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后,我只想找到回家的路

第117章 诅咒触发(2/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117章 诅咒触发

可是她怎么也想不到,沐云风得到了“踏天神游诀”,更想不到沐云风已经离开了荒域,加入了逍遥宫。

而且她不明白,在荒域究竟是谁可以破解自己转移的诅咒,还通过传说中的天机阵找到了她的蛛丝马迹。

“难道那个该死的凡人得到逍遥境修士的青睐?可是,这荒域哪来的逍遥境修士?”

沐雪一脸疑惑地喃喃自语道。

她当时虽然修为低微,但凭借着自己前世掌握的术法,成功把半生诅咒转移到了沐云风身上。

如果不是逍遥境强者,是根本查不到沐云风的灵根有什么问题的,也根本解不开她在沐云风身上施下的转移印记。

更不用说,那逍遥境都未必能驱动的天机阵,所以一阵头脑风暴后,沐雪得出了沐云风得到了逍遥境强者相助的结论。

但她还是不明白,身为一界凡人的沐云风,为什么能够得到逍遥境修士的相助?

因为只要有修士进入皇宫施法,她是一定可以通过分身察觉到的,而帮助沐云风的那个修士,她的分身为什么察觉不到。

“为什么啊?”

无论沐雪怎么苦思冥想,就是想不通为什么,不禁大声喊道。

可她终究是不可能,想到为什么的!

因为她五岁时就离开了皇宫,皇宫内只有她一具分身在,根本不知道沐云风现在不在皇宫。

她的分身根本没有自我意识,只是像傀儡一样执行沐雪布置的任务,根本不会主动去了解皇宫的情况。

而且沐雪的分身一直深居简出,根本不知道沐云风五岁时就已经离开了皇宫,所以导致她现在还以为沐云风就在皇宫内。

“麻馨睿,速来见本帝!”

沐雪终于是放弃了无意义的空想,掏出一块玉佩召唤手下。

沐云风得到了逍遥境强者相助一事,宛如一根小刺一样插在沐雪心里,让她觉得格外不安。

“属下参见主上,不知主上召见属下所为何事?”

不一会儿,一名女子缓缓出现在沐雪身后,恭敬地说道。

“去查查大炎王朝四皇子——沐离,莫要轻举妄动,否则本帝也保不住你!”

沐雪整个身子泡在灵池之中,只露出一个脑袋在水面之上,背对麻馨睿冷声吩咐道。

要是不弄清楚沐云风目前的情况,沐雪是不可能安心,于是她决定等查出了沐云风的情况,再做定夺。

“是,主上!那属下告退了!”

说罢,人影立即消失在原地。

沐雪静静地望着仙气萦绕的灵池水面,不由长叹一口气。

此刻,她十分担心沐云风会成为她东山再起的绊脚石,也担心沐云风背后的逍遥境强者是否会对自己出手。

“罢了,等本帝重回巅峰,一定要灭了那个凡人!”

沐雪眼神之中闪过一道寒芒,嘴角颇为玩味地说道。

愚生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妖女她权倾五洲
妖女她权倾五洲
她被亲姐姐挖去凤骨,夺去天赋,像条狗一样被抛下魔涧! 可万万没想到她没死成,还成了魔涧怪物们宠在掌心的小妖女! 魔涧怪物们:“谁动念念,就是和我们整个魔族宣战!” 她重出五洲,剑斩仇人,碾压所有天才,收萌宠,习医制毒震天下! 萌兽们:“世上所有想要靠近主人的兽都是绿茶兽!虽萌必诛!” 五洲天才们:“求你们别喊我天才了,不知道妖女专挑天才揍吗?我不是天才我不配!” 绝世大佬们:“求你选我做师傅,实
佚名
权力巅峰:我就是靠山
权力巅峰:我就是靠山
官场有靠山,升迁如反掌! 叶明昊从最底层开始,抓住每一个机会,一步一步往上爬,终于成为别人眼中的靠山。 山高人为峰,且看小人物弄潮新时代!
佚名
赘婿青云路
赘婿青云路
高材生却被分配到贫苦乡镇,让他本就受尽屈辱的赘婿身份雪上加霜; 都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但他只用两年,便骤然崛起……众人并不知道这其中的凶险过程,只知道他一路恪守本心,如愿踏上了光明青云路……
佚名
我觉醒心声后,成了全家一宝
我觉醒心声后,成了全家一宝
关于我觉醒心声后,成了全家一宝:+++姜绵绵穿书后重生了!她是一本真假千金文里,真千金的奶奶,她们全家都只疼爱鸠占鹊巢的假千金,而对从小受到虐待,才刚刚找回来的真千金视若无睹,更是十分嫌弃她。假千金则是享受着全家人的宠爱,经常对真千金栽赃陷害,甚至他们最后竟然将真千金赶出了家门,断绝关系,致使真千金凄惨死去!而姜绵绵这个奶奶却被他们一家人气到闭气昏死,然而,她却被业务不熟练的黑白无常勾了魂魄,假
三月的锦鲤
玄幻:开局败军,铸造仙脉后无敌
玄幻:开局败军,铸造仙脉后无敌
一个国家的荣辱,和将士们脱不了干系。 兵力强厚,国家便不易被侵犯,兵力弱,就会沦为案板鱼肉,任人宰割。 而他所镇守的国家,本有强盛兵力,却在一战之后溃不成军,就连身为将领的他,也身受重伤,拖着一口气回来。 本以为,为国捐躯都是英雄美事,谁知国人对于败军的他百般羞辱…… 他不在意,可他的家人,不能不在意。 他:“我曾见过仙人,是她救了我。” 没有人信。 他:“总有一天,我会把我失去的,拿回来。”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