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惟一

第一百六十三章 天上银河,地上星光(1/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一百六十三章 天上银河,地上星光

这是一个或多或少,带着遗憾与猜忌的故事。

却也是一个,信任和坚定的故事。

千余年前,九鸣州西部,有一个叫做十三岭的地方,十三岭的主人,是一个隐世家族,族中不知为何,人人皆有灵根,男女老少都可修炼。

祖训有言,其族中之人,资质三品之下,皆为体修,所有族人,不到金丹,不得踏出十三岭半步。

可是,规矩,就是用来打破的。

有个少女,是十三岭那一辈之中,资质最好的人。

她在族中,受尽万千宠爱,性子养的骄纵,却单纯。

谁也没想到,她真正的,骨子里透着的,是叛逆。

成功筑基之后,少女偷偷溜出了十三岭。

走出十三岭,少女遇见的第一个人,就是一个年纪相当,同样高傲而叛逆的少年。

“那是我第一次见到她,一身紫衣,笑容灿烂的犹如夏日初升的朝阳,生机勃勃。”

洞府主人语气中充斥着回忆的色彩。

后面的故事没有什么不同,二人一起结伴,一起游历,最后,相识相知相爱。

经历过风风雨雨,已经是金丹真人的两人,决定结为道侣,一起走向这大道的巅峰。

可是隐患,早在很久之前,就已经深深埋下了,只差那么一点导火索。

少年出自宗门,二人结为道侣之后,必然是要回去宗门一趟。

那里,有少年的长辈,同门,道友。

开始的一切都很平静,直到有一日,闭关出来的少年,瞧见的,是宗门满目的疮痍,以及少女浑身鲜血,双目通红。

宗门没有元婴修士,少女仅凭一人之力,几乎屠了少年宗门半数。

少年一瞬间,几乎道心失守,嘶哑着声音问少女,为什么?

少女什么也没说,只是深深的看了少年一眼,最后,决绝的转身离开,从此,消声灭迹。

少年没有追上去,因为,他师父的尸身,断成两截,正直直的躺在他的面前。

他们是道侣,一起相依相伴了上百年的道侣,他一眼就瞧出来了,斩断他师父的,正是少女的法器。

他师父,修为与他们只不过是伯仲之间。

竟然会惨死在少女手中。

还活着的宗门弟子,什么也不清楚,一问三不知。

少年不相信心爱之人会无缘无故屠了这么多人,尤其这些人,还是他的家人。

眉目间染上一丝的决然,少年对死去弟子的尸身,使用了禁术。

他看到了,因为是他的师父,少女没有防备,无意间暴露了,少女一族,人人皆可修炼,人人皆有灵根的事情。

贪念起,只是瞬间。

天灵体,天生灵根,拥有此等体质的人,其孕育的下一代,必然也有灵根。

宗门长老,竟有半数起了贪念。

而少年,又闭关了。

一场悲剧,自然而然的上映了。

谁也不知道少女经历过什么,只知道,那日,恍若疯魔的少女一身紫衣染成红衣,一步杀一人,无情而冷漠。

那一日,少年叛出宗门,手中飞剑,三次举起,三次落下。

他无法,无法对着昔日的同门狠下杀手,却也无法原谅。

虞不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道界天下
道界天下
夜行月
家父吕奉先
家父吕奉先
吕逸穿越了,乱入东汉末年。开局中平元年的并州。这一年灵帝还健在,始终坚持祸乱朝政。这一年,黄巾之乱刚起,大贤良师张角病死。这一年,刘老板刚开始找合伙人,桃园结义如火如荼。何进还没进京,董卓还在西北开荒,丁原还没当上并州刺史,貂蝉还不满十岁...所以哪怕他是吕布的儿子,也还来得及。首先第一步,我不能死!
一世浮生若梦
四合院之最强九十五号大院
四合院之最强九十五号大院
【系统】【多女主不喜勿进】【多影视】【截胡系统,利己、圣母绕路】【女主无原创乱入】【多影视偏群像】【轻戾气偏日常】【家长里短】 林辰母胎穿越到了战乱年代,从记事起就跟着一个赤脚郎中爷爷长大。 带着前世记忆的他直到有一天遇到一个熟人他才知道自己穿越到了多影视的平行世界。 娄家老爷子为了感谢爷爷救命之恩,给他们爷孙二人安排进了南锣鼓巷九十五号院。林辰也被娄振华安排进了轧钢厂医务室…… 在林辰的呼唤中
南城小陌
山海,始于仙秦
山海,始于仙秦
关于山海,始于仙秦:始皇,你听我解释,我并非故意将你取而代之!……我捡到传国玉玺,但祖龙嬴政还活着!长生不死药是真的,大秦已经炼气两千年,并在月球、火星、木卫二……,建行宫、设郡县。……还有,山海经始于先秦。昆仑界域突然崩塌,山海异兽倾泻而出!……最后,我爹叫陈胜!
鸡汤大师傅
玉壶通古今,我娇养的大国师杀疯了
玉壶通古今,我娇养的大国师杀疯了
【古代无所不能的大国师现代没落中医世家绝症纨绔女,古通今+荒年+中医+囤货+基建】 花家世代从医,花梨晏却生来咸鱼,二十出头被诊晚癌,没钱治只好回老家变卖家当。 取下祖传玉悬壶去典当,玉壶冒烟,才发现里面住了个大国师。 大国师雨生稷玄已将自己架在柴堆烈火上,连同上千童子准备献祭给她,只为百姓求雨水。 花梨晏:谢谢,人不收!只收金银珠宝古董和医书。 立刻,玉壶里就塞满了一壶又一壶的硬通货。 华夏国
铸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