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第275章 两派对喷(1/1)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275章 两派对喷

如果您使用第三方小说app或各种浏览器插件打开此网站可能导致内容显示乱序,请稍后尝试使用主流浏览器访问此网站,感谢您的支持

杨彝对于理学十分推崇,奉四书五经为天下至道,而王文龙在书籍之中居然把《古文尚书》斥为伪作,这已经攻击到杨彝的底线。

生了半天闷气之后,杨彝决心找出王文龙书籍之中的错漏之处,于是又将丢到地上的书捡起来继续读。

然后读着读着他就渐渐不说话了。这时的杨彝还没有形成自己的研究方法,依旧处在吸收外界思想的学习阶段,对于一切的儒学研究,都还采取可以吸收学习的态度,而王文龙的研究方法,在经过最初的抵触之后,他却渐渐越看越觉得有道理。

这人能够拜钱谦益为师,对于儒学还是有一定悟性的,等把整本《尚书古文疏证》读完一半,杨彝已经对王文龙佩服的五体投地。

他为了一个儒学理论,可以和顾梦麟吵上好几天,有相当强的表达欲,此时读了《尚书古文疏证》觉得心中有颇多感悟,杨彝忍不住激动的想要把王文龙的研究方法推广给更多的人。

他在内心中已经成为王文龙的门徒。

但此时像杨彝这样能够虚心接受新的研究方法的学者实在是少数。

许多儒家学者一辈子研究四书五经,甚至有些人专攻《古文尚书》,在这二十五篇文字上花费了大半生的心血,王文龙突然把这些文字都说成伪作,更多人都反应是直接破防。

王文龙的新书瞬间引起众人批评。

《尚书古文疏证》不可能毫无问题,一定要找也是可以在其中找到许多逻辑上可以质问的点。

东林党大佬钱一本就直接写文章攻击:“近日读王建阳《尚书古文疏证》一书,此书内容却然精巧,但研究方法实有大谬误:如王建阳在书中以为‘郑康成注古文篇名与今世之流传《古文尚书》名字不同’,以之为一条疑点……”

“然而这只是篇数与篇名不同之问题。千百年流传之间一篇文字名字改动,或有文字失传也是可能的,这又何以成为证伪古文之方法?”

“此等证伪之书其实乃是自唐以来一股疑古辨伪之风,历经宋元而至今朝越刮越猛,稍有学识之人以辨伪之功而互相标榜,以为推翻前朝研究,独步天下,此等事情历代皆有,一二子醉心于此,无非求名侮人是也!”

钱一本还算是有的放矢,许多人对于新出现的《尚书古文疏证》的攻击已经上升到对于王文龙人身攻击的程度,把他骂的仿佛是一个沽名钓誉的小人,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居然把圣人所写的文字污蔑为伪作。

王文龙知道这书会惹出乱子,于是丢出一个震撼弹之后,从头到尾就不再说话,只让舆论场自己去闹。

反倒是以杨彝为代表的年轻文人,觉得王文龙的研究方法有道理都主动站出来捍卫王文龙,他们在报纸上大发议论,和那些攻击王文龙之人互相争吵。

一场论战,瞬间兴起。

所带来的结果:

首先,《尚书古文疏证》迅速扩大知名度,直接卖出江南,福建、江西、北直隶、山东、四川客人都来求购,王文龙名声大噪;

其次,许多文人为了看骂战都有了订阅报纸的习惯,除了看骂战之外顺便又看了看其他内容,于是更多人发现了报纸这一新奇事物。整个江南的报业全都销量增长;

最后,以杨彝为代表的年轻士人在捍卫王文龙的过程中被喷的狗血淋头,但是越骂越是激起他们的要强心理,他们自发开始研究《尚书古文疏证》和其中所富含的考据学学问,并且在骂声之中,决心将这门学问发扬光大。

