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第28章 028 钓鱼执法
谈完买卖后, 陈云州邀请夏喜民在衙门中用膳。
从书房出来,夏喜民留意到路边坛中郁郁葱葱的红薯藤,不禁地多看了一眼“这是什么花儿长得好茂盛, 应该要开花了吧”
红薯要不要开花,郑深也答不上来。
陈云州笑着说“夏员外, 这不是花, 准确地说这是一种粮食作物,名叫红薯。红薯要到夏天才会开花, 颜色和形状跟牵牛花有些相似。”
听到这个熟悉的名字, 夏喜民大为吃惊“这就是红薯莫非杨大人府中种植的红薯是从陈大人这儿得来的”
看来他跟杨柏川也很熟。
陈云州大方承认“没错。眼下我手里也没了红薯,不过这坛中的红薯已经可以剪藤插种了, 若是夏员外不嫌弃,一会儿走的时候剪几根回去插种。”
杨柏川把红薯当宝贝, 一根藤都舍不得分给别人,能在陈云州这里弄到红薯藤简直是意外之喜。
夏喜民拱手“那就多谢陈大人了。”
一行人来到饭厅, 桌上已经摆了一桌子丰盛的饭菜,还有两壶酒。
推杯换盏后,夏喜民的话匣子也打开了。
他举起酒杯说“陈大人年少有为,不畏强权, 为一方百姓做主,夏某实在是佩服, 这一杯敬大人。”
陈云州举杯与他相碰“夏员外过奖了,我也不过是在其位, 谋其职罢了。”
夏喜民哈哈哈大笑“好个在其位, 谋其职,能做到这点已是不易。我夏某人平生所钦佩的人不多,陈大人乃是其一。只是大人得罪了那齐项明, 此人心胸狭窄,睚眦必报,不会轻易善罢甘休的。大人既手握重器,不如呈给朝廷,圣上必会龙心大悦,届时大人也将官运亨通,回京也是指日可待的事,又何惧那齐项明”
皇帝未必会多喜欢玻璃镜子,但他还有一堆大小老婆。女人有几个会不喜欢这清晰的玻璃镜子的
到时候枕头风一吹,陈云州的功劳就蹭蹭蹭地来了。
陈云州笑了笑“不过是些雕虫小技罢了,上不得台面。”
陈云州知道夏喜民是好意,奈何他脑子里没有原主的任何记忆,诗词歌赋一窍不通就罢了,甚至连原主的喜好都不知道,这一回去若是遇到原主的熟人,肯定要露馅。
毕竟人哪怕是失忆了,平日里爱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有什么习惯性的小动作等等,这些都是不会改变的。
还是再等几年吧,等原主被人遗忘,等原主那些老友旧识去了外地,他再去京城比较好。
到时候即便有人发现他的变化也可以用时间过去太久,人也是会变化的糊弄过去。
夏喜民不知陈云州的顾虑,不赞同地说“不,陈大人,你低估了这两样东西的价值,相信我,这两样东西的功劳一定能让大人升官加爵。”
陈云州笑了笑摇头。
郑深见陈云州这态度,还以为他是在为京城的事伤怀,赶紧举起酒杯“相逢既是缘,我敬夏员外一杯。”
夏喜民也是个聪明人,见陈云州态度有异,便知这里面可能还有内情,刚才那番话已是交浅言深了,实不宜再多说,也举起杯子“当是在下敬郑大人才是,多谢郑大人的红薯藤。”
喝了酒,他顺理成章地将话题拐到红薯的种植技巧上。
一顿饭吃得宾主尽欢。
送走夏喜民后,时间还早,陈云州和郑深回了书房商议事情。
郑深问“陈大人,夏员外送来的这五千石粮食怎么安排”
这些粮食其实严格算来是陈云州的私产,因为是用玻璃镜子换的。而玻璃镜子的制造方法只有陈云州知道,执行的刘春父子也是他的奴仆。
而且这么多粮食,即便是低息借贷给百姓也借不完,会剩余不少。
陈云州食指轻轻撑着太阳穴,叫柯九拿来庐阳县的舆图摊在桌上“郑大人,庐阳地广人稀,南边很多林子,并未开发出来。但县里不少百姓却没有土地,只能高价租种地主的土地。”
近些年,朝廷不断加税。百姓种的地,先要交四成的田赋,剩下的还有交三到四成给地主,最后只余两三成是自己的,而且种子、农具很多都还是自己出。
这也难怪很多老百姓辛辛苦苦种了一年的地,最后还是填不饱肚子。遇到灾荒年,收成差,搞不好还要欠地主钱,属实是贴钱种地了。
朝廷的赋税陈云州没法改变,那就只能往地主的租子上想办法了。
可他也不能强制要求地主不收租子或是减免租子。
陈云州指着南边的树林说“郑大人,我想将这些粮食用于鼓励百姓开荒。凡是愿意去开荒的百姓,县衙免费每一亩地二十斤的种子,并为他们农具,免五年内的田赋。”
朝廷一直是鼓励开荒的,也有优惠的措施,大部分都是免除一定年限的田赋,多在三年左右。
郑深诧异之余又觉这法子不错“这倒是可以。不过要防止有些百姓虚报数字,领取种子农具。”
陈云州赞同“不止要防止他们虚报开荒的土地,领取种子,也要防止地开垦出来后被他人冒领占据。我提议,若有百姓想开荒,可先到衙门登记要开荒的区域,这样荒地开垦出来后地契只能是开荒人的名字。为防他们随意登记大片地区却不开荒,官府会要求登记的区域今年必须开垦出一半。郑大人意下如何”
“陈大人想得很周到。那明日我就让人在城门口张贴告示,鼓励百姓开荒。”郑深也同意。
两人当即拟了相应的条款,次日便张贴在了城门口,因为大多数百姓不识字,官府还派了衙役逐一给大家解说,还有相应的流程。
百姓们知道官府农具和种子鼓励开荒,而且免除五年的田赋,开荒的土地都属于自己的,官府还给发地契后,一个个都喜笑颜开,比过年还高兴,纷纷跑回去通知家里人、亲戚朋友的。
这个消息不到两天的功夫就在全县传开了。
百姓们为这个津津乐道,直呼陈云州为青天大老爷。
陈云州的拥护值又蹭蹭蹭地长了一波。
而这时候,陈云州正带着郑深在百草坡考察他们未来的玻璃厂。
陈云州指着百草坡靠北边缘这片平整的土地说“郑大人,我想在这建个玻璃作坊,专门生产玻璃。旁边建一排宿舍,供玻璃工坊的人居住,另一边再建一排房子,供付艳她们居住。”
在旁边带路的付艳听说官府要给她们建房子,两只水润的眼睛亮得惊人,崇拜地看着陈云州。
陈大人真好,说是她们的再生父母也不为过。
玻璃工坊带来的巨大效益已经显现出来了,郑深自是不会反对。他颔首“大人规划得不错,只是仅凭百草坡现在的人手也太少了一点了。要不将县衙的衙役们拉来干活”
陈云州摇头“不能这样公私不分。衙役们有各自的职责,况且工坊以后步上正规之后,是需天天报到的,衙役们也不合适。”
旁边的付艳赶紧说“大人,我们姐妹都可以。我们姐妹看过刘大叔他们做玻璃,我们也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