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车环游记

第447章 小白杨哨所·巴克图口岸(1/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447章 小白杨哨所·巴克图口岸

良久之后,宁静率先打破了沉默,“这里的风太大了,还是走吧。”

刘伟民却提议道:“我看现在离天黑还早,就不要到市区停留了,继续北上吧。”

虎永刚知道他的假期余额不足,担心玩不到喀纳斯。

他在手机导航上查了一下,距离下一个城市——裕民县城,还有180公里。

这一段的219国道路况良好,应该可以在天黑之前赶到。

于是几人赶紧上车,离开了阿拉山口市。

公路几乎是贴着边境线在行走,对面哈萨克斯坦的山山水水看得一清二楚。

到了塔斯提乡的时候,在车上远远地就能望见,在巴鲁克山下、布尔干河畔的无名高地上,屹立着一座放哨用的塔楼。

塔楼的周身漆着明丽的迷彩,五星红旗在塔楼顶部高高飘扬;几名士兵背着枪,正在放哨,显得很是雄壮威武;塔楼前面有一棵白杨树,在阳光下银光闪闪。

这,就是名闻遐迩的“小白杨哨所”。

刘伟民情不自禁地唱起了那首著名的军旅歌曲——《小白杨》:

“一棵呀小白杨,

长在哨所旁,

根儿深,干儿壮,

守望着北疆。

微风吹吹得绿叶沙响罗喂,

太阳照得绿叶闪银光……”

这首歌,虎永刚也会唱,想必会唱的人不少,而这首歌曲,正是源自于眼前这座位于现中哈边境线上的小白杨哨所。

小白杨哨所原名塔斯提哨所,是新疆塔城裕民县境内的一个边防哨所。

据说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哨所一名伊犁籍锡伯族战士,名叫程富胜,回家探亲的时候把边防哨所的故事讲给母亲听。

母亲鼓励他在部队好好干,别想家,还让他在返回部队的时候,带了10株白杨树苗回哨所种上,叮嘱他要像白杨树一样扎根边疆,为祖国守好边防。

程富胜回到哨所后,他的战友们了解到这件事情后,都非常感动,就和他一起把树苗栽在了营房边。

由于哨所干旱缺水,战士们吃水都要在一公里外的布尔干河去挑。

尽管战士们每天用洗脸刷牙节省下来的水精心浇灌,但是小白杨难以忍受干旱、风沙、严寒的肆虐,相继枯死,十棵小白杨中,只有一棵顽强地活了下来。

这棵小白杨在战士们的精心呵护下茁壮成长,日夜伴随着守卫边疆的战士们。

1983年夏,著名诗人、词作家梁上泉来新疆边防部队采风,为小白杨事迹所感动,谱写了歌曲《小白杨》。

1984年“八一”建军节那天,阎维文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庆“八一”文艺晚会上,第一次将《小白杨》唱了出来,唱响了祖国大江南北,激励着成边将士。

而塔斯提哨所,从此便被称为“小白杨哨所”。

此后,小白杨就成了戍边军人的象征,小白杨哨所则成了边关将士的精神家园。

虎永刚的车子走近哨所停下,几人纷纷下车,只见门外斜坡上有两行大字,“牢记我军职责,不辱戍边使命”,非常醒目,内心中崇敬之情已经油然而生。

刘伟民带头,几人轻轻地走进哨所的院子,到后院去参观那棵著名的白杨树。

高大的树干上“小白杨守边防”几个红色大字映入眼帘,上面刻着很多已经离开的战士的名字,这棵白杨树该是多少战士用心血养育的啊!

画虎成猫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漂亮小主播:大哥快到碗里来
漂亮小主播:大哥快到碗里来
关于漂亮小主播:大哥快到碗里来:评分刚出,所以会有点低简介无能,嘿嘿许清夷在经历黑心老板长时间的压榨和排挤之下怒而辞职了,但是清夷在这个学历贬值的社会能找到什么工作呢?在好友的鼓励下清夷决定试着成为一名主播,用好友的话来说女娲毕设就应该让更多人欣赏。而不是放在角落里吃灰…于是,靠脸起号的清夷从这一刻开始了她的直播圈神话之路…清夷:你喜欢我?真有眼光哦~好几个神豪大哥,只为妹宝折腰。
盐渍凤梨
坏了,女主渐渐奇怪起来
坏了,女主渐渐奇怪起来
张景昀只是天道宗一名普普通通的弟子,可他却意外的发现宗门新来的公主师妹,居然是他从前的女仆。 他答应了假扮高冷师姐假扮情侣,帮助对方磨练心境后,这位高冷师姐越来越不高冷了。 更糟糕的是,原本来到天道宗联姻的宋家三小姐,被他救了以后,看他的眼神越来越不对劲。 张景昀脸颊狠狠抽搐了几下,大声质问道:“你们就是报恩的?不要打扰我平静的生活啊!” 张景昀以为事情已经够糟糕的
广寒楼的叶无名
废柴修真记洛尘张小曼
废柴修真记洛尘张小曼
“一代仙尊”洛尘遭人偷袭,重生回到地球。地位普通的他,面对女朋友的鄙视,情敌的嘲讽,父母的悲惨生活,豪门大少的威逼挑衅。他发誓,一定要改变命运的不公,站在这个世界的巅峰,告诉所有人,他洛尘,曾经来过。
洛书
慑神剑
慑神剑
关于慑神剑:滚滚红尘百年间,功名利禄似云烟。身历凡尘三千劫,乘风破雾我为仙。大鹏一日同风起,打破枷锁越青天本是凡间小道士,林一启于微末,奇缘不断,一路进取,一路杀!不断追寻长生的奥秘!
那年那月花正开
抗战之关山重重
抗战之关山重重
老哲写实风格抗战新书 “我们一定会回来的!”有军官对手下数千名官兵说。 可是自打他们出关以后,侵略者强大,国尚危急,家又何安?战线一路向南,战关山无数,却又丢关山无数,直至苍山之巅洱海之畔! 回望来向,狼烟无尽,关山重重,多少官兵埋骨他乡?一场抗战打了十四年,几人又能返回故乡?
老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