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晋江独家
“是啊,我可是咱家的二表哥哪……”齐明瑜也想起了过去。当年的二表哥是家里最受欢迎的,什么好吃的都给他留着,可招人喜欢了。
临走前,椿芽又拉着明瑜跟爷爷奶奶告了别,还在不远处的一座坟头前站了一会儿。
这是曾曾祖父和曾曾祖母的墓穴,是她上一辈子的亲人。这些年,曾祖父一家在县里吃着商品粮,日子过得还不错。她打听过了,还找到了他们的家庭住址,远远地望了那么一眼。那个叫根生的后生已经老了,前几年办了退休,沿街摆摊做起了小生意。他们家老四,也
就是祖父顶了岗,进了百货商店当了店员。她想,再过几年国营单位不景气了,祖父也会出来跟着曾祖父做生意吧?只要勤快不怕吃苦,一定会攒下一笔家产的。
椿芽打算帮上一把。曾祖父不是卖针头线脑吗?到时候,就帮着开一家服装店好了,这样就不用那么辛苦了。想到这个,椿芽就指着坟头跟明瑜说:“明瑜,这家也姓姜,跟咱姜家是有渊源的……”
“哦……”齐明瑜点了点头。
他早就发现了,每次过来,椿芽都会在这边站一会儿,发一会呆。回到家里却从未提起,爹娘好像也不晓得。他知道椿芽有一个秘密,跟她的“预测能力”有关。椿芽也跟他说过,虽然是含糊不清的,可也猜到了几分。他有些担心,怕这个秘密影响到了椿芽,看看她有时候唉声叹气的,怕是扰了心绪吧?
想到这里,齐明瑜就握住椿芽的手,柔声说道:“椿芽,咱操了一辈子的心,该歇歇了……”
“嗯……”椿芽倚着明瑜,把头埋在了他的胸前。她想,是该歇歇了,孩子们都成家了,也没什么可操心的了。
回到省城时,椿芽已是元气满满。
她跟明霞合作的服装公司扩大了生产规模,开始发展省级代理了。生意上的事都计划好了,至少这十年内是红火的,也是躺着挣钱的大好时机。接下来,就在房产上着手,只要资金到位怕是国内最早一批购买商品房的吧?
椿芽列了一个房产计划。京城那边,壮壮还会分房子的,可只要条件许可还是要想法子买商品房,日后那可是天价啊,不提前下手想买也买不起了。还有省城这边也要有所准备,大林单位里分了房子,可他家孩子多,要有备用的。现在的小青年都不喜欢跟长辈们住在一起,都希望有自己的家,可以后单位不再分房子了,就只能靠自己奋斗了。还有二林,总不能在外面过一辈子吧?等以后退休了,还是希望能回到家乡,跟亲人们团聚。
椿芽知道爹娘的心病,总觉得二林在外面不放心。其实,有啥不放心的?二林过得不错,三个娃娃也教育得很好,玉简很能干,还提拔到了领导岗位。要说,玉简比她厉害多了,她工作三十多年,到底没能加入组织,高级职称有了,可愣是没当过领导。要说,她的思想还是不够进步,尤其是这几年净想着挣钱呢。
现在,全国上下都兴起了投资,家乡那边也有了变化。爹说:“甭管咋变,咱家的祖宅一定要守着,不论到了何时那都是家的所在,是魂牵梦绕的地方”。椿芽记着这句话,大林和二林也记着,退休了,她打算每年暑期陪着爹娘回去住一段,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也能体会爹娘的心情了。
就在这年秋天,青溪镇来了一位港商。
他就是姜小宝,昔日姜保长的儿子。他回到家乡投资建厂,在村子里走了走。路过姜家宅院时,不由得顿住了脚步。当年,从这扇门里跑出来一个小姑娘,扎着两个小揪揪,一双眼睛水灵灵的,她就是椿芽,还差点跟她结了亲。他朝里看了看,院门紧锁着,陪着他的老支书说:“姜老爷子和姜老太太去省城了,跟着他闺女享福呢……”
---
(本文-晋-江-独-家-发-表,谢-绝-任-何-转-载)
【接档文】《地瓜地瓜,我是土豆》又名《我与搭档的燃情岁月》
et/onebookphpnovelid=3955355
叶黎秋穿成了叶家大小姐,还跟徐家三少订了亲。那是个标标准准的纨绔,见她前来退婚,神色有些古怪
暖文,欢快,he~~求收藏~~
(以下请忽略~)
五月过后, 地里的麦子泛了黄。
经过十多天的暴晒, 已是黄澄澄的一片。而村民们也终于等到了开镰的这一刻。这天一大早,一群庄稼汉子跪在地头激动得热烈盈眶。饿了快两年了, 终于能缓口气了。
椿芽也跟着爹娘下了地。甭管平日里多娇惯, 都得参加夏粮抢收。她戴着草帽,挥舞着镰刀,在地里忙碌着。日头火辣辣的,烤得脊背和两臂都脱了一层皮,整个人也黑了一圈。可在经历了那场饥荒之后,还有啥苦不能吃的?
