行走的路,只有一条,那便是散关道!”

诸葛亮指着挂在墙上的地图跟刘备分析后,刘备听了之后也是点了点头。

“可如今汉中在曹操手中,我们该如何阻止沈川的援军呢?”

刘飞自然是同意诸葛亮的策略,可是却抛出了一个比较实际的问题给诸葛亮,诸葛亮听后陷入了沉思。

“主公在下,看来刘备占领汉中之后,让邓艾偷袭成都,而后却没有率大军继续南下,其原因第一便是因为江东孙权帮我们拖住了曹军,其二便是因为曹军此时由于补给线过长而无法支援。”

就在此时,一个穿着青蓝色长衫的人站了起来。

“法正说得不错,我猜那曹操竟然以为邓艾偷袭成都之后我等就会投降,可是他却低估了我的,而如今沈川能亲自前来,便说明一点沈川在乎着城中邓艾。”

“既然如此,我们便可利用这个机会,说不定能直取汉中。”

诸葛亮起身赞同了法正的观点,然后开口说道。

“如何去汉中?”

汉中作为蜀地的门户,刘备还是十分想要的,因为只要一旦刘备拿下汉中,那么他就可以利用汉中的千里沃野进行囤积军粮,趁机一点一点蚕食雍州之地,而后等到曹操内部出现问题,或者曹操与孙权大战之际趁机出兵完成他复兴汉室的梦想。

“主公在我看来,汉中首将曹仁,曹洪二人年事已高,其进取之心也被逐渐磨平,如今他们之所以猖狂,便是认为拿下成都,我等就会投降,而如今我等返回成都他们必然会放松警惕,只要此时出兵便可拿下汉中。”

大小风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君少,您的小娇妻已上线
君少,您的小娇妻已上线
未婚夫和闺蜜勾搭成奸还要置她于死地,许年年被迫仓皇出逃。 幸好她命不该绝,一头撞进大佬的车里逃过一劫。 大佬矜贵淡漠却对她百般呵护,令她不由自主沉溺其中,谁知他只是想要她肚子里宝宝? 做梦! 许年年毫不犹豫转身离开,却被红了眼的大佬堵在机场:“你要带着我的孩子跑到哪去?” 许年年震惊的睁大了眼:你就是宝宝亲爹?我怎么不知道!
月稍
抢走仇人异能,我在末世叱刹风云
抢走仇人异能,我在末世叱刹风云
一场陨石雨,带来了无数人的梦魇。 植物,动物,不再是被捕食者,而是成了捕食者。 陨石雨带来的,不只有灾难。 它还带来了异能。 重生回到末世来临前,这一次,我先发制人,抢了仇人的SSS级异能:契约之魂! 这一次,我要在末世当老大!
佚名
重生:权力巅峰之官场风云!
重生:权力巅峰之官场风云!
前世周志高因前女友劈腿分手气不过,反被人打住院,贵人张同伟出事,今生以一枚子弹入局,美女县长刘晓雅空降当靠山,竟惦记我身子数年之久! 既已重生,先借刘晓雅关系步入正轨,再一步一步一步爬到最高,成为那人人敬畏的大领导。 阴谋旋涡再凶猛,我亦可扶摇直上! 十年后青云堂,已升任部长的刘晓雅轻声道,“老公,吃饭啦,等会你还要接待各国领导人。”
佚名
剑道封神
剑道封神
传言,暴发户首富李家之子乃惊世天骄,有剑仙之姿。 梅花剑仙被惊动,入世一趟,只为收其为徒。 却不曾想,此子根本无法习武,若要修炼,先要强行将经脉震碎重开…… 修道之难,难于登天。此过程中他若退却一步—— 便是这人间的一大憾事、剑门的一大损失!
佚名
我的抗战有空间
我的抗战有空间
关于我的抗战有空间:参加一次军方均试验后的特战队长孙义成,莫名穿越回1938年的冀南,利用脑部量子芯片形成的空间,大肆收割各种物资,将包括RMY等的大量物资收归己用,武装手下,扩充军队,无情地消灭侵略者。同时也利用各种物资暗地里帮助自己人,为自己人的军队创建空军、炮兵部队提供了有力支撑。
六零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