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8岁就加入国家调查部

第174章 雪地求生(2/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174章 雪地求生

“冷死了!冷死了!这个鬼天气,估计有零下十多度吧?”陆警官快把手伸到火里面去了。

“我感觉快零下二十度了,才几分钟的时间,我的手就冻僵了!”程教授一边搓手一边把手放在火上面烤。

“赶紧烤火,特别是郭老师,你昨晚就感冒了,不要再受凉了,感冒严重来就麻烦了!”周建军也挤了过来。

很快几人就把火堆闻起来了,白狼王都被挤到梅温华的身边,只能烤头部了!

雪还在下,到了中午的时候,才变小一点。

外面的积雪已经有一米厚了!

梅温华他们也彻底被困住了,这么厚的雪,怎么走?

“麻烦了!没有想到下这么厚的雪,估计火车都停了!”

“就算没有下这场雪,火车也过不了,你们忘记拦在铁轨上的车厢了吗,短时间是通不了火车的,不然我们等着下一辆火车来就可以了!”周建军无赖的说道。

“既来之则安之,我们只有这些柴火了,得节约一点,吃的还有多少,能坚持两天吧?”

“吃的应该没有问题,我这里还有很多!”梅温华拍了拍自己的包,打开来给他们看,里面塞得满满全是吃的!

“小温华,你厉害啊!竟然带了这么多吃的,加上我们包里的,坚持三天没有问题!”陆警官对着梅温华竖起大拇指。

“有吃的就行,积雪这么厚,暂时也走不了,我们搭雪屋吧,雪屋暖和一点,也能节约柴火!”程教授建议道。

“这个主意不错!反正可以就地取材!”周建军表示赞同。

这个鬼天气不用担心敌特会过来,他们需要的就是与大自然作斗争!

吃的解决了!

那还不是胜券在握!

说干就干,梅温华他们开始动工!

在几人的配合下,到晚上的时候,终于把雪屋搭起来了,而且还搭了两间。

一间给程教授和郭老师,晚上他们可以安心休息;

一间就是梅温华和周建军他们三个的了,他们三个轮流休息,保持有一个人守夜!

看着只有两间雪屋,白狼王表示很不满,自己在雪地里面一阵刨。

只是任凭它怎么刨,也弄不出雪屋!

“大白啊,你就不要白费功夫了,你们夜光狼不是夜间活动吗?晚上你就跟着守夜,白天雪屋给你睡觉!”

听到梅温华的话,白狼王停止了动作,像是陷入了沉思。

也不知道它能不能理解?

梅温华只知道白狼王没有再试图给自己刨出一间雪屋了。

有了雪屋,只需要烧起一点点火,就能勉强抵挡住寒冷了,节约了大量的柴火。

只是到了晚上的时候,又开始下起了鹅毛大雪!

梅温华被大雪困在这里困了两天,雪地求生了两天,到了第三天,天气才变晴朗。

吃的东西也吃完了,趁着雪上面还是硬的,梅温华他们朝着下一站走。

其实他们根本不用担心,雪上面已经被冻住了,即使出了太阳,温度也很低,地上的积雪就融化不了!

“大白啊!我们要走了,你自己回到你该去的地方吧,我们也要去我们该去的地方了!”梅温华朝着白狼王挥了挥手。

白狼王还以为梅温华要跟它玩游戏,围着梅温华转。

梅温华他们走到哪,它就跟着一起走。

礼上网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修仙太难?没事,氪金就行了
修仙太难?没事,氪金就行了
关于修仙太难?没事,氪金就行了:献祭一千灵石,就可以将修为提升到练气大圆满。献祭十万灵石,就可以将修为提升到筑基大圆满。自从觉醒氪金修仙系统后,齐洛的人生就只有一个目标了,那就是——搞灵石!——丹药再香,你能香过灵石?——秘籍再好,你能好过灵石?——师妹再漂亮,你能漂亮过灵石?
垂钓老人
深夜禁忌手记
深夜禁忌手记
关于深夜禁忌手记:每一卷都是一个独立的惊悚故事。不用按序,随手翻开,即刻陷入恐怖,为你带来随时随地的惊悚阅读体验,持续惊悚。
林开元
极寒之下不养刁民
极寒之下不养刁民
十七筝
细雨骑驴入玄门
细雨骑驴入玄门
古代架空,神鬼妖魔设定,无CP 细雨是个孤儿。 捡到她的那一天,夜深林静,还下着蒙蒙细雨,救她一条命的老道士,给她起名“细雨”。 她可真是会谢。 老道士有一身本事,却守着个香火惨淡的破道观,穷得很。 细雨跟着老道士,顺理成章当了小道士,也穷得很。 一山一云一道观,山中岁月不知年。 细雨活蹦乱跳长到十三岁。 某日细雨奉师命下山捉妖,回到山上却发现师父不见了踪影。 为了寻找师父,细雨带着大鹅,踏上了
古道湮尘
桃花马上请长缨宋惜惜战北望易昉
桃花马上请长缨宋惜惜战北望易昉
廊前风灯映照窗棂上的剪纸,像巨兽似的投在屋内墙壁上。 她坐在花梨木圆背椅上,双手交叠在身前,素色衣裳裹着她纤瘦的身体,她望着眼前的人,她等了一年的新婚丈夫。 这一年,她受着相思之苦,拿出所有嫁妆补贴家用,只为了不让远在战场的他担心。 本以为待他荣耀归来,可以给她一个拥抱,一句辛苦夫人了。 可她等到的,却是他带回的一个女将军,他要娶那个女人做平妻。 他:“你的一切,都是我和她在战场上拼杀来的,你还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