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40章 。
《罗以娇在八零的乡下生活》全本免费阅读
人在尝到了美食的时候,心情总是会好上许多。
每天清汤寡水,白菜煮水,谁都不愿意多出力,至于这会儿嘛,文慧觉得被逼着干活也不是那么难以接受了。
上回罗以娇端来的烧泥鳅她也吃了,但她觉得这一回的味道更好。
何况自己出了力做出来的饭菜,总是更让人食欲大动,文慧心安理得,痛痛快快吃起来。
一时之间,院子里只听见“吸溜”的声音。
相比文慧的大快朵颐,罗以娇吃得就斯文多了,就跟她平常说话做事一样,不疾不徐的,慢慢在品尝。
等吃完了,又吃上一口饭,细嚼慢咽。
罗家祖上没出过什么大人物,几代贫农,根正苗红,也没有什么流传下来的规矩要守,何况前些年家家都差不多,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一到吃饭的时候,都恨不得赶紧把粮食吃进肚子里去,像这样慢悠悠吃饭,还会被人议论。
“吃饭不积极,脑子有问题”。
谁家办上几桌,稍慢一点,桌上的菜就被抢光了,手慢的就只能饿肚子了。
这几年情况好了点,大家分到了田地,收成提上来了,种的菜足够一家人吃,吃饭的时候也不用你来我往的抢饭菜了,但是之前留下来的吃饭快的习惯还在。
烧饭煮菜花一个小时,几分钟就吃完了,没人会在吃饭上多花点时间。
小时候,他们一家回乡,正逢村里一户姓罗的人家娶媳妇,请他们去吃酒。在家家都不富裕的年代里,主人家请吃酒,客人家也不会全家都去,毕竟哪家人口不多?谁家能供这么多人的口粮?
罗永民同志带着他们兄妹几个去见世面,被主人家安排在主桌旁边,坐的都是村里的长辈,主人家的内亲们。
对他们几个城里小孩,在座的长辈们还是客客气气的,饭菜一上桌先给他们夹了几筷子。饶是如此,后边桌上的“刀光剑影”还是让罗以娇瞠目结舌。
这还是桌上有他们在稍稍收敛了一些,其他桌一上菜就空盘了,大家都埋头吃饭,连说话的都没有。
这一幕给她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从那次后,以后再回村的时候,再有人请他们去吃酒,他们兄妹几个都没有去过了。
不过罗以娇吃饭慢条斯理不是因为这个,她吃饭慢一是城里跟村里不一样,大家都是工人同志家庭,在乎颜面和看法,在这些上会讲究一些,更多的还是上辈子她以后太操劳了,得了胃病,医生说要她好好调养,吃饭准时,要细嚼慢咽。
也就是这时候她开始注重调养,吃饭细嚼慢咽,慢慢就成习惯了。
饭菜过半,肚子里油水足了,文慧也逐渐慢了下来,等罗以娇吃完饭,擦了擦嘴,又喝了口水,这才凑过去:“妹妹,你说像这道烧泥鳅,咱们就不能自己去做吗?”
