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扫尾工作的重要性(快穿)

第128章 最后的最初02(1/3)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128章 最后的最初02

如果比例足够:清缓存/拨打客服电话4008705552但他颇无奈地发现:就如同徐淮济手下大都是一群嘤嘤嘤胆子不比蚊子大的属官一样,赵修石手下……也多是只长肌肉不长智商的年轻武将……

而且他们居然不觉得把一个城打下来,接着任用城中原本的官员有什么问题。

——时越本来准备了计划一二三四,到头来对方却觉得这是基本操作。

时越:……

这个世界里到处都是让他掀桌的神奇操作。

不管怎么说,短短几天的时间,时越一个刚刚投降的郡守,成功打入了赵家军的核心集团。

时越:……

一点都高兴不起来。

他例行公事地同赵修石交代完事宜,准备走了,却被对方叫住了。赵修石欲言又止,支支吾吾了好半天,但还是没有说出个所以然来。

一连好几日都是这样,时越都习惯了,他转过身来,做出一副认真在听的表情。他这张脸,也没法有什么别的表情了。

本以为,这一次也是以沉默结尾,却没想到,这次赵修石却说话了。

“那日城门之事,实在是对不住。”

时越:……啊?

这话对赵修石来说,有些难以启齿,但他一连做了几天的心理建设,还是说出来了,“徐大哥已经……我却仍是执意挑衅……实在是,实在是……”

时越:……

他觉得这事儿的重点不是给他道歉,而是赵修石该多长长脑子。

但是,显然这话不好从他嘴里说出来。

时越也没有勉强自己做什么表情,他也发现了,他那些细微的表情变化,赵修石这个神经比枪杆子还粗的憨憨一点都看不出来。

因此,时越也不浪费力气,只是简短道了一句,无妨。”

果然,赵修石立刻听闻这话,脸上的雀跃肉眼可见,连道了句,“太好了……”

脱口而出这句话,又觉失言,连忙闭了嘴。

倒是时越察觉了什么,道:“赵将军可有事要同我说?”

“没!”赵修石差点跳起来,心虚地高声否认之后,见徐淮济就打算这么走了,他又叫住了人,低声支吾道:“徐大哥近日……若是有空闲,可否……指点修石一二。”

那日城门之处,赵修石确实是生气的——毕竟对方明明有一战之力,却一丝反抗都无,直接被他擒住……

还是那面无表情的模样,就像是不屑于同他动手。

虽然那天之后,贾显也同他解释过原因,啰啰嗦嗦说了一堆,但其中的意思倒也十分简单——那种情形下,徐郡守不可能同他动手。

若是说经过贾显劝说之后,赵修石心中尚有余愤,但是这几日看见广平郡中情况之后,他却连那一点点愤怒都消了下去,甚至生出愧疚来。

广平富庶,积粮甚多。

这年头,有粮就不愁招不到兵。但是徐淮济却谨守着州郡屯兵之线,不越一步,又在赵家军来之时,举城投降。

……

广平虽然没有兵,但是青壮甚多……

所谓青壮,其实就算是兵了。他的军中,也有许多临时征来的百姓,单论身体素质,还不如广平。

这般情况下,若是强攻,便是攻下,也必定会损失惨重。更遑论平日言谈之间,徐淮济透出的对用兵兵法的熟习。

攻城本就是最难打的仗……这种情况下,孰胜孰败还真不好说。

而徐郡守却能如此干脆的举城相降。

天上哪有这般掉馅饼的好事儿,赵修石一开始也确实是怀疑,但这事儿对徐淮济当真没有丝毫好处。

赵修石思来想去,倒是找出来原因——当年他父亲的“知遇之恩”。

他也就此和贾显讨论过,贾显难得的同意的他的看法。

又不由唏嘘感叹,多亏老主公广结善缘,如今回得福报。

赵修石却觉得心底惭愧:父亲当年举荐徐淮济,并非存着什么提举贤才的意思。

岁既晏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田园悍婿:重生知青的逆袭
田园悍婿:重生知青的逆袭
穿越直接当知青?有系统的我无所畏惧!下地劳动即可升级,干活轻松如喝水。别人偷懒我盖房,从田园开始逆袭之路!
大鱼
直播:我耿直中医,患者全网社死
直播:我耿直中医,患者全网社死
特种兵火凤凰
总裁别虐了,夫人已经签了离婚书
总裁别虐了,夫人已经签了离婚书
结婚几年,她都没能捂热他的心,眼看着他对青梅竹马嘘寒问暖,把所有的温柔都给了别人。她心灰意冷,不愿再和他有任何牵连。离婚后,她恋爱脑醒后,独自美丽。很快,她携新欢出游,成商界最新风云人物。一贯冷淡矜持
佚名
我只想抱大腿,大佬却想拿下我
我只想抱大腿,大佬却想拿下我
我是单位公认的胆小鬼,哭包,我在发现老公有异心之后我很果决选择离婚。离婚之我抱上了一条大腿,为了抱紧大腿我做牛马,唯唯诺诺,只求大佬升迁吃肉能带我喝口汤。只是这大腿抱着抱着我感觉有点不对劲了,大佬往我
佚名
官途巅峰,从乡村书记崛起!
官途巅峰,从乡村书记崛起!
大学毕业后,一枚纯纯的草根逆袭成书记!没背景、没人脉,他全靠自己一双拼搏的手,从一无所有到小有名气,他经历了无数次的跌倒与爬起。面对错综复杂的乡村关系和棘手的挑战,他如何用智慧和勇气,一点一滴改变着乡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