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收拾甄家,族人觉醒
分送了江南来的年礼,接着就该到了一年一度对账的日子。
腊月十五。
荣府跟各府邸的年礼走的差不多了。
金陵的贾斑,贾数。
黑山头的张珏乌进忠也到了。
同时,东府黑山头的总管乌进孝带来了贾珍的消息。
(乌进忠乌进孝是两个人。乌进孝是宁府黑山头的庄头,乌进忠是荣府的黑山头庄头。)
贾珍跟乌进忠要了一半年货,再要了五千领银子。
这些贾珍都有写信,贾敬肯定得认。
却是余家不进京,贾珍也不回京。
这些东西,是为了跟余家一起搭伙过年。
五千银子是为了在盛京买宅子。
余家既然接受了他做女婿,他就不愿意住在岳父家。
他强调,自己不是上门女婿。
贾珍说的是,几时混成人样,或者几时余家同意成亲,那时才回京。
贾敬杨氏不由心中感慨,人家是娶了媳妇忘爹娘。
这位是还没娶媳妇就忘了爹娘了。
杨氏跑来跟石梅诉苦,抹泪说:“珍儿这个白眼狼,儿子不要,爹娘也不要了。
婶娘,我养儿子还不知养只狗,还能看家护院。”
贾蓉给他祖母擦泪,笑眯眯的安慰祖母:“祖母,别怕,他不要你,等孙儿将来长大养您。”
杨氏心里总算有点甜头,摸摸可怜的孙子:“这个傻儿,你爹不要你了,也不要祖母了,你还乐!”
这种还没娶进门,就跟着媳妇一条心了,别说杨氏这一种土著有些焦心,就是石梅也觉得有些堵心。
真是不如养个叉烧。
这事儿还不怪人余家。
人家撵他回家,他自己赖皮,非跟余小姐一起。
贾敬便把剩下的年货一半分成三份,自己留下一份,其余都分给族人。
荣府这边首先是让贾政带着贾珠贾琏押送了五万银子去户部还债。
杜尚书收下银子,不免又去嘉和帝面前把荣府褒奖一番:荣府这位老太太真是信人。
这也不是杜尚书小题大做。
户部年年上门催讨,也没人愿意还债。
纵然还债,也是一万两万的往外挤。
这还是一般人家,有些宗室王公之家,干脆把户部的官员往外赶,甚至根本不开门,把户部当成叫花子对待。
石梅这里不知道杜尚书又把自己当成了楷模褒奖,带着孙子们写签字,按照花名册给后街的族人送年货。
贾珣与贾珃今时不同往日。
按照时人的说法,那是鸟枪换炮,改换门庭了。
两人如今都住在街面的宅子里,三进深带着跨院的宅子。
将来生上两儿子无需买宅子。
最打眼的变化,就是他们的穿戴,完全就是荣府嫡枝少爷的派头。
石梅统一给他们定制的灰鼠皮大氅,貂皮出锋的棉袍,貂皮的帽子。
式样都跟贾珠贾琏一个样。
走出去就是一群大宅门里的大少爷。
贾珣的媳妇一身石榴红缎面银花,白狐皮出锋的袄裙。
同色的昭君套,衬得她肌肤赛雪,活脱脱压了后街小媳妇们一等。
而且,石梅还给两位侄子每家一百亩两田,已经在官府过户。
这两人如今都是京郊的小地主了。
而且,大家伙子还知道了,他们做生意不是按照掌柜领俸禄。
而是所有的盈利,刨开费用之外,都是跟嫡枝五五分账。
还不用担心纳税,不担心街上的混子捣乱,有巡街御史,还有锦衣卫贾赦的旧部看护呢。
一个月孝敬他们一顿酒席,年节一份年货,保证你一年平安无事。
这些都是嫡枝在操办。
这高
低一比较,许多人红了眼睛。
首先是贾敬的庶出叔叔贾代修心里不平衡了。
他找到贾敬:“大侄子啊,这等好事,你怎么不学学呢?”
贾敬摊手:“五叔啊,您说话的凭着良心啊!
香溪河畔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