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神塔

第579章 设阵法,完善城防(2/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579章 设阵法,完善城防

江若尘构建阵法的情况,他是全程观看的,所以他深知江若尘这阵法的不简单,心里也就对江若尘更加钦佩了。

“不出意外,西门应该没什么问题了。”

江若尘道。

“嗯,殿下放心,末将会特别关照西门,绝不会百密一疏。”

马战原本还十分担心卫城的阵法将会成为大问题,可江若尘的阵法将缺口补上了,这让他彻底没了后顾之忧。

“可以特别关照,不过不能太明显,否则容易让人看出猫腻。”

江若尘提醒。

“是,殿下。”马战应下,随即他立刻就在现场抽调了两三个实力比较强劲的虎骑成员,让他们来把持江若尘的五属阵。

阵法的运转,是需要灵力维持的,特别是在面对大军狂轰乱炸的情况下,有人看守能更保险一些。

安排好了一切,江若尘原本还想跟马战去其他地方看看。

卫城太小,而且多年没有经历战事,阵法许多的地方都有不完美,能尽量的做准备肯定还是要做好。

只是好巧不巧,就在江若尘补上这最大缺口的时候,白越突然带着几个亲兵急匆匆的沿着城墙跑了过来。

“不好了殿下,齐武王国的军队来了。”

白越跑到面前,大声的汇报道。

“在哪一城门前?”

听到齐武王国军队来了,江若神色立刻变得严峻,开口询问。

“从南面的群山中穿插而来,但末将看他们的进军方式,好似目的是西门。”白越道。

从南门方向靠近的卫城,目的却好似是西门?

听着白越的汇报,江若尘眉头顿时皱了一下,但并未多说什么。

沉默了片刻,道:“走,去看看。”

随即,江若尘就带领马战,白越,以及十几位虎骑将士,一同朝着发现齐武王国兵士的方向而去。

而此时距离卫城大概一两里的山中,一支三万人的大军正在悠然前行。

队伍的最前方,断掉一臂的诸葛奇,脸上挂着淡淡的笑意。

在他的身后,则是跟着三个穴窍境的长老,以及一个一袭红甲,眼神无比犀利,光是看模样就知道不好惹的女人。

“诸葛奇,我们明明可以直接进攻南门,你为何要带领我们前往西门?这不是在浪费时间吗?”

走了一段路,红甲女人突然双手抱胸,有些不耐烦的说道。

她从前进的位置来看,似乎在军中的地位不如诸葛奇,可她说话的语气,却毫无敬意。

要知道,诸葛家在齐武王国的分量极重,诸葛奇又是诸葛云的亲弟弟。

能如此跟他说话,完全足以看出,红甲女人的来历更加不简单。

“呵呵,二公主,我这可不是在浪费时间,我前去西门,只是为了以最快的速度攻破这卫城罢了。”

面对齐武王室二公主齐倩的不耐烦,诸葛奇没有半点生气,反而还笑着为其解释。

齐倩闻言,俏脸露出一丝疑惑之色。

“最快速度破城?诸葛奇,据我所知,你从来都未深入过镇南王国腹地吧,你怎么知道西门最好攻?”

疑惑的不仅仅是齐倩,此刻其他三位长老,也用疑惑的眼神望着诸葛奇。

感受到四人的目光,诸葛奇脸上的笑意更浓了。

“我确实未曾来过这卫城,可不代表我不了解卫城,整座城池我可以说是了如指掌!”

说着,诸葛奇脸上的表情愈发凶狠了起来,又望向卫城的方向,狞笑道:“江若尘,新仇旧恨,今日我要跟你一起算!”

九分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逆天改命
逆天改命
死去的封于修重生在了许三多身上。这一生他不在残缺。携带内功心法入伍。高诚:“那个兵,过来过来,伍六一跟他比划比划!”封于修缓缓摆出龙虎拳,目光低沉,“今日既分高下,也诀生死!”伍六一:???史今:?直
千秋有灵气
你娶平妻我高嫁,奉旨和离你哭啥?
你娶平妻我高嫁,奉旨和离你哭啥?
【倒计时+大女主+绝不原谅】苏妤迩为了丈夫仕途丧失生育能力,七年后丈夫以她不能生育为由要娶平妻。所有人都以为苏妤迩会闹,她却平静的接受了一切。没人知道,在丈夫逼她那一刻起,她就已经决定了离开,在倒计时
小兔叽爱码字
法院对老百姓下手?我看你是活腻了
法院对老百姓下手?我看你是活腻了
我前世是一个顶级大律师。却穿越成为了一个刚刚独立执业的律师,开局就给出了奇葩的咨询。渣男辜负好女孩?管!共同犯罪自首,保证能让渣男不好受!当事人:这都可以?送锦旗,必须送锦旗法院做饭多年的厨师,被第三
佚名
穆少溺爱成瘾阮白慕少凌
穆少溺爱成瘾阮白慕少凌
定好的试管婴儿,突然变成了要跟那个男人同床怀孕,一夜缠绵,她被折磨的浑身瘫软!慕少凌,慕家高高在上的继承人,沉稳矜贵,冷厉霸道,这世上的事,只有他不想办的,没有他办不到的!本以为生下孩子后跟他再无关系
堆堆
休妻纳妾?发现我是公主后你哭什么
休妻纳妾?发现我是公主后你哭什么
夫君带回来了一个怀孕的女子,要纳她为妾,可她恪守礼仪,侍奉公婆,甚至用自己的嫁妆贴补夫家,却换来这个结果。冯言轻蔑道:沈初初,你不过一个五品官的庶女,若不是太子殿下亲自为你说媒,以你的身份,最多嫁与普
无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