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乡村球队走向豪门

第四十四章 入选大名单(1/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四十四章 入选大名单

王晓宇的速度震惊的霍芬海姆的队员们。

特别是他的出身原因,很快就传遍了整个俱乐部。

就连张现也听到了这个事情。

“一线队?这么快?”

张现是惊讶的,他在这赛季处刚刚跟小家伙签署职业合同,这就进入一线队了。

起初,他也怀疑过教练组是给自己卖好。

但很快就否定了这种想法。

霍芬海姆的教练组可不会这么做,这帮家伙或许会吵着跟自己买球员,但绝对不会做讨好自己的事情。

而且是用这种方式。

所以说,王晓宇在青年队的表现是真的令人满意,这才引起了史蒂文的注意。

至于年纪,这些都不是问题。

雷奥也是16岁就在一线队踢正式比赛,王晓宇只不过是进入一线队训练,能不能上场都是一个问题。

但即便如此,这个动静也是闹得不小。

对此最为关心的无疑是中国的记者了。

王晓宇在进入索纳尔的时候,就被配上‘足球天才’的名号,在国内有着不小的知名度,特别是对于一些球迷来说,他们期待着王晓宇成为一个足以支撑中国足球的球员。

他们迫切的希望王晓宇可以尽快成长,进入五大联赛。

而在这种情况下,王晓宇进入霍芬海姆一线队的消息自然会被他们所关注,并予以狂喜。

从早上开始,张现就收到很多来自中国记者的采访邀请。

他们都想要采访王晓宇,但针对这些采访邀请,俱乐部方面直接拒绝。

这是处于保护王晓宇的态度。

这才刚进入一线队就摆出这阵仗,很难不怀疑小家伙是否会膨胀的问题。

在球员早期,霍芬海姆是坚决反对小球员过多接触媒体的。

就算是雷奥跟哈布尔等人也是如此。

霍芬海姆这边不松口,中国记者们也没有办法了。

但他们的热情依旧没有减少,很快就将资料整理出来传给国内。

他们相信,这对于球迷来说是一剂强心剂。

《16岁天才中国少年进入霍芬海姆一线队!》

《王晓宇在昨日被招入霍芬海姆一线队!》

《中国少年或将开启在霍芬海姆的足球生涯!》

《王晓宇,索纳尔评价a级!》

《天才少年闪耀德意志!》

各种体育报道层出不穷,全都是报道王晓宇以及夸赞的。

在中国球员留洋大溃败的年代,王晓宇的出身可谓是一个闪光点。

尽管还有很多青少年在欧洲集训,但王晓宇的出现或将成为一个信号。

一个可以期待下一代的信号。

为此,他们将很多目光聚焦在王晓宇什么。

甚至都在翻找德超下一场的霍芬海姆的比赛。

尽管王晓宇刚刚被招入一线队,但万一能够上场呢?

就连王晓宇的父母也得知的消息之后,高兴的不行。

他们连夜给王晓宇打电话,询问情况,当确认消息之后,更加的欣喜了。

为了不影响孩子的训练,他们也没有将国内的报道告诉王晓宇,这会让他产生很大的压力。

但不管如何,王晓宇已经成为不少人的期待了。

霍芬海姆的训练在一天天的进行。

这是王晓宇进入霍芬海姆的第二周了。

足足14天的时间,他终于能够跟上霍芬海姆的训练节奏。

尽管还是有些疲惫,但已经不像刚开始那般狼狈了。

如今的王晓宇的变化也是有的。

整个身体壮了一圈,这与一线队的器械训练有关。

金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穿越位面,女配上位众男沦陷
穿越位面,女配上位众男沦陷
她似乎注定是女配的命运,在不同小说的女配身上觉醒意识,进而调整那些不被欢迎的剧情,防止小说世界崩塌。她原本期望过好自己的生活,避免成为恶毒女配,然而当她不再爱男主后,男主却纠缠不休。第一个世界中,身为
佚名
重回2023:净身出户后,秒赚百亿!
重回2023:净身出户后,秒赚百亿!
前世,他是败类,赌徒,倾家荡产,妻离子散。重生后,他浪子回头,弥补妻女。拥有了未卜先知的记忆,利用信息差,掌控股市,操控地产,暴打全球资本。商业圈子,关于他,只有一句话:我无敌,你们随意。
牛胖
重生后,黑化反派的自救计划
重生后,黑化反派的自救计划
华夏最顶尖的私立医院,奢华的病房显得格外的冷清。偌大的病房内,除了病榻上的他,再无他人。叱咤风云数十载的枭雄,在人生最后的阶段,却是如此的孤独。【你可曾后悔过?】他:“后悔,可我终究,无法更改结局。”
佚名
无敌质子,归国惨遭万人嫌
无敌质子,归国惨遭万人嫌
【历史+架空+无敌质子+无敌爽+杀伐果断】大夏嫡长子十岁那年被派去北蛮为质,被秦乾穿越而来。凭借着他现代人的知识,以及过人的能力。在北蛮混的如鱼得水,帮着平定一统了北蛮,改革军队,兴水利,鼓励贸易,让
Summer晴空
快穿以后,我遇见了大明太孙
快穿以后,我遇见了大明太孙
他本是21世纪的一名失业青年,正在家中睡觉的他再次睁眼时,却看见了来自大明王朝的朱雄英。作为大明洪武皇帝的好大孙,朱雄英受尽万千宠爱。可惜年纪轻轻早早夭折,虽然两人第一次见面,但他对这位幼年皇孙有着十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