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第675章 发售火爆(1/1)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675章 发售火爆

冯少衡把《管窥》卖到山东多半能获得成功,因为此报纸在京城已经引起哄动。

《管窥》的前身《甲骨文会刊》每期的印刷量不过是一百多份,新刊物的编辑部虽然考虑到报纸的销量可能会扩增,但是怕报纸不好卖出去,第一期也只印了六百份。

却没想到六百份报纸印刷出来不到两天便销售一空,登门求购的书商还络绎不绝,许仲琳连忙道印刷部门加紧印刷。

京城物理社的小印刷厂原本就是由物理社所购买的一家抄报房改建而来,印刷能力也有限,紧赶慢赶,最终《管窥》第一期的印刷量定在了一千五百份,销售的火爆程度也不过稍稍减缓,若不是因为印刷部门的能力有限,可能这一期创刊号的印刷数字都能接近两千份。

京城的书报商听到这个数字全部惊呆。此时京城虽然有多家报刊,但是最高的销量也不过是五百多份,放到江南只是中型报社,在京城却已经可以称得上第一了。

这是因为大明的京城虽然是北方的政治文化中心,但比起江南文化的繁荣程度还是有所差距。

这主要是由于京城的出版业不够繁荣所致。天子守国门的代价就是京城连粮食都得走大运河千里迢迢从江南输送而来,京城生活百物腾贵,从粮价到物价都比江南高上一筹,可想而知印刷工的工资有多高。

高物价直接影响了印刷业发展,明代京城甚至印刷业水平不但比不上山东与河南,甚至还不如北直隶的通州。

一直到后来的清朝,北直隶的印刷中心也不过是转移到了天津杨柳青一带,到底是没能入京,京城的工价物价太贵了,实在是养不活印刷产业。

另外,京城的舆论控制实在也有些严重。

比如后世有些与京城文化相关的资料研究说:明代北京有八大书院。

但仔细看看八大书院的位置,其中四家坐落于通州,两家在密云,一家在昌平,这些地方在此时都是京城顺天府以外的范围,只不过是在后世的行政规划之中属于北京城而已。整个大明唯一一家建立在京城的书院是宣武门外的首善书院,那是天启年间东林党为了传播自己思想所建的,建成不到几年,就随东林党与阉党斗争之中的失势,被魏忠贤强行关闭。

京城这地方实在太敏感了,开一家书院都怕有影响舆论之嫌,实在不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所在。

但是京城里光是翰林就几百人,实实在在有一个庞大的文化市场需求,在京城只要能够合法印刷并且引起购买热潮的书籍,几乎都能挣钱,就比如嘉靖年间《三国演义》第一次正式印刷出版,那就是由礼部经场所印,在大内发行,上千本的销量大半是由太监宫女提供的——太监也识字,也喜欢看小说。

过去京城的出版业自然也印刷一些挣钱的书籍,但是往往十分谨慎,不敢印过新的题材,很重要原因是怕在政治上担了风险。

《管窥》一开始就摆明了自己不涉及政治的立场,并且在京城发行新小说,立刻就获得了京城识字群体的追捧,一千五百份的销量轻轻松松。

京城作为舆论中心的能力在这时也体现了出来,这地方不是一个建印刷厂的好所在,但却是一个炒作新作品的福地。

如:袁宏道学于湖北,游于江南,然而真正成名却是在京城;利玛窦在南京时虽然也颇有名气,但是也是进了京城之后才真正在文化人中建立了自己的地位。

这就是京城首善之地的优势:在江南吟一千首诗,不如在翰林院里头留下一个吟咏的佳话。

《东人平生录》本来的小说质量就是超越时代的,在京城首发,立刻就引得一群文官、翰林们争相评论,然后便自然而然的声名广播。

没多久时间,整个北直隶便都讨论起这本小说来,再半个多月后,山东、河南的书客便都开始联络《管窥》报社,请求获得当地的销售权。

冯少衡得到了山东的《管窥》发行权,原本以为自己是出钱讨好王文龙以及辽东老乡,半个月之后突然发现自己非但不会亏钱,还是一个利润极厚的好生意。

山东的运河沿线有大量的印刷作坊,潍坊一带本就是明代一个重要的印刷中心,《管窥》报社已经派人去往山东、河南以及陕西,王文龙打算在三省与几个印刷作坊合作,建立起一个覆盖北方的发行网。

西安。

讲完一天课回到住处,冯从吾就见自己的书案上放了一摞的报纸,冯从吾不禁眉开眼笑。

“可是大名鼎鼎的中南敦物赵山人到了?”

