纨绔世子不好当

第344 章 不知深意(1/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344 章 不知深意

知道了身份,齐烨再次行礼,太子言坐。

雪亭,坐着一个太子、一个太子妃、一个京兆府的官员,三人同坐一桌,不合规矩。

齐烨不懂这些规矩,太子不在乎这些规矩,旁边站着伺候的司空野习惯了,并不见怪,唯独董萼华,眼神有些莫名。

不合规矩的事不止一件,小二主动倒了杯茶,推到了齐烨面前。

“贤弟可是从南庄一大早入京上朝?”

齐烨双手捧着茶盏:“是,最近一直居住在南庄。”

“孤可是知晓的,贤弟定是心中不爽利吧。”

“还行吧,偶尔起的早点对身体好。”

齐烨说完后,二人相视一笑。

董萼华脸上闪过一丝诧异之色,深深看了眼齐烨,要知道哪怕是太子少师入了宫,也从未如此随意过。

齐烨着急回去补觉,开口问道:“殿下今日寻学生是…”

现在的齐烨也学聪明了,不再自称本官、下官。

“谈一桩买卖。”

小二的余光扫了眼董妃,似笑非笑:“贤弟连董妃都不认得,想来也不知南地军器监监正董孝通大人是董妃族叔。”

“是学生孤陋寡闻了,那殿下您说的这买卖…”

“非是孤与你谈,而是董妃。”

太子呷了口茶,继续说道:“董孝通因军器一事六日前入京,寻兵部询问军器工艺一事,兵部告知了董孝通这军器并非军器监工坊打造,而是全权交于了南庄军器坊,由岚山侯公输甲统辖。”

三言两语,小二将情况说明了一下。

董孝通是南地三道军器监监正,年关时无需要入京述职,除非有特殊情况。

特殊情况,有,董孝通知道了南庄打造军器的事,因此入京,向兵部索要军器制造工艺。

这个情况倒是正常,按理来说有什么新的军器,就是军器监监正不开口,朝廷、兵部,也得将制造工艺告知军器监,通常也是交由军器监来打造。

结果董孝通到了兵部一问才知道,朝廷也不知道军器工艺,算是“外包”给了南庄,朝廷插不上手。

这也就罢了,南庄军器坊非但不会公开军器制造工艺,甚至连打造好的军器都不会送去南地,用兵部的话来说,那就是先紧着东海发,至于南地,南庄那边目前没这个打算,至少这两年是没这个打算。

董孝通可不是傻子,肯定要先了解情况,搞明白南庄军器坊怎么就那么牛b,怎么就敢不公开军器工艺,不将打造工艺“贡献”给朝廷。

了解情况之后,董孝通找内侍监,想要入宫看看他侄女,也就是太子妃董萼华。

现在当着董萼华的面,小二没将话说的那么明白,齐烨听明白了。

董孝通之所以入宫见董萼华,其实就是想知道宫中的态度,对齐烨的态度,从而“预测”一下如果他在朝堂上提起这件事,向齐烨索要军器打造工艺,宫中会支持谁。

董萼华作为太子妃,心里清楚天家是向着齐烨的,再者说了,天子和太子又不是傻子,这种军器肯定要掌握在朝廷的手中要好,之所以全权交由南庄军器坊,自然有天家父子的考虑。

情况说完了,董萼华开了口,开门见山。

“军器所需工料多产于南地,既如此,为何不在南地建立军器坊,所制军器可供于南地各州府及南边关。”

小二说是董萼华要和齐烨“谈一桩买卖”,开口的却是他这位太子殿下。

“在南地募了匠人就地取材,这省下的钱财皆归南庄,如何。”

齐烨没有马上接口,望着茶杯中渐冷的茶水,似是在沉思。

菲硕莫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在演艺圈里大杀特杀
我在演艺圈里大杀特杀
穿越后,我从一个扑街作家变成了演员。可我自会演僵尸啊!幸好,我绑定了影视名台词系统。只要在演戏的时候,说出影视名台词,我就能变强!开局就送新手大礼包,获得演技提升卡。还成功让名导青睐。我在演艺圈里走上
佚名
逗比是如何修仙的
逗比是如何修仙的
关于逗比是如何修仙的:卜凡本是现代逗比青年,偶然触发修仙任务后开始修仙之旅。他乐观逗比,有神秘法宝助力。在途中结识叶雪、孙瑶光等女子,一起历练。他擅长扮猪吃老虎,面对各路反派毫不畏惧。在以练气、筑基等
朝颜暮生
入狱三年后,全家跪求我原谅
入狱三年后,全家跪求我原谅
盛娇当了十二年的孤儿,被接回盛家,她终于有了父母和哥哥。可是明明说会疼她、爱她的亲人,却为了假千金联合将她送去坐牢三年。承诺将她当盛家掌上明珠的父亲说她有点良心就不要跟盛妙心抢男人。要把她宠上天的哥哥
棉棉
玄幻:以手中仙剑,开万世太平方尘萧神女
玄幻:以手中仙剑,开万世太平方尘萧神女
我曾见过仙。……玄幻大陆,修仙者层出不穷,人道逐渐卑微。人人都以为修仙之人都高高在上,然,他偶然得到修仙机缘,平等待人,一路蹉跎。他:“我欲成仙,开万世太平。”人玄有四境:凝气,爆气,御气,丹气。而他
佚名
嫁入侯府,他把我婚书撕了?
嫁入侯府,他把我婚书撕了?
在深宅冷巷中被弃养的庶女,命运的齿轮在被掳入匪窝那一刻开始转动。为求一线生机,她巧言令色,成功俘获山寨二当家的心,成为备受宠爱的压寨夫人,却又在心底暗自谋划着逃离的时机。朝廷的剿匪行动如及时雨,让她得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