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这是什么孽缘
终于到了周末,在学校借宿的学生,也可以回家了。
在周五这天,驻地进城的车,都会将返程的时间调晚一些,好接他们这些在城里读书的孩子回去。
一上车,早就和邓秀宁熟悉了的司机问:“秀宁丫头啊,你觉得新学校怎么样啊?”
邓秀宁说:“还挺好的,不仅教文化知识,还培养学生的素质,很全面很负责。”
那些规矩道理素质之类的,人不是生来就会的,都是要教的。以现在的文盲率,许多孩子的父母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所以培养孩子们良好的素质以及规矩意识,这个重担就落到了学校的头上了。
幸好邓秀宁的学校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是第一中学,肯定是最好的了。其他的学校可不会有这么好哦。”司机好像很懂的样子。
邓秀宁笑了笑,说:“别的学校什么样,我也不知道呢。”
她不了解的事情,还是不要贸然评价为好。
司机颇为欣赏地看了她一眼,这孩子竟然没有就此就炫耀起来,也是难得的人了。
只是,同车的吴二妮脸色很不好看。她虽然也考上了中学,但是考的不如邓秀宁,没能进去一中。听到司机夸一中,她当然就觉得心里不舒服了。
不过,邓秀宁早就懒得理会她了,只和蔡解放坐在一起,说说笑笑的,心也早就飞回了家里了。
平时不觉得,直到离开了家,才发现家里真的是最好的最温暖的地方。
在外上学一周,再次回到家里,有一种倦鸟归巢的感觉。
邓秀宁将书包一放,就忍不住一下子扑倒在了床上。
朱凤英说:“你要是累了,就换身衣服躺一躺,别就这样躺下了,身上的衣服不干净呢!”
邓秀宁哼哼唧唧地说:“我想我自己的床嘛!”说着,还伸了个大大的懒腰:“还是家里最舒服了。”
朱凤英瞧她那样,也舍不得说她了,这么多年来,邓秀宁还是第一次离开她离开家呢,在外头想家也是正常的。
无一例外的,家里人也要问一遍邓秀宁在新学校如何,蔡解放在新学校如何之类的。
两个人叽叽咯咯地把学校里的琐事说了说。
蔡解放是习惯了自己住校的,倒没什么不习惯的,还因为朱凤英带菜的方法不错,南边的菜就算是凉了,油也不会结成一团,所以吃起来也清爽舒服些。便觉得在这边读书,比在家那边还好过一些。
朱凤英只把他当成亲孙子疼的,也心疼地说:“这孩子,以前吃苦吃多了,现在吃不那么苦的,都觉得甜了。”
蔡解放摇头说:“没有那么坏的,奶奶,我们这读书的日子,准时上课下课,一日三顿吃得饱,岂不是要比邓叔叔他们好多了?”
因为时刻戒备着越南那边,邓奎先他们的作战训练也从不敢放松,研究战况和战术之类的工作,也从不敢松懈,于是他们常进行一些野外作战训练之类的,营这一级的是要上战地指挥的,自然也要跟着跑来跑去的。
“好孩子,她们吃的苦,你们记得就行。你们可千万要好好读书,将来咱们比美帝国主义厉害了,他们就不敢来欺负咱们了。”
朱凤英不懂国际局势,也不懂什么大道理,只觉得读书就是个好事,读书能让人变得聪明厉害,读书越多越好。看邓奎先就是因为在部队学习读书了,才越来越厉害的,林琳也因为读书多,就显得比别家的媳妇聪明有本事。
蔡解放重重的点头:“我们都是
这么想的呢!”
“对了,爹什么时候回来呀?”邓秀宁问。
如今不仅是南边在紧张备战,全军都处于一种紧张状态,今年更是举行了全军大比武,几个军区都派人参加。
而邓奎先就有幸被选为驻地代表队的领队,去北京参加此次比赛了。
虽然去的人也不多,但是大家都很期待他此行的成绩。
“他也没怎么和家里联系,不过按时间算,也快回来了。”林琳说。
说起这个,蔡解放也兴奋起来,说:“我可太期待邓叔叔回来了,一定要他好好讲讲比赛场上的那些能人,肯定都十分厉害。以前军校里就有很多厉害的人,什么格斗擒拿能手,什么神枪手,那时候我就顶爱去看他们比赛的,可惜这次是去不了了。”
“除了你邓叔叔,你爸也应该能给你讲讲吧?”林琳问。
蔡解放说:“那我就不知道了,他的工作上的事,不会和我们说太多的,就算是要说,肯定也要等到比赛结束以后,事情都尘埃落定了,才和我们说一说的。”
“那你就耐心等等了,你爸知道的应该会比你邓叔叔知道得多。”
蔡解放点头:“反正我有那个耐心等着。”
聊完了邓奎先的事儿,林琳又说起了学校的事儿,“今年留级的学生,比往年都要多一些,倒也是神奇。”
“怎么说?”
“我很多同学都留级了嘛?”邓秀宁问。
其实,部队的孩子大多都读书,能安安稳稳上完小学,都是因为部队环境的缘故,放在全国来看,是读书率很高的地方了。
当干部的大多有些文化,知道学文化有用,学校又能当托儿所用,所以都乐意送孩子去学校呆着。而且周围的人都送孩子读书,就你家不送,显得太不合适了。
但是要说送孩子读更多书,大多数人就没那个追求了。
这年头的工作都是包分配,根据每个人的出身,工农兵等进行划分,工人的孩子还是进工厂抱铁饭碗,农民的孩子依旧种田,部队的孩子,自然都是计划着送到各处历练,然后看能不能安插到哪里,获得个职位之类的。
文化水平是会起到一些作用,但最重要的还是你属于哪个阶层,家庭成分是什么。读书的用处没那么大,家长们自然也不热衷于送孩子读很多书了。
像邓秀宁这样,学习好,又一直努力读,早早立下目标说要上大学的,也不多见。
和外人说起来,别人也能理解:“林老师家都是当老师的,以后邓秀宁读出来,如果不当兵,也能去当老师,人家多读书也有路子,当然就要读下去了。”
林琳点头说:“那些没考上中学的,大约有一半回来重读五年级了。”
重读就意味着是想考中学的,不然第一次读完,顺利毕业后,就拿个小学毕业证书就行了,没必要读第二次。
“都有谁啊?”邓秀宁好奇地问。
不到开学,也不知道谁会重读五年级。
“你熟的几个,比如朱前进啊,李晓红啊,都回来读了。”
邓秀宁倒吸了一口气:“朱前进?他好像不怎么聪明的样子,再读一年也不知道能不能考上。李晓红,她家里竟然乐意让她还读书?”请牢记收藏:,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
弦歌雅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