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121章 年代文
年代文/32
还是舍不得, 等苏田叶走了,家里又要安静下来了,那可没意思的很。
孙寒红并不是一个喜欢热闹的人, 楼上楼下的小孩跑跳叫唤,她有时候听着还头疼。但是家里也不能没有孩子, 没有孩子就像钟表缺了秒针,总是差了点什么。
直到现在苏田叶来了她家她就知道缺了什么了, 家里来了一个孩子,氛围都不一样了。苏田叶是一个很可爱的孩子,他喜欢看书, 会说话但是又不吵闹, 又能让家里不过分的冷清,还可以陪着她一起看电视, 真的就是她想象中的小孙子。
孙寒红看着苏田叶乖乖的站在那里,脖子和脸蛋都被围巾围了起来, 头上还带着一个有大毛球的毛线帽子, 整个脑袋只露出一双又大又圆的眼睛,眼尾微微上翘,睫毛卷翘,特别像猫咪的眼睛。
这幅打扮, 整个人看起来乖的不行。孙寒红越看越爱, 又没忍住将已经围好的围巾拉下来, 伸手捏了捏苏田叶就像冻牛奶一般的脸蛋,嫩嫩的:“过几天有时间还来姥姥这啊, 来了姥姥给你捏饺子吃,我还让你姥爷多带回电报纸来。”
她可是看明白了,长生学习好, 但是他最喜欢的还是看书。文字类的,无论是报纸还是书都行,他最喜欢这些,能让他沉浸进去的。
苏田叶蹭了蹭孙寒红并不柔软的手心,虽然想回家,但也并不妨碍他舍不得这里,分别总是让人难受的。
苏田叶还是一个很特别的人,他总是在哪里呆习惯了就不喜欢动弹。他喜欢熟悉的环境,他喜欢在熟悉的环境里构建自己的小小世界。
“行了行了,长生过年前还要来,时间很快的 。”旁边赵工明实在看不下去她们这么腻腻歪歪,严肃着,“刚才还是你催他们快点出门等车,这会儿也是你拉拉扯扯的让人走不了。”
赵工明说着,还伸手从孙寒红肩膀那里将她带到和他自己一块的位置上来。
将人带出门口那块之后,他的手依旧在孙寒红的肩膀上,继续对苏田叶说:“长生啊,就像你姥姥说的那样,啥时候来也行。还有,你写的那两篇文章记得一回村就将稿子投出去,不仅要给咱们哈山市的报社投,别的地方你也要投出去。把胆子练起来,就算稿子没中也没关系,咱们还有下一次。敢投稿子也是一种锻炼,这也是在锻炼你的心态。”
“投稿这个事情,你的写作能力强写作水平好是一方面,还有一个方面就是你要让报社的人眼熟你。如果你登报纸的次数多,那么在相同的条件下,你的登稿率就要比另一个人大很多,这个你明白,记得我的话,一回去就把你写好的稿子寄出去。”
……
在家门口,赵工明和孙寒红又嘱咐了三人一会儿,苏田叶他们才从屋子里离开。苏田叶回头看了看职工大院,总是舍不得的。不过比起看着别人离开,苏田叶觉得自己在路上风雨兼程更让他容易接受。
他在家里看着别人离开,他总是忍不住要担心,他姑姑每次从家里离开他也是好不容易才习惯的,这还是他姑姑每次都有他姑父陪着,两个人总比一个人让人放心。他哥哥离开的时候,他有一个星期晚上睡不着,很难受。
苏田叶背着鼓鼓的书包,苏秀身上挎着一个斜挎包,赵玉文手里拎着两个鼓包,三人走到汽车站,在汽车站等回小水村的汽车。
回小水村的公交车总是要等上一辆公交车回到汽车站,这一辆公交车才会出发。
他们来了之后,小水村站牌那里还是空空的,旁边墙跟前站着一群人,这代表车还没有走,三人的心放下来。
在汽车站又等了二十多分钟,小水村红色的公交车这才摇摇晃晃的进站。刚看到公交车的影子,赵玉文就将手里的包递给苏田叶和苏秀,他要在车门打开就上去抢座位。
