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二百四十六章 历史的转折点
历来朝政革新,对于旧有势力来说都是一场灾难。
而人是要趋避灾难的。
革新,必定会迎来一大波的反抗势力。
此事前宋历历在目,有着数不清的例子可以作为证明。
朱棣看向在场的三位尚书:“前宋之耻,朕必当引以为鉴!同样,正因如此,朕才让你们来到这里。朕有意推行革新,大明至如今,整整五十年,同样需要一场革新。”
皇帝的声音戛然而止。
但是几人都知道皇帝的意思。
赞同革新,还是反对革新。
前宋的革新,不光光是因为革新过程中出现的反抗势力,还是因为革新内部出现了矛盾和问题。
而眼下,无论是夏元吉、宋礼、金纯,都需要表明自己的态度。
皇帝需要知道他们对于革新,究竟是何看法。
而没有选择在皇宫之中询问,选择在城外这处属于太孙的皇庄,更多的还是因为皇帝顾虑他和这些臣子们的君臣之情。
夏元吉、宋礼、金纯三人会反对革新吗?
至少在朱棣看来,他们三人是不会的。
朝廷对于内阁的重用,已经越来越明显了,而如今的内阁首辅胡广,也已经年迈的不成样子了。
就在最近,内阁首辅胡广,在阁房之中数次昏睡过去。
所有人都在判断,这位自永乐六年开始坐上内阁首辅位置的老大人,会不会在今年交出手中的权力。
而皇帝在之前也已经明确过,将来的内阁成员将只会从朝堂六部九卿之中提拔。
而六部九卿也必须要有州县经历。
很庆幸,夏元吉三人都有用着进入内阁的条件。
对于他们来说,自己的官位和名声,以及手中掌握的权力,远比家中地窖里面收藏的金银珠宝更加的重要。
“南疆及东瀛新征之地,朝廷必定是要迁移安置我大明百姓。但臣以为,在此之前可有朝廷赏赐朝中勋贵文武,以勋贵文武带动百姓自发迁移至新征之地,远比朝廷强行迁移百姓要收效更广。”
太子爷朱高炽忽然插嘴,慢吞吞的提出了这条建议。
只是瞬间,朱棣的目光就投向自己的这位嫡长子。
似笑非笑的看了一眼太子,朱棣将目光投向在场的三位尚书。
很显然,这是太子按照皇帝刚刚那番话在提议,用南疆和东瀛的利益,来换取在场三位尚书全力支持朝廷革新。
风味饮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