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

第318章 如晴天霹雳、如山陵崩塌(1/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318章 如晴天霹雳、如山陵崩塌

除此之外,刘禅还意图任命被士徽杀了父亲的桓发为西于县县令,任命桓治为麊泠县令。

这俩人被汉军俘虏后便选择了投降。

而这两个县都在汉军掌握之中。

目的就是通过扶持与士家有仇的桓家,让季汉的势力在交趾立足。

这里面,刘禅还稍微牺牲了一下自己,进行了一个骚操作。

桓发有一名嫡女,刚刚及笄,以容姿貌美闻名当地。

名曰桓姝,现在已经送到刘禅身边做了侍女。

若是士家敢对桓家动手,刘禅反手就纳桓姝为妾,然后打着为外戚桓氏复仇的理由向士家问罪。

另外,还任命了此前挟持士徽投降而立功的六扇门交州总旗官辛耶,为交趾郡尉领兵两千屯驻麊泠县。

知道汉军不会退出的士家族人们经过一番商讨之后,同意了这些条件,正式向成都上表称臣。

这件事前前后后掰扯到十二月上旬。

这件事自然瞒不过江东,或者说士家一直在主动向孙权做汇报。

前前后后,士家虽然没有拼尽全力为孙权效忠,但交州易主的根本原因还是季汉强大,而江东实力弱小。

可以这么认为,是因为孙权无法给予交州支援,士家才投降的。

所以士家并不觉得自己愧对孙权,相反,该觉得不好意思的应该是孙权。

话虽如此,但孙权自然不会乖乖就这么接受吃亏,而是迅速的采取反制措施。

他将自己控制住的交州北面四郡:即南海、苍梧、郁林、高凉四郡从交州划分出来单列一州。

取名为广州,治所为苍梧郡广信县,任命戴良为广州刺史。

戴良,字叔鸾,汝南慎阳人,家境富裕,尚侠气,好给施,常有食客三四百人。

在才能和德行方面,常自比于孔子、大禹,认为自己独步天下,没人能够与自己相比。

孙权就是要用他去教化广州,确保此地能继续忠诚于江东。

至于南边被士家控制的地区,本来也没有收入囊中。

只是可惜了每年大量的进贡,但却不值当为此与刘备翻脸,便暂时捏着鼻子认下了。

也是十二月上旬,直到这时候,孙权才确信曹丕真的称帝。

曹操的迁徙民众到内地以打造边境无人区的措施,也让这个时代消息本就缓慢的传播速度更加受到阻碍。

能够探听消息的除了细作就是商队了,而这样的消息又真假难辨,往往需要更长时间才能验证真假。

这件事迅速在江东引起轩然大波。

有的人说汉帝被曹丕杀死了,开始为汉室披麻戴孝,家门口挂上白色绢布。

当然也有人觉得曹丕不会杀死汉帝。

但无论是哪种情绪的人,都没有采取什么激动的行为,多是停留在口嗨阶段。

孙权的御案前倒是多了一些奏疏,有的痛陈汉帝之殇,请大汉的骠骑将军孙权发兵北伐,讨灭汉贼。

还有的给出了更实际点的建议,派遣使者去拜见汉中王,然后一起出兵北伐。

孙权觉得无聊,将这些奏疏都扔掉了。

上奏疏的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人物,或者政权的边缘人物。

他们的言论并不能影响江东的政局,反而能因此畅所欲言,随意表演。

而像张昭、张温、诸葛瑾、步骘、孙韶等核心重臣、朝廷大员。

他们的一言一行会影响朝政,是会让外人进行各种解读的。

秃然好像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豪门太子缠我上娃综,我吸粉无数
豪门太子缠我上娃综,我吸粉无数
关于豪门太子缠我上娃综,我吸粉无数:蓝紫是霍念北平淡生活里的意外,第一次见她他就对她产生了兴趣。开始他处心积虑步步为营,对蓝紫是他的这件事势在必得,可后来他让她失望了,她转身离开,不再和自己亲昵。一向
谁偷吃了我的辣条
大汉第一狂使,西域诸国求我别死
大汉第一狂使,西域诸国求我别死
李傲天来到了皇朝争霸的世界。开局李傲天抄古诗,人前显圣,被大汉武帝召见入宫!本以为可以谋个好前程。谁承想,他被冠以大汉尊使身份,出使匈奴!“这波天崩开局啊。”“谁人不知,大汉使者的作用就是为了扩大国家
易如反掌
中年大佬,龙凤胎儿女找上门
中年大佬,龙凤胎儿女找上门
超级商业大佬楚毅,意外得知自己有一对双胞胎儿女。原本心里只有事业的楚毅重心逐渐偏移。姐姐楚希是爸爸的贴心小棉袄,弟弟楚望是商业小天才。正当楚毅享受着儿女双全的幸福生活时,却意外的再次收获到了一份爱情
三月起源
八零警花娇又飒,高冷队长心慌了
八零警花娇又飒,高冷队长心慌了
楚隽在旅馆救下被拐卖的农村姑娘,没想到竟然是自己定下娃娃亲的未婚妻。他以为安暖无知贪财想攀高枝,将她塞进警局做临时工,想让她知难而退。没想到这姑娘不怕死人不怕血,随便一眼就能看出凶案线索,随手一点就能
月漠
快穿大唐,他只想贪污腐败享人生
快穿大唐,他只想贪污腐败享人生
一次意外,他穿越回了大唐盛世。原主双亲过世,只身来到长安投亲。谁知道刚到长安,身上的盘缠就花没了,成为流民。还正好患上重病,无法独自行走,因此被关入京兆府大牢,以免惊扰圣驾。后来他才得知,他其实是当今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