杨彝战力十足,每日就以骂战为乐,甚至在常熟自己开了一家报纸,亏钱发文和那些攻击王文龙的人互怼,他本来就有钱,闲着也是闲着。

钱一本也不可能退,他被削职为民之后,就潜心研究六经,连自己的书房都起名叫做“六经堂”,在研究经义学问之上,已经费尽了半生心力,光是就“克己”两字钱一本就写了几百字的文章,四书五经人家是一个字一个字抠出来的,读到后来自然感觉四书五经上每一个字都是天下至理,已经成为钱一本的信仰。

以杨彝为代表的一群年轻学者越是攻击四书五经钱一本就越是气愤,和杨彝等人互骂,直接指责对方不尊重儒学。

杨彝这群人引战的能力也实在太强,倒是因为王文龙在论战之中一直不说话,渐渐火力都被杨彝等人吸引去,到后来钱一本对于王文龙的印象居然不错,觉得王文龙只是在做学术讨论,相比起其他人来说王文龙对于儒家经典的态度也算得上尊重。

……

一群人吵来吵去,王文龙全然不管,他还得忙自己《苏州旬报》的改版之事。

苏州,府衙大牢。

葛成坐在桌前,看看被递到自己手中的礼金,又看向一脸笑容的王文龙问道:“国子助教?大人如此清贵,实不知葛成能帮上大人什么事情。”

王文龙笑着说道:“一个小小的助教叫什么大人?在下早就听闻葛大哥名声,万分佩服,日后葛大哥叫小弟建阳就是。”

现在《苏州旬报》的筹备工作已经准备的差不多,王文龙这次来到狱中,却是专门来请葛成帮忙建立记者站的。

这年代的苏州记者不好找,民间信息交流不畅,百姓还是熟人社会,以前在福州的旬报只做商业新闻和市井流言的报导,找些通晓消息的万金油做记者也就好了,可现在王文龙打算做正经时事报刊,就必须要找可以深入各行各业的人物建立《苏州旬报》的消息网。

在如今的苏州,想要有这样的人物,就必须联络行会。

明代各行各业的行会还是很有关系的,王文龙的伯父王金贵当初在建阳做刻工,要加入“乡约行会”才能够混口饭吃,做相同工作的人每到一个新地方执业也要去本地的行会之中拜码头。

这年头如果没有相熟关系胡乱到某处就开始经营一桩生意,直接就会被本城中行会找上,赶人砸店也是做得出来的。

无人引荐,到各行各业的行会去打招呼对于《苏州旬报》来说实在太有难度,于是王文龙经人介绍就直接找到了葛成这里来。

葛成,苏州丝织业工人,苏州织工行会前会首。

考虑到现在苏州半城主业都是丝织,就能想到葛成的能量有多大。

葛成这人有侠义心肠,三年之前太监孙隆被万历皇帝派到苏州收税,私设税卡大肆骚扰地方,苏州织工行会就组织了“叫歇”抵抗,全城的织工大半都不去上班,逼的苏州知府去和孙隆对抗。

后来孙隆又在崶门设立钞关,对于出入城门的百姓收以重税,事情做的太过分,万历二十九年六月初六,葛成带领苏州织工到达崶门外的玄妙观坐镇,葛成“手执蕉叶扇,一呼而千人响应”“千人奋挺出,万人夹道看”。葛成的手下所到之处,纪律严明,冲开钞关,余者不论,杀死了本地投靠孙隆的几个豪绅,吓得孙隆逃往杭州躲避。

事后葛成让织工复工,自己出首承担罪责,葛成入狱之时苏州市民万人哭泣相送,士人称为“葛将军”。

因为葛成在苏州名声太大,官员也不敢给他判刑,便一直关在牢中,而且在牢里也没有人敢叫他做苦活,只是给他些看管犯人的工作,一任推一任,都想转给下一任官员来发落,最后他会被这样关上十几年,出狱之时都已是五六十岁的人了。

寒暄几句之后王文龙便主动说明来意:“葛大哥,我在苏州开了一家《苏州旬报》,想要报导时事供人讨论,只是苦于没有知晓苏州事情的渠道,希望能得葛大哥帮助在苏州各行各业之中建设记者站。”

葛成闻言有些防备:“大人莫不是要在苏州各行各业里放探子么?”

