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婿当道叶辰萧初然

第150章 叶大师设宴(1/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150章 叶大师设宴

第150章叶大师设宴

叶辰要炼神药的事情,在金陵的几个上层家族中不胫而走。

王家的家主王正刚、珍宝阁的老板宝富贵、天香府老板洪五爷,都听说了这个消息。

虽说这三人都忍不住想找叶辰求药,但真正有脸开口的,只有王正刚一人。

王正刚是有底气的。

毕竟,自己早就已经向叶辰表明衷心,甚至把一个多亿买来的汤臣一品别墅也送给了叶辰。

所以,他下午也跑到叶辰家,趁着叶辰自己在家,向叶辰跪求一粒神药。

对他,叶辰没有拒绝。

毕竟是自己现在用的比较顺手的人,虽然儿子跟侄子有点蠢、有点坏,但该教训的都教训过了,现在他老老实实、服服帖帖的伺候自己,一颗药而已,没必要吝啬。

王正刚得到肯定的答复,激动的给叶辰磕了三个头。

越是有钱人越怕死,神药对他们来说,简直等于再生一次的仙丹妙药,谁都想能搞到一颗防身。

答应了王正刚,把王正刚打发走了之后,叶辰便在家中,取出一些药材,炼制了一批药丸。

这一批,他只用了十分之一的药材,就炼出了三十颗药丸。

而且,这次的药丸,因为用的是全套的药方,药材也比上一次的好了许多,所以药效高了十倍不止。

如果说之前那个,能治疗几乎大部分中等程度的内伤、对所有内伤都有一些疗效的话,那这次的药丸,几乎能治愈致命的内伤。

就算是施天齐那种多年的旧伤顽疾,只要吞服半颗,也能痊愈。

如果是被高手追杀,哪怕只剩一口气,吃下这颗药也能活命。

药炼好了之后,叶辰便自己留了二十颗,自己拿了十颗出来,打电话告诉宋婉婷、施天齐、秦刚、王正刚,自己已经炼出神药,今晚在洪五爷的天香府设宴,把神药分给他们。

众人听闻,欣喜若狂。

没想到叶大师果然是真龙!这么快就炼出了神药!简直跟包饺子的速度差不多了!

当晚,所有人提前来到天香府,恭候叶辰的大驾。

叶辰给萧初然、老丈人、丈母娘做好饭,才跟她们说,自己有个以前孤儿院的老友回来,要见面小聚,然后从家里溜了出来。

到了天香府门口,王正刚,秦刚父女,宋婉婷,以及神医施天齐和他的外孙女陈小昭,洪五爷等人,亲自在门口迎接。

今天天香府闭门谢客,只为招待叶辰一人。

见到叶辰,众人表情一凛,纷纷抱拳恭敬道:“恭迎叶大师。”

叶辰扫视人群一眼,淡淡笑道:“你们来得真早,什么时候到的?”

宋婉婷微微笑道:“叶大师,难得您亲自组局,我们肯定要提前一点到,以示尊重。”

为了今天这场饭局,宋婉婷特意打扮了一番,换上了优雅高贵的黑色的晚礼服长裙,薄纱的外衬勾勒出她完美窈窕的曲线,却并不显得妖艳,反而有种别样的魅力。

再加上宋婉婷姣好完美的五官,又把她的气质展现的淋漓尽致。

叶公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家父吕奉先
家父吕奉先
吕逸穿越了,乱入东汉末年。开局中平元年的并州。这一年灵帝还健在,始终坚持祸乱朝政。这一年,黄巾之乱刚起,大贤良师张角病死。这一年,刘老板刚开始找合伙人,桃园结义如火如荼。何进还没进京,董卓还在西北开荒,丁原还没当上并州刺史,貂蝉还不满十岁...所以哪怕他是吕布的儿子,也还来得及。首先第一步,我不能死!
一世浮生若梦
被迫替嫁,侯府主母毒医双绝
被迫替嫁,侯府主母毒医双绝
宅斗,重生,虐渣,医术,双洁,独宠 前世,宋予恩身份尊贵却遭宋家碾压磋磨,黑暗中,她以为抓住了救赎的光,殊不知抓住的是一只披着羊皮的狼爪。 她心甘情愿嫁给渣男的亲哥哥,帮他筹谋算计,没想到那些甜言蜜语却是一场骗局。最终一切成空,声名狼藉家破人亡还搭上性命。 重生后,她为复仇,为保家人,再次嫁给了渣男的亲哥哥。原以为只是一场合作,没想到最后兜兜转转假意成真,两人的缘分妙不可言。 她走路带风遇事狠决
满杯大粒橙
综影视之春坞桃花发
综影视之春坞桃花发
关于综影视之春坞桃花发:第一个世界是脚刚断的时候写的,所以写的颠三倒四的,谨慎入。快穿任务者桃夭帮助任务对象完成心愿,赚取愿力修炼。打算把我感兴趣的角色全写一遍,没有顺序,想到哪个写哪个。
兰萨笑笑生
造化神帝
造化神帝
天才被废,偶获至尊神鼎,万千造化。 任你天骄,仙帝,剑神,焉能接我神鼎之威! 一人一鼎,踏上登天大道!
星火重燃
前夫哥你别嚣张,等我虐你就老实了
前夫哥你别嚣张,等我虐你就老实了
前世,她出生在高知家庭,却在时代的浪潮下,无奈选择了下嫁,本以为能收获安稳生活,没成想却开启了一场长达数年的噩梦。 丈夫把孝顺的责任全推给她,自己当甩手掌柜。婆婆整天没事找事,处处刁难。更过分的是,丈夫还把青梅竹马和她的孩子接回家,一住就是十六年。 她一直默默忍受,身体长出结节,精神也抑郁了。即便如此,丈夫还嫌她不大度。最后,她被折磨得走投无路,只能和丈夫同归于尽。临终前,她终于明白:一味地忍耐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