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上丹尊-梦醒泪殇

第3569章 雕像复苏(2/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3569章 雕像复苏

就在此时,一声清晰的碎裂声响起。

萧长风眼角一跳,转头望去,只见原本跪在石棺之前的三具雕像,此时竟然浮现出了一道细小的裂纹。

这裂纹刚一出现,顿时一股可怕的神威便是轰然爆发,刹那间风云色变,天地震动,时空扭曲,乾坤幻灭,宛如绝世神魔要出世一般。

和尚、道士和书生,这三具雕像绝非一般,他们能来到此地,更能保持自己的原本模样和肉身,足见其强大。

即便不是神尊境强者,恐怕也是神王境中的顶尖强者,而且从他们的打扮上来看,必然与三大神宗有关。

若是让他们苏醒过来,萧长风也许会遇到危险。

“八荒仙印!”

萧长风没有犹豫,仙气灌入八荒仙印中,顿时八荒仙印散发出黄蒙蒙的仙光,带着镇压和封印的力量,猛然砸向三具雕像中的和尚雕像。

顿时和尚雕像猛然一颤,裂纹更多,但整具雕像却是下沉了不少,宛如背负神岳,无法翻身。

八荒仙印材质特殊,更拥有一缕本源之力,其品阶达到了上品仙器,威能无双,但八荒仙印只有一枚,但这里却足有三具雕像。

此刻和尚雕像虽然暂时被镇压住了,但其余两具雕像却依旧在复苏,更多的裂纹在其身上浮现而出,恐怖的气息更是不断爆发。

“太墟帝剑,镇压万古!”

萧长风将心一横,从背上取下神秘剑鞘和太墟帝剑,随后放在书生雕像的头顶上。

神秘剑鞘和太墟帝剑虽然没有八荒仙印那种镇压与封印的威能,但这毕竟是帝兵,而且还是八荒神帝的帝兵。

那尊书生雕像顿时保持安静,不敢再动弹半分,如同头上悬着一柄随时都可能斩下的神剑,他不想死,所以他不敢动。

八荒仙印镇压了和尚雕像,太墟帝剑压住了书生雕像,此时便只剩下道士雕像了。

而萧长风的手中,再无这等强大的宝物能够镇压。

咔嚓!咔嚓!

只见道士雕像身上的裂纹越来越多,犹如蜘蛛网般迅速扩散,一道道神光从裂纹中迸发而出,虽然不算明亮,但却充满了道韵,仿佛是光明之道。

“大五行天道拳!”

萧长风右手握拳,全力催动五行仙体,拳头之上缭绕着五行仙光,璀璨如阳,照耀万古。

此刻萧长风毫不犹豫的一拳打出,狠狠的砸向道士雕像。

他知道自己无法阻止道士雕像的复苏,既然如此,那便先下手为强,先重创了这名道士再说。

嘭!

这一拳的威力强大无边,可以轰塌一片山脉,毁灭诸多神城,但落在这尊道士雕像的身上,却只是将其打得凹陷下去,拳印明显。

但如此一来,道士雕像上的裂纹却是更多,密密麻麻,眨眼间便遍布了全身,恐怖的神威越发强烈,似要搅动诸天。

萧长风再次握拳,准备继续出手,然而就在此时,一道道石片从雕像上脱落,神光无尽,道韵浓郁。

那双紧闭了不知多少岁月的眼睛,此刻陡然睁开,犹如烛龙之眼,通天彻地。

“贫道终于解封了!”

梦醒泪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左溪村走出来的修仙少年
左溪村走出来的修仙少年
关于左溪村走出来的修仙少年:一块曾经让江湖暗流涌动的玉符,竟出现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少年王若机缘巧合下得到它,命运的齿轮从此转动起来。且看他如何走出山村,踏入修仙之途,在血雨腥风、弱肉强食的修仙界收获友谊与爱情,成就自己的传奇人生。人生第一部小说,希望大家能喜欢,谢谢!
寸草心1981
神秘复苏之卖货郎
神秘复苏之卖货郎
五浊恶世,地狱已空。厉鬼复苏,人间如狱。风生水起,袋里乾坤。血湖之下,安有人哉?“嘘,别说话,风铃声响了。”
二十八宿皆回眸
剑神至尊
剑神至尊
何谓无敌? 许多剑神穷其一生,都难以修炼出一种至强剑意,杨小天却修炼出了十五种! 百万年来,没有人能修炼出混元天命,杨小天却修炼出了十五条混元天命! 千万年来,没人能修炼出鸿蒙圣果,杨小天却修炼出了十五枚鸿蒙圣果! 亘古岁月,只有天地主宰才修炼出了永恒神体,杨小天却修炼出了永恒神体,混元天命神体,鸿蒙神体…… (已完本《黄龙真人异界游》、《天尊重生》、《无敌天下》等)
神见
废土:新纪元
废土:新纪元
关于废土:新纪元:++战后的灰暗纪元,资源极度匮乏,适宜居住的地方,受战乱影响较小,被规划为生活区,而生活区外,是一片狼藉,环境恶劣的废土。一心只求生存的青年,在乱世之中登场,被卷入一次次争斗之中,是乘风而起,扶摇直上,还是一腔热血归于尘土?
停山水
通古今,我在荒年娇养被贬皇子
通古今,我在荒年娇养被贬皇子
【古穿今+饥荒+囤货+基建+种田+疯狂购物】 【女主版】 中元节祭祖,没引来父母魂魄,却引来了一个古人,以金银换取粮食。 宋茯苓只当是场梦,不想第二日古人再次出现求取物资。 宋茯苓不厌其烦,却见对方奉上家当。 很好,懂得天下没有白吃午餐的道理。 宋茯苓抽取部分佣金,权当一个搬运工,养活别人也养活自己。 然而这也不是什么长久之计。 要想养活一城,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从此宋茯苓开启古代基建模式。
莲香箬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