赵崡正在冯从吾的屋里参观他收藏的钟鼎呢,闻言笑着从内屋走出来。

“我到北直隶去寻找刻工,便把你的会刊给带回来了。”

冯从吾连忙问:“有最新改版的《管窥》么?”

赵崡笑道:“你也听过这本报纸?”

“听学里几个武官子弟讲的早就心动了,日日盼着看建阳这本新作呢。”

冯从吾在教学之余本就非常喜欢看小说,这些日子来经常听自己书院中的学生谈论《东人平生录》,也对这本小说颇为期待。

赵崡点头笑道:“如今这《管窥》杂志在京城卖的火爆,我去的晚了半个月,第二期都出了,创刊号却是有钱都买不到,幸亏会里专门给你留了一份。”

冯从吾闻言大喜:“那我要多谢研究会的朋友了。”

冯从吾本就是甲骨文研究会的成员,也是《甲骨文会刊》的长期读者,只不过原本的会刊印刷量有限,而西安离京城太远,所以他虽然交了会费,但是却没能及时享受到会员福利,往往要隔上小半年才能收到朋友给他捎带来的会内刊物。

冯从吾当晚便开始看《东人平生录》,最初只打算用晚上看一部分,花几天时间慢慢看完,却没想到一看就入了迷,两期将近五万字的内容,他用一个晚上全部干完,读完之后还意犹未尽。

冯从吾兴起之下,索性觉都不睡了,就着油灯开始写作读后感:“此书语言平和,用笔扎实,最难得是其真关心百姓生平之作……”

作为北方儒学的一大宗家,冯从吾在《东人平生录》之中看出的是儒家的“仁德”之情,他觉得王文龙将笔触对向辽东的日常生活,这就是心系百姓之大仁的表现,对此自然不吝溢美之词。

(本章完)

无相黄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画卷通古今,娇养的大将军奉我为神明
画卷通古今,娇养的大将军奉我为神明
通古今+流放+甜宠 沈云苓自小被娇养,一夜之间父母双亡,甚至得知自己只剩下六天寿命! 四面楚歌之时,她竟发现老家挂的美人图冒烟了! 三千年前大夏国疫症横行,朝廷不顾百姓死活,竟下达屠城令! 眼看着尸横遍野,穷途末路的王爷对着美人图烧香,祈求画仙显灵救百姓于危难! 沈云苓靠一身医术救南境数十万百姓,王爷感激画仙,与百姓供奉画仙。 信仰值+1,生命延长一分钟! 沈云苓:突然就不用死了? 然而王爷竟被
柒拾壹
人在末世,我能联通现实
人在末世,我能联通现实
末世的秦重,在遭遇自己人背叛后,差点死于非命,偶然间发现自己的手机,居然在雷暴天,神奇的能连通末世前的现实世界,手机的另一端是一位貌美如花,我见犹怜的女总裁孙小言。 人在末世的秦重,缺粮、缺水、缺一切,女总裁在现实成为采购专业户,为秦重采购一切的生活物资,建立地下末日庇护所,而在十年后末世的秦重,进入庇护所,依靠庇护所中孙小言准备的生活物资,养活了末世三十万幸存者,成为末世中的王者。 人在现实的
精英hr
四合院之小道士下山
四合院之小道士下山
一位年逾知天命之年的小老头,魂穿到了四十年代中期的一个小道士玉林身上,随之一同而来的还有魂穿前把玩的一块玉摆件、一件残缺的上古灵宝残片,玉林小道士下山游戏人间,宰几个倭寇、搬空几家商行……
佚名
官场:请叫我首长,我太想进步了
官场:请叫我首长,我太想进步了
【重生】+【官场】+【快节奏】 重回2004,击毙持枪悍匪,凭借先知能力,从小民警起步,在警队如鱼得水,步步高升,走上人生巅峰,不到十年,他就走上权力巅峰!他又该作何选择呢? (本文平行世界,如有相似纯属巧合)
东北粘火烧
不原谅不回头!离婚后转身嫁霸道军官
不原谅不回头!离婚后转身嫁霸道军官
【追妻火葬场+男二上位+大女主+不原谅不回头!】 一次秘密任务,需要林稚假离婚前去卧底,却在离开之前,看清了丈夫的真面目,假离婚变真离婚! 青梅竹马的感情抵不过寡嫂的破坏,硬生生的成了丈夫眼中:不大度,不成熟,不善良的人。 一次又一次的伤害让林稚彻底死心。 毅然决然的离婚,摆脱渣男,奔赴他乡专心搞事业! 卧底任务顺利完成,一把手术刀用的出神入化,救死扶伤,不仅成了人人争抢的军医翘楚,这军衔也是层
姜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