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十万年

第四千一百五十一章 灵仙儿(4/4)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四千一百五十一章 灵仙儿

“古往今来,天火山域诞生了不少强大的符篆大师,但却无一人能以自身凝聚符篆。”

“一万年前,祖师婆婆以自身凝聚符篆,符篆一旦成型,就能和天地完美契合,这威力自然非同小可。”

“而且这种凝聚符篆的方式,速度非常的快,而且对材料要求非常小。”

“只要修为足够高,只要熟练度足够,凝聚传说中的一些特殊神符,那也没任何问题!”

瑛姑大笑。

“原来如此。”

灵韵恍然大悟,眼中满是激动。

须知符篆一道,之所以会不断没落,并非符篆的制造方法消失。

而是一些符篆的炼制材料,在岁月更迭之中,逐步灭种,沦为传说。

有些符篆,或许还能用替代材料,勉强制作而成。

但有的符篆,一旦缺少材料,那就彻底成为了传说。

历经万年岁月,符堂很多历史上强大的符篆,都已经化为了传说。

但这些符篆的制作方法,依旧完整的被保存下来。

一旦灵韵修炼了天符变,就可以无视材料限制,随心所欲的制作符篆。

这样的能力,何等可怕!

“姑姑,那我如今,真能修炼天符变吗?”

灵韵小心翼翼的问道。

“韵儿,其实姑姑也不清楚。”

瑛姑苦笑。

啊?

一听这话,灵韵愕然。

瑛姑给了灵韵希望,却马上说不知道,这算什么?

“虽然姑姑不知道,但如果你都不能修炼天符变,那天符变就真要失传了。”

“因为……在你的‘体’内,蕴含了源于祖师婆婆的珍贵血脉之力。”

瑛姑严肃说道。

“姑姑,我们灵家都是祖师婆婆的后代,为啥只有我拥有血脉之力呢?”

灵韵一脸疑惑。

“传说,如果一个神砥足够强大,那她的血脉之力,就会一代代的传承下去。”

“但唯有一些天赋异禀者,或者苍天的幸运儿,才能在机缘巧合之下,将这些血脉之力激活。”

“这一万年来,我灵家有不少惊才绝艳之辈,也曾勉强激活血脉之力。”

“但她们觉醒的血脉之力,却都不精纯,唯有韵儿你一人的血脉之力,最为的强大!”

瑛姑笑道。

“至于血脉之力的激活成诚笃,究竟如何判定,其实非常的简单。”

“那就是——容貌越接近祖师婆婆,返祖现象越厉害,这血脉之力自然月强!”

瑛姑补充说道。

“我和祖师婆婆容貌的容貌相同,也就是说,我是灵家这万年来,血脉之力最强大的人?”

灵韵微微颔首,明白了一切。

“祖师婆婆曾修炼遗训,将来我灵家子孙后代中,如果谁能修炼天符变,谁就能继承灵家的衣钵,成为符堂的掌权人。”

“韵儿,我知道你不喜欢权势,但这符堂的权势,身为我灵家的子孙,你必须承担责任,肩负起灵家和符堂的兴衰。”

“韵儿,现在你告诉姑姑,你可愿意修炼——天符变?”

瑛姑目带灼灼,紧张的望向灵韵。

江如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没有主动技能?我无敌了!
没有主动技能?我无敌了!
关于没有主动技能?我无敌了!:夏淼穿越了,生活所迫进入网游成了一名打金玩家。因太懒游戏开服就睡了一天,却意外获得成就“懒死吧你”,被动技能十倍增幅!正如她所愿,这下打游戏连技能都不用放了!又转职了骑士,挨打就有作用的职业!日炎反甲兰德里,打我等于打自己!自此,开启了懒比骑士无敌且欢乐的旅途!
黑铁级魔法学徒
倚天屠龙记后传之龙凤双诀
倚天屠龙记后传之龙凤双诀
关于倚天屠龙记后传之龙凤双诀:朱元璋称帝,魔教覆灭,丈门的崛起,预示着利益与杀戮。一本秘籍,引发一场血案。遗孤楚风被曾经的魔教教主收为徒弟,传授武艺,为寻找身世陷入江湖。一人一猴,武功秘籍,儿女情长,武林霸主,江山社稷,楚风将如何一步一步打造属于他的传奇故事呢?
龙枫阳
回国后,前夫追妻追疯了
回国后,前夫追妻追疯了
一声声惨叫让她愣在原地,她根本什么都没做,可他的白月光却将所有的一切都归在她身上。 他一气之下,把她送出国,让她自生自灭。 一开始,他以为,她很快就会认输求饶,到时候再把她接回来。 可却不想,他这一等,就是四年。 四年后,她独自一人回来了,成了舞场头牌…… 他:“呵,引起我注意的手段罢了。” 可为什么,那么多男人一而再再而三去找她? 他坐不住了…… 他:“缺钱为什么不来找我,你就这么作践自己?”
佚名
厄难天书
厄难天书
是穿越者的坟墓! 白祈是一个畅销小说作家,因为一本神秘天书,他穿越了,在另一个世界里,他化字为经,竟然成了小文圣,震惊天下。 原来在这个世界……万道显圣。 只要契合大道,便能够“显圣”! 然而很快,白祈发现,这个世界还隐藏着其他秘密。 他似乎远不是第一个穿越者。 ….
佚名
十四
十四
女主意外穿越到一个叫娅尔的大陆,而这个地方的存在是来自一本现世的一本《娅尔》的爆火网络小说,明明是一个局外的配角,却因为与一只妖兽的结契而使她与主角团一系列的人开始了千丝万缕的关系……
用户生命已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