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我,异姓王,明兰舅父

第三十二章:西夏与辽国将要互市(2/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三十二章:西夏与辽国将要互市

待将来形成一个规矩后,才能借官司会的存在,约束将士们的行为,使军纪更为严明。

可惜的是,一连几日,都不曾有士卒主动向官司会汇报一些事情。

无奈,卫渊只能找来徐长志,向他问起一些情况,

“官司会成立也有几日了,不能只当个花瓶摆放着,要起到作用。”

“你平日里都与将士们在一起,应该也知道,军中存在着老兵欺负新卒的情况。”

“可直到现在,没有一人,向官司会汇报这等事,伱有没有法子,让官司会成功树立威望?”

徐长志想了想,脱口道:“只能暗访了,抓两个典型,做给将士们看。”

卫渊笑道:“不是做给他们看,而是实事求是,此举意在严明军纪,要确保做到有功必赏,有罪必罚。”

“也只有这样,才能改善军中的一些不良作风,让军中袍泽兄弟们可彼此依托信任,才能在战场上放心的将后背交给彼此。”

“我知道这样做很难,可一旦做成了,咱们这支军队,就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帮互助,相互成全。”

前世,某位伟人这样做,是改变官僚作风,可官僚这个词,在这个时代,不能说。

而此世,卫渊显然也做不到那一步,所以就不是改变,而是改善了。

徐长志点头道:“这件事,就交给我吧,我倒是知道有个刚参军入伍不足半年的将士,经常被一些老兵吆喝欺负,从他入手,倒也妥当。”

他做事,卫渊一向是放心的。

随后,卫渊又说起其它事情,

“最近皇城司与我的亲卫都合力抓了不少西夏与辽国的探子,大概有二三十人。”

“咱们这代州,怕是早就被他们给渗透了。”

徐长志皱眉道:“西夏和辽国究竟有没有合盟?最近这段时间,两国使者来往有些密切啊,甚至传出还有互市的可能。”

这些事情,跟他们这些当兵的,并无太大关联。

只是,一旦两国联盟,边关这里,就需及时做战时准备了。

卫渊道:“不清楚,想必朝廷里的那些大相公们,也正为此事忧心着。”

说罢,他抬头看着汴京的方向。

不想当将军的士卒不是好士卒,可不懂得政治的将军,就不是个好领袖。

他一朝身为团练使,就要为代州七千将士负责。

也是为自己负责。

又过几日。

汴京城,皇宫,宣政殿里。

嘉佑帝正在看着有关西夏与辽国的情报。

说他们暗地里,已经达成了合盟,不日就将互市。

这对大周来说,无异于是晴天霹雳。

“多事之秋。”

“训练新军的事情,必须要提上日程了。”

嘉佑帝叹了口气,想到远在边关的卫渊,

“卫渊最近练兵,练的如何了?”

有皇城司指挥使郑重作揖道:

“回官家,根据代州同僚汇报,卫渊的练兵法,不光重视训练将士们自身情况,还搞了一个什么思想建设”

“卑职也不是太懂,但抄录了一些所谓的标语,请官家过目。”

说罢,他从怀里掏出一张纸。

上面密密麻麻的写满了标语:

‘为国尽忠,为民死战,大周边军必胜!’

‘摸爬滚打锻精兵,千锤百炼造英雄!’

‘平时多训练,战时少流血!’

‘为百姓平安,为亲人无恙,誓死戍卫边城!’

‘听帝指挥,能打胜仗’

‘’

z咏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丢乡野三年后,整个相府跪求我原谅
丢乡野三年后,整个相府跪求我原谅
【先虐后爽】父亲为救丞相去世,慕初意被接进相府娇养了十年,只等着长大嫁给青梅竹马的未婚夫。可自从林依柔来了之后,她就成了所有人眼里的恶人。未婚夫为了林依柔冬天把她扔到湖里,说会把她当亲孙女的老夫人说她
珞珈
每日签到领军队,父皇跪求别造反
每日签到领军队,父皇跪求别造反
关于每日签到领军队,父皇跪求别造反:++++++北玄王朝,苏寒一觉醒来,成了人人唾弃的废物七皇子。皇帝厌恶,六位皇兄处处针对,就连宫女太监都敢对他冷眼相看。"七皇子无德无才,着即日起前往南荒就藩!"一
逸辰公子
大明:从死囚犯开始改造大明
大明:从死囚犯开始改造大明
永乐初年,穿越而来的周然却因为方孝儒被牵连成为了死囚,在即将被处斩的时候,意外获得了民心值抽奖系统。只要为民做好事,就可以获得民心值进行抽奖!【抽奖获得土地改良技术!】【抽奖获得水利工程技术!】【抽奖
暴徒
穿越成小摊主!女友是大佬!躺平
穿越成小摊主!女友是大佬!躺平
什么?作为穿越大军中的伟大一员,竟然没有系统伴身,这不是坑人吗?什么?原主竟然被神秘势力镇压针对,遭到全网封杀,蜗居在漏水瓦房内,真够惨的!什么?身上就剩下几块钱,这是要我喝西北风的节奏啊!还好,还好
月林星光
大明:系统拒绝了我的咸鱼请求
大明:系统拒绝了我的咸鱼请求
我穿越到大明,还获得快递盲盒系统。每天都能从系统里收到一个来自未来的快递。从此关门闭户拒绝当牛马,享受衣食无忧的快乐生活。左手打着黑神话,右手抓着小龙虾,太阳能板天上挂,移动电源手里拿。我:哎,来点高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