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府嫡女马甲多,世子追妻别认错

第114章 沈钰箭术重出江湖(1/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114章 沈钰箭术重出江湖

花凝激动地拉住沈钰:“小姐,宋小姐是来寻您的。”

沈钰目光落在琴盒上,盒盖上雕着一幅精美的山水画,配着上好的木料,出暗红色的光芒隐隐浮动,色泽深邃。

“劳烦稍等片刻,我有东西让你带回。”

她直接没看沈瑶,眼神淡淡地朝内院走去。

不一会儿,花凝拿着一本绣艺书册,还有好几卷五色蚕丝线给他回礼,家丁喜笑颜开地走了。

这可是五色蚕丝,古籍上才有的东西。

如今整个京都的绣铺连丝线一根不剩,小姐见了这五色蚕丝,定会开心。

沈瑶面色微沉,看着她们的背影冷笑一声:“小恩小惠。”

沈钰回听风阁的路上恰好碰见江文瑛,忙被她拉着:“回来得正好,娘刚给你炖了汤,先喝完再回去。”

话落瞧见花凝抱着的东西,疑惑问:“这是哪来的七弦琴?”

沈钰笑着解释:“宋家小姐借我的,过几日叶府以琴会友,邀我同去。”

江文瑛抚了抚额:“是娘失策了,七弦琴最是废手,娘小时候根本不爱弹,便想着不能让你遭罪,才寻了扬筝来。”

扬筝至少还能带指套,琴则是要用拇指上的肉,生生地在弦上刮出琴息,若不是经年累月的练,极容易磨出血泡。

江文瑛光是想想就心疼得不行。

恰好这幅场景被沈瑶尽收眼底,母女二人亲密无间,似是故意将她晾在一边。

自从沈钰回到这个家,母亲虽说在物质上一视同仁,可终究是不一样的。

她总是打着补偿沈钰的名义,对她十分亲近。

沈瑶思忖片刻,不仅没离开,还顺势笑着上前:“还从未听过姐姐抚琴呢,不知妹妹和娘亲有没有这个荣幸,听姐姐先奏一曲?”

江文瑛眼中瞬间满是期待,不过片刻又改口道:“钰儿若是没准备好,改日再弹也行。”

她不愿逼女儿,若她不想,那就不弹。

没必要为了别人意愿强求自己。

沈钰顿了顿,微微颔首:“可以弹。”

“真的吗?”

得了女儿的许可,江文瑛当即喜上眉梢地让人将前厅空出来,就为了专心听沈钰弹一曲。

沈钰打开琴盒,秋思琴外表古朴雅致,琴头和琴尾的雕刻精美绝伦,四周还有银边镶嵌。

可琴身并非完美无瑕,虽有斑驳,却也能感觉出主人的爱护,沈钰的手指停在琴弦之上,刚拨了几个音,眼底微微一凝。

夏荷的脸上忍不住露出幸灾乐祸的表情。

她侧头小声对沈瑶道:“六小姐就这水平也敢出来卖弄?真是笑煞旁人。”

沈瑶拿着绣帕,掩唇垂眸,“是啊,看来姐姐也不是无所不能。”

夏荷继续道:“她答应叶府的琴会,该不会真是被云虚古琴迷乱眼,要前去丢人吧。”

沈瑶有一瞬唏嘘。

忽然想起沈钰最是贪财,难道是觉得那云虚古琴能卖个好价钱,才毫不犹豫地点头答应?

若真如此,未免市侩的太难看了些。

沈钰停了手,有些抱歉地抬头:“今日怕是不行,这琴太久没用了,有点走音,我需要回去调整一番。”

宋茹离京半年,想来回京后还没有开过,走音也是正常的。

江文瑛并无任何失望,倒是怕她失落,轻声安慰:“你能如此快感知出来,已经极好了,娘有的是时间,来日方长,钰儿慢慢弹给我听。”

沈钰回到听风阁,先将琴弦张紧,而后寻来扬筝,对着音律一根根寻调子。

花凝认真的看着,她不清楚自家小姐究竟能弹出什么样的曲子,只知道往常七小姐都要将琴送去丝竹行的掌柜手里才能调音。

无忧小咸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前世被夫君剥皮,重生后她掀了全府
前世被夫君剥皮,重生后她掀了全府
她本是护国长公主的亲生女儿,当年被抱错,成了商户家女儿,后来嫁给给新科状元郎。一朝错爱他人,她被状元狼谋害惨死。重活一世,她开局就上门退了婚约,这婚她不嫁了!负心浪想考状元当官?那就断了他全府供给,看
佚名
侯府忘恩义?摄政王撑腰,不原谅
侯府忘恩义?摄政王撑腰,不原谅
骆宁替太后挡刀重伤,换取家族爵位。她南下养病三年,回来后却发现,表妹占据了她的院子。表妹也取代了她的地位。骆宁的父母、兄长疼她、小弟爱她,祖母赏识她;就连骆宁的竹马,也暗慕她,说她处处比骆宁优秀。骆宁
初点点
be后,男主们全都重生了
be后,男主们全都重生了
简介:【雄竞修罗场火葬场训狗】谢延玉出身寒微,不择手段地想往上爬,但有一天,她发现自己是小说里的炮灰女配,攀附男主男配们不成,最终还落了个声名狼藉,被一剑穿心的下场。眼下,她需要原封不<span
栖山君
我养的蟹崽横行三界
我养的蟹崽横行三界
身穿修真界的遗弃之地,顾溪竹的手机变成了御兽盘,刚抓的螃蟹被叮的一声收录其中。你养的螃蟹心情不佳,打算去外面溜溜,它空着手离开了你。顾溪竹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好不容易抓来的晚饭,消失了……它空手套白狼,带
定离
一本书带你读懂中国史
一本书带你读懂中国史
关于一本书带你读懂中国史:这是一本引领读者探索中国历史奥秘的佳作。它以中国大地承载的文明记忆为起点,强调历史是人类发展的镜子。书中涵盖了中国历史的各个重要阶段,从远古神话到近代变迁,政治、经济、文化、
凝香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