因为这辆车经过的村庄太多,所以大部分时间车上的人也会有很多。不仅人多,从城市里回村子,大家还都会带东西,那时候车里简直连一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如果只有他和秀秀,也没有带东西,那站就站了,但现在他们还带着苏田叶,小孩儿还晕车的厉害,就需要找一个坐的地方,这样人还能好受一点。
车刚停稳打开门,赵玉文就冲上去,一起冲上去的还有很多人。这辆公交车一天也就跑一趟到两趟,今天还下雪,谁知道还有没有下一趟,所以大家都想要挤上去,害怕回不了家。
赵玉文身手矫健,属于第一波上车的,占了一个靠窗两排的位置。前一波冲上来的都是小年轻,都是给家人占座位。不过没座位大家也习惯了,坐公交车的都是年轻人居多,站一站挤一挤也就回去了。
车门口还有一群的人在挤着上车,苏秀将两个大包从赵玉文挨着的那个窗户递进去,然后就和苏田叶站在后面,安静的等着急的人们先上车。
她干别的还算伶俐,但是抢座位这些就不行了,总是慢半拍。她以前也抢过座位,因为人多的时候实在太难受了,她都是脚尖踩着地,站都站不稳,手都没放的地方。
有座位多好,都是一样的价钱,可是抢座位太难,她每次胳膊那里都要被磕一个淤青,而且好不容易挤上去还没有座位,都是在后排站着,人慢慢的往里挤,里面的空隙越来越小,更让人难受。后来她也不抢了,就最后几个上去,站在公交车开门的那里,空间比后面还稍微宽松一点。
早停了的雪,在回家半路上又开始下起来,不是很大,就跟盐颗粒一样,挥挥洒洒有一些,如果不是地面上本来就有雪,这些掉在地上也很快就会消散。不过如何,这些小盐粒一也给回家的路上增添了几分美感,增添了一些气氛。
———
因为今天苏秀三人回家,所以家里人都没有出去串门,男人们收拾完院子就在屋子里开始打扑克牌。
张丽娟她们早上吃完饭刷完锅洗完碗,就整理今天中午要吃的东西。
将两根稀罕的青菜洗干净凉在盘子里,切好葱,调料也整理好。又舀回半盆的白面和玉米面,这是为今天中午的饺子准备的。
大葱洗完切好,和上一点点的肉沫和油拌起来,闻起来就让人流口水,这就是饺子的馅。
饺子馅一部分是大葱馅,还有一部分馅是咸菜的。就是秋天腌好的咸菜,味道很好,可以拌窝窝头吃,也可以泡着热水喝。
咸菜馅的皮要拿玉米面和粟面混合后和起来,这样的面有些糙,但是包上咸菜最好吃,苏家人都喜欢吃这种饺子。
面现在只是舀出来混合好放在盆里,和面要等到真正做的时候才弄。因为这里面的面粉还需要放在锅里用热水澄一澄,出锅后拿滚烫的水浇上去,再趁着热立马将面和起来,这样才能让面又精又韧。
剁菜调料搅拌,手熟练后,两盆馅很快就弄好,就等捏的时候端过去就行。
除了主食饺子,中午还要吃烩菜。苏奶奶的拿手菜就是烩菜。
院子里的菜畦快到秋天的时候种了白菜和萝卜,还有两排葱,加上夏天拢好的葱,加起来也够用了。
第一场雪落下的时候,院子里的白菜被挖出来。白菜在地窖了冻了一排,还有萝卜,土豆也一小袋,这就是冬天要吃的菜。
将两颗白菜洗干净切好,还有两颗土豆也是切成小块。家里小一辈的人都不怎么喜欢吃白萝卜,总觉得将它烩在菜里发苦,所以这一次就先不放白萝卜了。
除了白菜和土豆,苏建军出去打了两块豆腐。将豆腐切成五毫米厚的方块放进去。张丽娟回娘家还从娘家拿回两小把粉条,现在也泡在盆里,等泡软了也一起烩进去。还有前几天上街买的一小块肉还在外面东厢房冻着,一会儿做饭的时候拿回来醒好,也一起放进去。烩菜就要有一些油水,吃起来才入味。
这样的烩菜就上两个黄面窝窝,咬一口窝窝吃一口菜,吃完浑身都热,能出一身汗,身子暖呼呼的,这是冬天最好的菜了。
农村吃饭早,但是没活干的这天早饭会稍微晚一点,不过就是再晚,八点半肯定连碗也洗干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