粮食是宝贵的, 是庄稼人的命根子。县里自然也盯着,还没等到夏粮入库,催粮增缴的就赶着一溜大车进了村,还有保安大队的押着阵。姜保长是好吃好喝的招待着, 还把几个头面人物都召集起来商量对策。当然,甭管上面征集多少, 最后还是摊到了每户人家的头上。
姜家多了一口人, 这粮食自然得多缴一份。姜茂山瞅着襁褓中的二林,心说这才六个月大的小娃娃都给算上了?哪有这么不讲道理的?可这话却没人敢开口。若是抗着不缴,就等着坐牢吧。
一番搜刮之后, 催粮的就押着几辆大车回了县里。那车上除了粮食之外, 还
堆着布匹、家禽和土特产,车后面还牵着羊赶着猪,收获颇丰。
村民们是怨声载道, 却是敢怒不敢言。
在这之后,关于新四军游击队的传言,也悄悄传播开来。说那支队伍是专门替老百姓说话,给穷人当家作主的。他们活动的地方,都是按照田亩多少纳粮,那些地主老财们都乖乖的,不敢欺压老百姓。可惜,姜家湾这边尚未动员起来,都是那些地主乡绅们拿主意,哪里轮得到穷人说话?
希望的种子一旦埋下,就有生根发芽的时候。
这年秋天,日本鬼子要来根据地扫荡,吓得躲在县里不敢动窝。独立团却悄悄开赴前线,准备给敌人迎头痛击。
这天晌午,一支军队从姜家湾经过。他们穿着灰色粗布军装,戴着军帽,打着绑腿很是精神。部队来了却没有进村,只是在村头的漫野地里休整。一夜过后,战士们浑身上下都被露水打得湿漉漉的。
第二天,村民们看不过去就邀请他们进村歇息。
可那个领头的军人却说:“老乡们,我们是新四军独立团的,是专门来打日本鬼子的,也是给咱穷人撑腰出气的……部队上有纪律,不能影响到老百姓……”
这番话,令村民们很是动容。去年不就是这支队伍把土匪赶跑的吗?都说独立团作战勇敢,还爱护老百姓,这一下算是亲眼见识到了。
椿芽也很激动,还专门跑去看了看。
这就是人民的子弟兵啊。据史料记载,这支队伍一直活跃在豫苏皖边区,是抗击日寇的主要力量之一。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才保住了这片敌后武装根据地。姜家湾就是夹杂在其间的一块,这边距离县城六十多里地,除了征兵纳粮,县里是鞭长莫及。这就给了敌后抗日武装一个发展空间,也渐渐成了根据地的前沿。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经过一年多的休养生息,青沙河流域逐渐恢复了生机。
到了一九四四年,在全民统一抗战的感召下,大大小小的村落都被动员起来了。像姜家湾一带,除了村公所之外还成立了农会组织,姜茂春被推举为农会会长,专门代表穷人说话。妇女们中间也搞起了妇救会,号召广大妇女加入到抗日救国的行列中来。
对这种举动,大部分人家很是保守。也不想让自家闺女媳妇去抛头露面。
金谷飘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