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山河,背负始皇传承,吾为帝

第172章 天权(1/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172章 天权

紫竹林外。

“殿下!”

王诩与夜白衣循声望去,只见一身着粗布长衫农人打扮的汉子大步前来。

当看清王诩面容的那一刻,汉子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抱拳沉声道:“属下天权,护卫来迟,请殿下责罚。”

天权乃是风雨楼供奉的代号。

他们取北斗七星之意,分散在六国以及浩然之地,直接辅佐当地风雨楼的风雨副楼主。

这七颗星身份极为隐秘,若不启用,便一直销声匿迹。

所以就连王诩也不清楚眼前这天权究竟是何人。

伴随着天权的出现,王诩手中的风雨令瞬间风雷大作,而天权的额头也出现了一个特异的星象。

这是风雨楼独有的验证方式。

“起来吧,事发突然,你们也已经尽力了。”王诩缓缓说道,“接下来回到大燕定是艰难险阻颇多,孤想听听你的计划。”

“属下有两策,可破此难。”

天权摊开手掌,浩然气自动汇聚成一幅地图,上面清晰地显示着从紫竹林到虎门关一路行程。

“第一策取自眼下季节。秋冬之交,天气渐寒。民间大量皮毛生意开始运作,故而殿下和夜宗主可与属下一同扮作买卖皮毛的富商,混在百姓中横穿人口密集的汾阴、蒲远两座大城,最后从与虎门关相邻的阳屿关离开。”

天权顿了顿,继续道:“买卖皮毛的富商众多,并不会显眼,这一路上殿下吃穿用度也不会减少,而且此行从阳屿关走,相对安全。”

王诩点了点头,没有表态,“第二策呢?”

“第二策则是根据国策思虑而来。殿下乃大燕皇子,受魏国帝王邀请而来,走的乃是大魏虎门关,是实打实的从大关进来。若是此番从阳屿关这种偏关小关仓皇离开,则天下人势必看轻大燕,有损国威。”

“哦?那你的意思是?”王诩笑了笑,心中其实对他的计划已经猜出了七八分。

“在此之前属下想问殿下,魏帝给您的玉简安在否?”

王诩被他这么一说,才想起来那日在魏国宫中的大宴上,长孙霸还曾赠予自己一份玉简,据说只要在大魏境内打开这个东西,必能救回一条性命。

只是不到万不得已,魏帝不许王诩打开。

“玉简仍在孤手中,尚未开启。”王诩有些疑惑为何天权要提起玉简一事。

“如此属下有一计,不知殿下可有胆量一试?”天权眼中闪过一丝精芒。

“你若是再拖上一时半刻,后面追兵可就到了。”夜白衣在一旁调侃道,实则是在暗讽天权居然冲着王诩用激将法。

“你直说便是。”

王诩呵呵一笑,面对激将法,他面上倒是没看出生气来,只是示意天权继续说。

“这一策还是化作富商,沿着汾阴、蒲远一路朝大燕方向行进,但要去的不是阳屿,而是魏国已经布下天罗地网的虎门关。”

“此计名正言顺,不需要殿下混在人群中逃出去,只需在虎门关守将宇文及面前把玉简打开即可。”

天权一咬牙,冒着巨大的风险继续说道:“据属下所知,玉简乃是魏帝生前最重要的信物,被不少臣子包括宇文及在内视作帝王亲临的象征。若是您在众目睽睽之中拿出,想必宇文及必将拿您没有办法,届时您甚至能被其恭送出城。”

“如此,我大燕既不损国威,又能鼓舞士气,还能为您笼络人心。”

王诩听到这里瞥了眼夜白衣,他笑了笑传音道:“怎么样,是不是有人和我想的一样,从虎门关走?”

白羽谋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下山就无敌,总裁倒追我
下山就无敌,总裁倒追我
《下山就无敌,总裁倒追我》我有三个绝色师父。大师父罗舞,盖世杀神,倾国倾城。二师父苏倾城,医仙在世,生死人肉白骨,救人无数。三师父秦璐瑶琴棋书画,奇门遁甲,天下无双。
老韩
一统天下,从杀回前老丈人家开始
一统天下,从杀回前老丈人家开始
意外穿进隋唐后,他识相的选择加入李渊,为他引荐人才,开疆辟土。李渊曾许诺,只要他助李家夺下江山,就将女儿嫁给他。可到他要求兑现承诺时,李家却反悔了:“你一介凡夫俗子,配不上我女儿!”他果断决裂,恰巧激
佚名
回到过去,泡妞上学赚钱三不误
回到过去,泡妞上学赚钱三不误
四岁那年,知青父亲为了回城,拿着家里所有的积蓄一去不返;五岁那年,刚出生的小妹因为家穷养不起被送人;十八岁,妹妹为了给秦川凑足上大学的学费,在花一般的年纪,嫁给了一个三十岁家暴的酒鬼瘸子,秦川低着头拿
养老鼠的人
让我娶傻千金,你又回来求我离婚?
让我娶傻千金,你又回来求我离婚?
王龙本为隐龙城寨的无冕之王。却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被女人给……事后,女人竟然转手把他推给傻千金。却不料。因此揭开了他埋藏十年的血海深仇。再次回过都市那一刻,世界因他的出现而再起波澜……
摸鱼小将
诛杀反贼,觉醒大秦千年气运
诛杀反贼,觉醒大秦千年气运
他魂穿大秦,化身九公子,本打算隐匿锋芒,静候乱世,再行拨乱反正之举。岂料始皇突然驾崩,令他乱了阵脚,幸得国运系统觉醒,当即改变策略,全力出击。先夺皇位,再平天下,更欲征服四海,令大秦之语通行世界:“全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