王文龙说道:“《苏州旬报》虽然有福建官员的股份,但并非官办营生,只不过是想让苏州市民有些了解时事的渠道而已,如今苏州时文断字的人物,往往不知百姓生活如何,普通穷苦百姓的声音,也反映不到识字的大人物上头去,有这样一条渠道岂不是好事?”

王文龙说着递上《苏州旬报》。

葛成在牢里关了三年,他倒也不是无所事事,以前葛成大字不识两个,但用这段时间他已经学会了一些粗浅文字,拿过报纸一看,葛成惊讶问道:“《狄公案》原来就是在你们的旬报上连载的?”

见到葛成欣喜的神情王文龙笑说:“《狄公案》正是在下的拙作。”

“哎呀!原来先生就是藏剑楼主人?怠慢了,怠慢了。”

葛成非常喜欢《狄公案》,一方面对于侦探故事感到十分新奇,另一方面对于其中聪明廉洁的狄仁杰更是万分佩服。

闻言他直接起身对着王文龙拱手做礼,王文龙连说不敢。

王文龙说道:“我这报纸如今在苏州每期都能发行将近一千份,可上高门大户之书桌,于整个江南也算有些许声量。若是葛大哥愿意帮忙,日后苏州丝织业行会有什么事情要上报纸,我们都会优先报到考虑。”

无相黄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在陷入永恒黑夜前
在陷入永恒黑夜前
简介:最好的年纪,肆意盎然的青春,正当苏远认为一生都会这么平静而美好的度过时,一行血字出现在了晚自习的黑板上。在所有人都以为这只是一个玩笑时,午夜的寝室门外响起了脚步声一个接着一个的都 <span class="noshow">市怪谈成为现实,一个又一个死去的人被抹去痕迹。当灵异降临之时,死亡即是在陷入永恒黑夜前推荐地址:2w0-184137</span> <spa
庆元职高小天才
谍战:小特务大逆袭
谍战:小特务大逆袭
关于谍战:小特务大逆袭:(民族大义+热血抗日+单女主+剧情紧张刺激+杀伐果断)只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际,我辈只能奋不顾身,挽救于万一。军校生秦天穿越到1938年的冰雪之城,任特务局总务科处长,表面他玩世不恭,实际上是我党一名潜伏已久的特工,和妻子顾淑美一起,共生死,热血抗日,谱写那个年代的爱情和民族大义。
思若兰
孕检当天,裴太太去父留子惊艳全球
孕检当天,裴太太去父留子惊艳全球
怀孕八个月,身陷火海。 在她和白月光之间,她深爱的丈夫选择救白月光,任她被大火吞噬…… 生死一线,她恢复记忆,想起自己真正的身份。 五年后,她带着龙凤胎强势归来,逆袭翻盘,虐得得所有渣渣跪地求饶! 虐渣虐爽,潇洒退场之际,渣男前夫突然把她堵在墙角:“时染,又想偷带我的崽去哪?” 时染推开他,冷笑:“裴少,想认亲,除非你给我跪 下磕头!” 渣男前夫不要脸的拿来键盘跪下。 一夜间,所有人都知道权势滔
落清欢
不看美女和大腿,来看杀人和悍匪
不看美女和大腿,来看杀人和悍匪
关于不看美女和大腿,来看杀人和悍匪:我是一名公安部档案员,在多年的档案整理过程中,见证了办案人员的不易,也了解了更多不为人知的细节。本书将从每一本卷宗里的照片、口供、走访调查、新闻采访……等各个角度,尽可能为你真实的还原案件本来面目。每一起案件都是真实发生,每一个犯罪分子,都把人性的罪恶体现的淋漓尽致,违法犯罪不要做,人间正道是沧桑。
甜柔
两界穿梭:奋斗在1970
两界穿梭:奋斗在1970
背景70年代,武大庆是一个勇敢、充满正义感和好奇心的农村青年,无父无母,带着年幼弟弟妹妹辛苦度日。房屋破败、缺衣少食。但武大庆却不慌,因为他发现一扇可以通向2024年的大门……
九毛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