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枭雄志

一千二百七十五 郭鹏对士燮依然不放心(2/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一千二百七十五 郭鹏对士燮依然不放心

你们原来在交州占据四个郡,现在一共两个造反的,我罚你两个郡,再把剩下两个郡换到南边去,还是两个郡,不亏待你们。

你们还敢怎么说三道四?

这就对了。

本身郭鹏这边资源也有限,全面开发交州是办不到的,最南边发展潜力不大的日南郡和九真郡本身也不在规划之中。

自己没有余力开发,那就让士家开发去,他们想过的好,那就开发去,要是真的开发出来,算你们行。

这还不行吗?

而且……

对了。

郭鹏忽然想起来海南岛现在也是一片荒芜,没有设郡县管理,没有开发,不如一起当做添头交给士家去管理开发好了。

都是朝廷力有未逮之地,荒着也觉得浪费,士家要是有那个闲情逸致,让他们去开发也不是什么坏事。

将来要是开发的好了,朝廷甚至可以摘桃子。

“我记得合浦郡南边有一个大岛,唤做朱崖洲,长期荒在那儿也不是个事情,不如升格为郡,朱崖郡,连同日南郡、九真郡一起,交给士家统领,这下,就是三个郡了。

士家有族人犯了造反的大罪,我不诛连士家,已经是格外开恩,如今还把三个郡交给士家管理,士家再怎么说也应该对我感恩戴德才是,还能有什么可说的?”

郭鹏笑了:“诸君以为如何?”

群臣看了看郭鹏身后的那副大地图,看到了最南边那个和台湾岛一样孤悬海外的岛屿,纷纷感觉皇帝的安排很6。

真就空手套白狼呗。

把士家几代人的心血用三个基本上一穷二白没什么价值的郡换走,还得让士家感恩戴德。

士家要是不感恩戴德,反而口出怨言甚至对抗朝廷,那么等待士家的就是朝廷名正言顺的讨伐了。

这种操作,只有当今皇帝陛下能做的出来。

666!

群臣纷纷附和。

于是这件事情就这样敲定了。

于是郭鹏下旨,再次启动六百里加急快递,从洛阳到交趾郡,把这个消息送到太史慈手上,委任太史慈全权负责此事,把这件事情告诉士燮,与之谈判。

最好能和平达成目标,要是可以,那就善莫大焉,要是不可以……

太史慈知道该怎么做。

达成这个结果之后,郭鹏并未完全放心满意。

他把郭嘉单独留了下来。

“士燮能屈能伸,认得清时势,知道服从强者,绝不反抗,以至于我都没有足够的理由去把士家消灭掉,这是枭雄的姿态,我活着,士家不敢作乱,我要是死了,士家会不会有异心,就不好说了。”

郭某人对郭嘉说起了自己的忧虑。

“陛下春秋正盛,士燮已经七十五岁了,他又能如何呢?”

郭嘉对此毫不担心。

郭某人则觉得不是那么回事,他依稀记得士燮是个超长待机选手,七十五岁的年龄还能奔波劳碌,貌似后面一直活到了孙权称帝以前,这样一算,起码还有十年好活。

让他活得越长,对士家的好处自然越多,但是这并不符合魏帝国的利益。

魏帝国需要一个没有那么大权威的士家人,而不是一个像士燮这样能屈能伸的终极地头蛇。

“总之,我觉得不安心,就算做出这样的安排,就算士燮也这样去做了,我还是对士家不放心。”

郭鹏看着郭嘉:“奉孝,你不觉得士家一时被打压,但是本质不变,现在去到最南疆,反而像是一个独立王国了吗?”

郭鹏这样一说,郭嘉便觉得郭鹏说的也是有道理的。

御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道界天下
道界天下
夜行月
京圈太子爷视我如命,一吻成瘾
京圈太子爷视我如命,一吻成瘾
京圈太子爷顾黎商禁欲高冷不近女色,手腕上一串黑色佛珠分外惹眼,一副要马上要出家遗世独立的样子,看着身边兄弟们对花花世界流连往返,他表示:没兴趣,不理解,但尊重。直到有天,被逼婚逼急了的顾黎商放话,“我不结婚,我出家。”彻彻底底急坏了顾老爷子。宋皙是个被赶出家门的假千金,成了没爹没娘的可怜虫,被人嘲笑,一无所有,她只能通过兼职来完成自己的学业。谁知,阴差阳错下,宋皙送酒走错了房间,遇上了顾黎商。顾
夏沐柒
春生江上
春生江上
女主:我拿你当姐妹,你居然喜欢我!我该怎么办?男主:小师叔,看我看我。 男主:我喜欢的人,喜欢我师兄,可师兄喜欢我!我该怎么办?女主:你俩才是一对。 师兄:世人对我总有误解,我该怎么办?反派:我猜“世人”想说,我们不瞎。反派:说好的相爱相杀呢?为什么只有我一个人在认真走剧情,我该怎么办?师兄:乖,别闹,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小猫六六
这个出马仙有点强!
这个出马仙有点强!
一块红布三尺三,老堂人马老堂仙,有朝一日出深山,名扬四海万家传! 八十年代,我出生在东北农村,七岁那年大仙说我命犯三灾八难,将来会出马顶香,我不信,却屡遭磨难。为了谋生,我当过服务员,跑过业务,开过出租……但命运就像施加了诅咒,我身边不断发生各种邪乎事,无奈之下,我成了一个出马仙。
吴半仙
抗战之关山重重
抗战之关山重重
老哲写实风格抗战新书 “我们一定会回来的!”有军官对手下数千名官兵说。 可是自打他们出关以后,侵略者强大,国尚危急,家又何安?战线一路向南,战关山无数,却又丢关山无数,直至苍山之巅洱海之畔! 回望来向,狼烟无尽,关山重重,多少官兵埋骨他乡?一场抗战打了十四年,几人又能返回故乡?
老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