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宁帝军

第一百一十五章 绊脚石(2/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一百一十五章 绊脚石

不管在任何时候,别人得势别人失势都不能影响一件事,沐筱风是他儿子,当朝大学士的儿子,谁敢动?

所以贯堂口的四位当家全都到了安阳郡,只能是别有所图。

沈冷思考了好一会儿,想到了不久之后的水师与陆兵合练。

“他们的目标不是我。”

沈冷忽然想到一个可能,以至于如他这般冷静的人脸上都有些微微变色。

黑眼一怔:“那是谁?”

沈冷已经转身:“我得去办件事。”

黑眼看着离开的沈冷有些发呆,心说这家伙又发什么疯?

可是他却拎着铁钎就跟了上去,背后还有断舍离三人。

这个镇子里的厮杀并没有持续多久,贯堂口的人和流云会的人显然不在一个层次,这也是长安城暗道中的最大谜团之一,为什么流云会的人都那么能打?

一炷香之后,沈冷已经骑着马在官道上疾驰向西南而去,背后有四骑紧追不舍,听到马蹄声沈冷回头见是黑眼带着断舍离追上来,稍稍放慢了速度等了一下。

“你这么急要去干什么?”

“我忽略了一件事。”

“什么?”

“你带人去杀贯堂口的人是因为有仇要报,可不仅仅是我们有仇必报。”

黑眼还是没听懂。

“岑征。”

沈冷的回答让黑眼脑子里炸了一下。

“他们敢对一位四品威扬将军下手?”

“只要不留证据。”

沈冷的眉头皱的很深白秀也是沐筱风的人,或许是白尚年的人,可不管是谁的人都是岑征杀了他,在水师里想动岑征的人找不到机会,可如今岑征调离水师远赴平越道任职,离开的时候只带了两名亲兵。

如今岑征已经走了一天一夜,按照他的速度推算已出了安阳郡,那些人若是要下手的话断然不会在安阳郡之内,出了安阳郡这江南道遍地都是白尚年的眼线,一位战兵将军要想对三个人动手轻松的很。

他们可不知道岑征是通闻盒,不知道岑征是陛下家臣。

与此同时,在水师中。

沐筱风靠在椅子上看了一眼衣衫凌乱的沐流儿,发泄出去的他心情总算平静下来一些,沐流儿却显得有些呆滞,她期待着有一天能与少爷关系变得亲密起来,却没有想到如此的粗鲁野蛮,哪里有什么美好可言。

她默默的整理好自己的衣服站在一边,哪怕她再强大也终究只是个女人。

“去给我倒一杯水过来。”

沐筱风喘息着,指了指对面的茶杯,沐流儿动作机械的走过来倒了一杯水给他,沐筱风一饮而尽:“总算是确定你留在我身边还有些用处只是你不许告诉任何人,你知道后果。”

沐流儿面无表情的点了点头:“我知道。”

沐筱风沉默了一会儿后说道:“这次的事,你不要自己参与进去了。”

沐流儿本没有神采的眼睛忽然亮了一下:“为什么?”

她心里想着,少爷终究是在乎我的吗?

“你参与进去反而会坏了事,父亲的意思是这件事要和咱们没关系才好,你们为白尚年提供他想要的一切消息,怎么动手是他们白家的事杀一个沈冷而已,真的需要父亲都为之操心伤神?”

沐流儿忽然反应过来:“原来我们的目标不是沈冷。”

“当然不是。”

“那是白家要动的岑征?”

“你看的太浅显了,那是白家的私仇,和我们没关系。”

沐流儿猛的抬起头:“是他?!”

沐筱风嘴角一勾:“是啊他才是我前边的绊脚石。”

知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重生后,我真的只想做好事
重生后,我真的只想做好事
那个曾是社会顶流的大佬,一朝穿越重生,回到了青涩的高中岁月,借住在阿姨家。想当年,他手段狠辣,结局却凄凉无比;而今,他决定洗心革面,带着一众兄弟转型成为合法的商业大亨。然而,命运似乎给他开了个玩笑。明
佚名
重生官场:从京都下基层权利巅峰
重生官场:从京都下基层权利巅峰
关于重生官场:从京都下基层权利巅峰:叶家三代叶正刚惨遭奸计,与同为顶尖家族许家的掌上明珠许晓情一夜荒唐,后听信挚友蛊惑,逃避责任,远走渤海市,间接导致许晓情身死,一尸两命!为此叶、许两家从世交变世仇!
犇跑的小幸运
改嫁京圈太子爷,前夫哭红眼求我别嫁
改嫁京圈太子爷,前夫哭红眼求我别嫁
人尽皆知,姜栖晚爱了沈洛俞多年,一向乖巧的她为他纹身、为他离经叛道、为他寄人篱下。直到落水后,他救起她的死对头离开,将狼狈不堪的她丢下,她彻底死心。后来居上的男人却将她护在怀里,轻笑提醒:“姜小姐,要
云棠
悟性满点!我习得禁忌绝招
悟性满点!我习得禁忌绝招
我作为禁忌宗弟子,由于悟性太高,直接习得一身的禁忌大招。可不料,有一天误入宗门禁地,被长老赶出宗门。幸好我闭关已久的师尊及时出关,“乖徒儿,你将一千禁忌绝学都学会了?”“是的,师尊。”于是师尊直接为我
佚名
嫁入侯府,他把我婚书撕了?
嫁入侯府,他把我婚书撕了?
在深宅冷巷中被弃养的庶女,命运的齿轮在被掳入匪窝那一刻开始转动。为求一线生机,她巧言令色,成功俘获山寨二当家的心,成为备受宠爱的压寨夫人,却又在心底暗自谋划着逃离的时机。朝廷的剿匪行动如及时雨,让她得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