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拯救大明?我还是上吊吧

第1128章 劝降(2/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1128章 劝降

多尔衮无视了范文程的表情,继续问洪承畴:“吴三桂确实帮过咱们,但他终究是明廷的官,没有向大清俯首称臣。既然没有投降,为何不趁机追杀逼他投降?”

“因为没必要。”

“没必要?”洪承畴的话让多尔衮再次陷入了迟疑之中。

洪承畴见时间紧迫,决定不再卖关子,直接说道:“请王爷择一能言善辩之人前往吴三桂营中,游说他投降大清。”

多尔衮愈发疑惑起来:“吴三桂会被劝降?”

洪承畴认真回答:“如果让吴三桂意识到他已经暴露,且王永吉此次撤兵是为了对付他,吴三桂岂能不降?”

“好像是这个道理!”多尔衮同意了洪承畴的建议。

策略已经有了,但是在派谁去执行这个问题上犯了难。

此前都是通过亲信士兵传话与吴三桂进行联络。

这些人都有同一个优点:忠诚,忠诚,还是踏马的忠诚。

现在要劝降吴三桂,去劝降的人不但要足够忠诚,还要能言善辩。

那些亲信士兵显然不能胜任。

就算有能言善辩者,也不能派去。

否则会让吴三桂觉得没有受到应有的尊重。

“派谁去合适嗯?”多尔衮目光横扫一圈,没有找到合适人选,

“王爷,”范文程此时终于调整好了心态,他对着多尔衮深施一礼道:“臣愿亲自前往游说。”

“不可!”多尔衮直接拒绝:“范先生是本王的谋士,岂能孤身涉险?”

洪承畴呵呵笑了下,抱拳施礼:“臣有一个合适人选。”

多尔衮看向洪承畴:“谁?”

洪承畴缓缓说道:“李成梁的族孙,李宪忠的族弟李思忠,不知王爷以为如何?”

多尔衮想了想,轻轻点头:“他确实是一个合适人选!来人,急令李思忠穿便装来见本王。”

李思忠接到命令后立刻出发,朝着明军撤退的方向追了过去。

此时吴三桂已经开始撤退。

他带着万余骑兵走在队伍最后面,一边撤退,一边不停地观察后面的情况。

“报!”探马疾驰而来:“大人,我们抓住两个建奴探子,他们口口声声说要见您。”

吴三桂知道是多尔衮的来了。

见周围没有外人,吴三桂低声吩咐:“把他们带来,本官要亲自审问。”

“是。”

不多时,李思忠被带到吴三桂面前。

“是是你?”吴三桂很是意外。

早年间他见过李思忠,虽然多年未见,但还是一眼就认出了对方。

李思忠笑了笑:“怎么?我不能来看看你吗?”

“当然可以,”吴三桂装作一副很高兴的样子:“来人,给他松绑。”

松绑之后,吴三桂问:“你来此作甚?”

李思忠收起笑容,语气严肃道:“来救你的命!”

文盲写小说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被嫡姐逼做通房后
被嫡姐逼做通房后
玉姣身为庶女,素来谨小慎微。只求有朝一日,远离高门大户,嫁与寒门做妻。不料嫡姐成婚多年未孕,她便无名无分的入了伯爵府,替姐生子。嫡姐面甜心黑,把夫妻不睦,多年未曾有孕的怨气,尽数撒在了她的身上。人命如草芥,玉姣不想再任人攀折踩踏。嫡姐利用她,她便踩着嫡姐往上爬。妾室妒她害她,她便以眼还眼以牙还牙。通房、贱妾、贵妾、侧夫人、平妻、宠妃、为后。这一路走来,她被人辜负过,也辜负过人。若问她这一生,可有
缓缓归
逆天邪神之深渊求生
逆天邪神之深渊求生
苏醒而来的萧枫来到了逆天邪神中象征着灭之世界的苍古深渊。这里玄力至上! 渊尘弥漫,渊兽咆哮,该如何立足?
木有引力
重启2007,从学霸到学阀
重启2007,从学霸到学阀
你拿过奖学金吗? 你去过重点班吗? 你考过全校第一吗? 你拿过的奖状有多少? 你参加的竞赛又有多少? 你让喜欢的人刮目相看了吗? 你不说话了? 可你还在看手机啊! 重回2007,这次陆时羡开始定计划,奋斗,换风格,开始往前走。 陆时羡:不好意思啊!这一次,我一定要赢。
朝着阳光追梦
陈伶赵乙
陈伶赵乙
赤色流星划过天际后,人类文明陷入停滞。从那天起,人们再也无法制造一枚火箭,一颗核弹,一架飞机,一台汽车……近代科学堆砌而成的文明金字塔轰然坍塌,而灾难,远不止此。灰色的世界随着赤色流星降临,像是镜面后的鬼魅倒影,将文明世界一点点拖入无序的深渊。在这个时代,人命渺如尘埃;在这个时代,人类灿若星辰。大厦将倾,有人见一戏子屹立文明废墟之上,红帔似血,时笑时哭,时代的帘幕在他身后缓缓打开,他张开双臂,对
三九音域
东莞日记:嫂子比我大三岁
东莞日记:嫂子比我大三岁
【睚眦必报+东莞+江湖情仇+单女主+爽文】“我出狱那天,嫂子刚好30岁生日,烛光下,真的好美。后来跟着他们去了东莞谋生,我人帅力气大,嫂子夸我很能干……--赵振东!” 少不经事的赵振东为给奶奶看病,替孙鸿达背了黑锅,锒铛入狱。 出来后才知道那老家伙压根就没给钱连夜潜逃东莞,最疼爱他的爷爷奶奶也因此撒手人寰。 亲人离世,信义崩塌,更没想到他一直期待的白月光也背叛了他,8年的牢狱生涯,让赵振东如一条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