文慧吃饭吃到一半就想到了这件事,觉得十分可行,当时就挠心挠肺的。
罗以娇烧这道菜的时候她就看着,用的油量、配料一清二楚,要文慧说,这道烧泥鳅的味道都能跟镇上国营饭店的比了,看着也不难,不是她自卖自夸,她就只看了一回就能学个七七八八。
别的她不懂,但文慧知道,这烧泥鳅的价格跟泥鳅的价格那肯定是不一样的,与其送泥鳅让别人做了去挣这份钱,还不如她去做呢。
而且连泥鳅都是现成的,还不需要花钱去买,不用成本,就算竞争,她肯定优势更大。
罗以娇并不奇怪文慧有这种想法,她小小的打了个嗝,抬了抬眼皮:“你想做啊?看你自己呀。”
反正让她给建议,她的建议就是没有建议。
一个人最忌讳的就是插手别人的感情和工作。感情包括恋爱和婚姻生活,尤其是两个人吵架,一个外人如果插手,无论是劝分还是劝和,都不太好,别人要是和好了,反倒还会怪你见不得他们好,最后落得里外不是人。
至于工作,尤其是涉及到钱和投资的就更不能开口了,如果劝人家投资,人家亏了,肯定会怪劝的人,如果劝人家不投资,最后发现是挣钱的,也会被人怪给别人把挣钱的生意劝走了。
越是有亲戚关系,就越不能开这个口,如果还打算一起做生意,那最好是提前把钱之类的都摆在明面上说明,白纸黑字,免得最后闹得一地鸡毛,最后连亲戚都做不成了。
作为小姑子,她能提的只有一点:“最好去现场看一看情况。”
其实就是实地考察,这一点格外重要,哪怕不是去做生意,是买房、买铺子等等,都要先去实地,看看情况和四周的情况,根据现场的环境来决定。
“去现场啊。”一提到现场,文慧忍不住往后缩了缩。
一直生活在村里,对没有出过远门的人来说,“城里”这个词虽然经常被挂在嘴上,但真要去城里了,心里还是会胆怯的。
大部分第一次进城的人都会很紧张,不知所措,心里也很迷茫,等真正踏到城里的地面了,那份悬空的心才会踏实下来,等在城里久了,也就习惯了。
她问道:“那我要不自己做呢?”
罗以娇回道:“那也也要进城啊,不然你跟谁做买卖?你的泥鳅给谁?不还得收钱吗?”
罗以娇奇怪的看了她一眼,觉得文慧想得真美。现在人们用的还是钱票呢,又不像以后那样发达,即使相隔万里,不用面对面,也不用去银行邮局打钱都能交易,也能在网络上下单快递,不用亲自出面。
在网络上下单快递那都是千禧年往后了,离现在还有十几年的时间呢。
一提到钱,文慧的理智就回笼了,眼巴巴的看着人。
上一回就是说到跟谁做买卖的时候,两人不欢而散的,这一回看在文慧也帮了她的份上,罗以娇仔细回想了一下现在县城里的情况,把自己知道的跟她说了说。
她没有做过生意,知道的也是自己看到的,以及从以后做生意的人嘴里听到的。
小摊贩们生意做大了嘛,已经开上饭店了,对摆小摊的事情也就不藏着掖着了,还会常常跟家里的后辈们说“我们那时候什么什么”的
罗以娇把这些消息综合下来,整理了下,说道:“现在城里的小摊有卖早点、零嘴和晚点的,厂里的工人同志们中午都是在食堂吃的,等他们下工以后,有些人不想做饭,或者是想给家里添个菜,就会去国营饭店打一个荤菜,不过现在的小摊很方便,就摆在厂子不远,那些工人同志想买的,也不用饶道去饭店买了。”
她给文慧的建议是,“你想给人送货,就在下午去那些厂门口外边的小摊位置上看一看,多问几家,问问他们要不要泥鳅或者是菜,有需要的你就跟人讲价格,说清楚几天送一次货,什么时候结账。”
荤菜不便宜,看着像是买的人不多,但一个厂子那么多人,总有手头阔绰的年轻同志,相比年长的同志,年轻同志们在吃上面会舍得一些,没那么节俭。
渠县好几个大厂,还有其他的小厂,小摊不像饭店一样固定在一个地方,这些小摊贩都是算计好了的,知道哪些厂什么时候下工,赶在工厂下工前过去正好。
这么多厂下来,其实卖出去的量并不小,小摊贩们一开始都是自己亲自收菜,后来有人看到了其中的商机,专门做起了这其中的中间商。
等小摊贩们挣钱开起了饭店,有些中间商仍然持续给这些老主顾送货,多年下来的交情,他们自然就有了一条供应链。
这些都是开上饭店的小摊主说的,别看现在工人同志们威风,城里游手好闲的人多,但就是有人眼尖,每天靠给他们送货跟着挣了钱,一个月挣得比工人同志都多,吃香喝辣,人家悄悄的,日子过得美着呢。
罗以娇还给她说了县里有哪些厂,摆摊的在哪些街道上。
大概说完后,罗以娇问道:“这些你记下了没?”
文慧听得脑袋晕乎乎的。
予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