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第178章 初次交锋,小胜建奴(1/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178章 初次交锋,小胜建奴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两百建奴骑兵瞬间乱了阵脚。

尤其是带兵的佐领,他得到的情报是明军只有五百左右骑兵,没有步兵。

按照计划,他需要先进攻,接着假装不敌逃跑,诱敌深入。

然后配合其他骑兵围而歼之!

明军步兵的出现,不但打乱了他们的计划,同时让他们陷入困境。

鸟铳射出的铅丸轻而易举的穿透暗甲,眨眼间将几十个建奴骑兵射落马下。

与此同时,三百明军骑兵催动战马,张弓搭箭将箭矢射了出去。

弓弦声嘈嘈如急雨,在微风的吹拂下,穿破夜幕射在建奴骑兵的身上。

明军箭矢主要有三种。

有专射缆绳的月牙箭;射马用的铲子箭、狼舌头箭;既能射马,也能射人的菠菜头箭、凿子头箭等;还有用于破甲的破甲锥箭。

三百明军骑兵,用的全是破甲锥箭。

建奴骑兵身上的暗甲虽然能提供防护,但在密集的箭雨下,轻则受伤,重则坠马。

建奴佐领见情况不对,立刻让战马加速斜着冲下官道,同时将手中的箭矢射向明军骑兵。

八旗精锐毕竟是精锐。

在遇到埋伏的情况没有四散而逃,而是跟着佐领的头马冲了过去。这些人逃跑的同时模仿佐领的动作,用最快的速度将箭矢射出,不求伤人,只求扰敌。

然而。

在纸壳火药的帮助下,明军步兵已经再次装填完毕。

他们举起手里的鲁密铳,对准逃跑的建奴扣动了扳机。

砰!

火光闪烁间,又有十几人跌落马下。

“跑!”游击将军丁义骑在战马上,一边打旗语,一边对那些步兵大喊。

步兵们没有任何犹豫,抱紧手中的鲁密铳,玩命似的朝城门跑去。

有两个步兵逃跑的同时拔出腰刀,顺路给几个躺在地上的建奴骑兵补了刀。

丁义骑在马上扫视一圈后,收容伤兵。

建奴骑兵的射术非常精湛,在如此慌乱的情况下竟也射伤了十几个明军。

伤势较轻的不用管,他们自己能回城。伤势重的直接用绳子绑在马背上,在其他战马的带动下,快速奔向城门。

见没有遗落的袍泽后,丁义大喊:“回城,边跑边扔手雷。扔的时候小心点,别把引信摔灭了。”

一直没射箭的二百明军骑兵纷纷拿出火折子,将胸前布袋里手雷的引信点燃,丢在路边的草丛里。

这一切发生的很快,等图赖的骑兵追到时,明军步兵已经跑到六十步开外,明军骑兵也已经追上了步兵。

图赖看着躺在地上的正黄旗士兵,心中悲愤交加。

虽然他不清楚明军步兵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但作为正黄旗将领,立刻做好了决策。

图赖手拿弓箭下令道:“追击一百步,能杀多少是多少。”

说罢,一马当先冲了过去。

换做别人,肯定放弃追击。

但图赖不同,他有底气。

正黄旗作为皇帝亲属部队,他们的战马在军中独树一帜。

用明军的话说,那些马都是上等马。

短途冲锋速度和长途耐力都是上乘!

换成现代速度,上等马的冲刺速度最高能达到五十,甚至六十公里每小时。

当然,这种最高速度最多能维持五百米左右的距离。

反观明军,由于自袁崇焕时代起就高价买内地圈养马,放弃了品种优良反而低价的蒙古放养马,所以明军大部分是中等马和下等马。”

(明朝马政弊端有兴趣的可以查一查,这里不就过多赘述了。总结一句话就是养的马很多,合格的战马却很少。)

文盲写小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巅峰江湖路
巅峰江湖路
都说江湖是人情世故,可你见过真正的江湖吗?江湖是一盘棋,有人拼了命,想要跳出棋盘,有人终其一生都想做那个执棋的人。江湖也是金钱,名利,权势与女人。我将用亲身经历告诉你,我是怎样以身入局,从棋子,变成执
宜飞
被小三坑后我又回到了盗笔世界
被小三坑后我又回到了盗笔世界
关于被小三坑后我又回到了盗笔世界:何岁岁!一个打算养老的宿主,没想到一次又一次被自家那个坑人的系统坑到了。何岁岁:“小三,你给我等着!”系统038:“呵呵~宿主,岁岁,你听我狡辩,不是你听我解释呀…”
果酱酱酱籽
府中人有背景?抱歉,我背后是公主
府中人有背景?抱歉,我背后是公主
从小我就看遍了府里女子的不易,可及笄后依旧被母亲亲手送进国公府做妾。既然不能反抗,那就接受现实,要做也要做人人艳羡的宠妾!府里有个成婚四年没有子嗣的主母,骄纵跋扈的老夫人族孙女,还有要被借腹生子的庶女
佚名
网游:成为山贼王的男人
网游:成为山贼王的男人
意外成为游戏内的新手村山贼领主,为了保住狗命,让自己不成为万人轮的BOSS,徐小山知道,该出手了。女主播:“你管这叫山贼?这游戏狗都不玩。”普通玩家:“这山贼颠覆了我对游戏的认知,亚美爹,别杀我。”职
爱吃牛顿
乱世边城一小兵
乱世边城一小兵
【征战,架空,种田,情感】乾国和草原王庭之间的冲突,是不能指望无休止的修建城墙来解决的。冲突不可调和,矛盾是个死结。身具两国血脉,夹缝中残喘为生的黑狗子觉得,一定会有某种方法,使得天下归一,两国融合。
李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