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二百五十三章、被茶浸湿的剑穗
“哦?他说了什么金石之言,说出来让我也笑笑。”李景脸上露出笑容,说道。
“他呀,说的是大不敬之言,我怕污了陛下的耳朵。”林玉霄解释道。
“说,恕他无罪。”就在楚仲飞不知道的时候,就已经被宽恕了一次。
“是,他说大唐现在内忧外患,已经到了不破不立的地步,想用此事扳倒冯士为,一举打破朝堂平衡,趁势解决朝廷党派问题,不过如果这冯士为不属于任何一派系,仲飞这一想法就要落空了。“林玉霄笑道。
李景却未发笑,眉头紧皱,说道:“未必,先不说这冯士为是否真的是自成一派,仅凭一兵部尚书之位足够引起其他人的想法。”
“陛下准备如何做?需要臣如何配合?”林玉霄连忙问道。
“楚仲飞之言倒是提醒了我,大唐却是已经到了不破不立的地步,我以枢密院掣肘何志忠,以肃律衙门重定天下律法,以寻鹿书院对抗太学,但世家在朝堂的实力却无人能够平衡。“李景沉思,在殿中来回踱步。
林玉霄没出言,殿内沉默好一会。
良久,李景一拍桌子,面露严肃之色,说道:“我欲效仿宣灵帝,重设内阁。”
宣灵帝便是灭了叛乱、令大唐中兴的那一任皇帝。
内阁乃是前朝旧制,其中以首辅为尊,设立一至七名不等大学士,辅佐皇帝处理政事,内阁设置有利于皇帝集权。
但唐朝建立以来,几度废除内阁制度,原因有三,其一,内阁制容易与宦官勾结,架空圣上;其二,如果圣上不贤,容易出现偏听偏信现象;其三,内阁出现是分了世家的权,所以遭其反对。
大唐现在政令皆是通过中书省下发,虽不设宰相一职,但王世平身为中书令,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仅以朝堂说事,便是何志忠都矮他半头,所以王世平现在就是有实无名的丞相。
内阁设立,首当其冲受影响的便是中书省。
“设立内阁,事关重大,仅凭一兵部尚书之位,恐怕难以让那群世家通过此事。”林玉霄眉头紧皱,声音凝重,并不看好李景的提议。
“此事确实很难,仅凭一兵部尚书确实不够,不过之前羽衣阁有一消息传来,你等等,朕找给你看。”
李景连忙走到书架前,从上取下一个锦盒,里面放满了各种纸条,李景找了好一会,翻出其中一张,递给林玉霄。
林玉霄恭敬接过纸条,只见上书:“盛世昌多次面见中书侍郎陶士德。”
其后详细记录了盛世昌每次与陶士德相见时的时间与地点,足足有七八次之多。
“这陶士德是陶家之人,一向以王家马首是瞻。
之前一直没听过二人有什么关系,政务更是不相干,如今相见恐怕就是为了盛家晋升世家之事。”林玉霄放下秘条,说道。
“哦?林爱卿也想到了?”李景笑道。
“之前有所猜测,因为和税银案有关,所以和仲飞探讨过这个问题,不过后来线索断绝,似乎有人隐去,还有一个交接之人时至今日未抓住,所以此案至今还未了解。”林玉霄解释道。
李景点点头,说道:“这事你当初和我说过,先不管,这盛世昌与陶士德相见次数如此多,必然已经意动,拉拢只是时间的事,但入京盛世昌身陷天牢,神机军由老帅接管,原本几近得手的中军陡然消失,你说这王世平会不会为此恼怒?”
“王世平城府极深,精于算计又极为现实,只相信到手东西,臣不相信他会为此事恼怒,毕竟没所失,只要南军不出现意外,臣相信他都能淡然处之,不过陛下这样一说,臣想到一个可能。”林玉霄道。
“什么可能?”李景狐疑道。
“邵国公会不会也知道了这个消息?有没有一种可能税银案就是邵国公一手策划的。”林玉霄皱眉道。
“怎么说?”李景急问。
“之前我们所有的猜测都是建立在盛世昌是邵国公的人基础上,但盛世昌伏法时邵国公的态度就已经说明了问题,很可能早已知道盛世昌已经背叛了他。
所以邵国公一手策划税银案,一是警告老帅,二是铲除盛世昌这个叛徒,但随后牵扯出的西凉判案,我不知道是不是邵国公有意为之,但至少已经是一石二鸟之计了。”
林玉霄早已怀疑此事,此时说出,同样有着提醒李景之意,不论后面是查是收,皆有李景定夺。
秦汉说书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