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修仙:我又被挖出来了

第294章 青莲降世(2/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294章 青莲降世

九个月之后,一声嘹亮的婴儿啼哭打破了古神星一个凡人国度皇宫之中的寂静。

“皇上,天降祥瑞,天降祥瑞啊,哈哈。”一个老太监从皇后生产的宫殿内跌跌撞撞的跑了出来,满面喜色。

“怎么了可是皇后生了是王子和还是公主”

“是个王子,哎哟皇上,您快跟老奴去看看吧,天降祥瑞呐呵呵”老太监一脸谄媚的笑容。

“哦快带朕去瞧瞧。”

推开产房的门,就看到一个婴儿在产婆手中散发着璀璨青色莲华,仿若仙神降世。

婴儿眉心一个青色莲花印记,皮肤白皙,双眼灵动有神,不吵也不闹,就这么睁开小眼睛定定的看着四周的人,两颗小眼睛就像最纯净的黑宝石一样,模样极为可爱。

“果然是天降祥瑞啊,哈哈,这是仙神转世啊,我要请仙师来为我儿测仙缘,看看我儿是否有望踏上那登仙之路”皇帝哈哈大笑。

“快去请仙师。”

这些凡人国度一般都养着一些修仙者作为护国仙师。

大多都是没什么根底的散修,有宗门庇护的修士还不至于堕落到来这灵气稀薄的凡人国度当供奉。

只有那些在修真界混不起走的修士才会来凡人国度混生活。

大多一生都未能筑基,就算筑基也不过是一品道台顶天了。

这种修士,终其一生都无望金丹大道。

“陛下,唤我来何事”这劳什子仙师不过一位炼气后期的修士而已,倒也不敢在这位凡间帝王面前放肆。

他连飞都无法飞,凡间以武入道进阶炼气的武修比比皆是,修真界可不是祖星,再怎么灵气稀薄的地方也比祖星的灵气浓郁了十倍不止。

而且凡人国度的皇室也能弄到一些下品灵石的,他们和那些垃圾修仙宗门也有贸易来往,衣食住行都需要凡人国度的工匠为他们提供,靠此凡人国度也能获得一些下品灵石用来供奉那些散修仙师。

这就是低端生态链。

每个宗门都会控制一个或者好几个凡人国度,这些国度会为这些宗门提供一些具备修仙资质的弟子门人。

每隔几年这些宗门都会开放宗门试炼,凡是有资质的人都可以来参加。

“啊,仙师,请你来是想让你帮朕看看,皇后今日产得一子,出生之时青色莲华绽放,眉心天生一抹青莲印记,想请仙师帮忙看看此子是否有登仙之姿”

“青色莲华青莲印记嘶…”

“怎么了仙师可有什么不对之处么”

“不是,几个月前修真界最强的天门老祖莫欺天曾经发布过一道命令,寻找出生即带青莲印记之人,赏圣器一柄…”

“圣…圣器…”皇帝彻底不淡定了,这玩意儿对那些大型宗门来说是好东西。

对他们来说就是烫手山芋啊,不,是灭国之祸。

“陛下,此事万万不能传出去,陛下现在需要做的就是把小王子秘密送到天门城去。”

“届时陛下不要圣器,陛下就求天门之主让您的国家能搬迁至苍古山脉。”

“整国搬迁”

“不错,如果天门之主答应陛下的条件,那陛下的国家将会万世无忧矣。”

这位炼气后期的散修也是有私心的,如果真的能让他们在苍古山脉定居,那里的灵气浓郁远超这里百倍不止。

并且机会也将更多,他也能跟着获得极大好处,此事靠他一人无法完成。

“这事必须严格保密不能走漏风声,否则会惹来很多人抢夺王子,毕竟王子就代表一柄圣器啊。”

“嗯,朕明白。”

三大步留点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任杰卫平生
任杰卫平生
神圣天门横立苍穹,时空魔渊涂炭人间,当大地涌出十二座灵泉,当月亮不再属于人类…我们又将何去何从?神明的世界?恶魔的世界?不,这是属于人的世界!我将接过那无人扛起的冠冕,成为新时代的王。我叫任杰!生当作
弈青锋
睡服东北虎?你管这叫驯养技巧?
睡服东北虎?你管这叫驯养技巧?
【无直播+动物+温馨日常+无女主】老娘可是东北虎,区区按摩怎么可能屈服?呜~他好会,挠的好酥服啊~他咋知道我要洗香香?嗯?还要抱着我睡觉?他好坏~但我好喜欢啊~......凭借着能听懂动物心声的能力,
白阳
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
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
关于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战火纷飞,山河泣血,1937年的华夏大地沦为人间炼狱。德械师,这一支装备精良却背负着沉重使命的铁血部队,于民族危亡之际挺身而出。他们头戴锃亮钢盔,手持德式枪械,以钢铁意
孙苏中
洞房花烛夜后,得知夫君有花柳病
洞房花烛夜后,得知夫君有花柳病
云倾的嫡妹云娇重生了,重生的第一件事就是设计陷害云倾,并抢了她的亲事。上辈子云倾嫁给了身有残疾的侍郎府公子谢齐,过的顺风又顺水,让云娇很是羡慕嫉妒。而云娇嫁给了国公府小公爷秦脩,觉得他模样好,家世好,
青墨
盘点大秦败家子,祖龙棺材板压不住了
盘点大秦败家子,祖龙棺材板压不住了
【华夏,炎黄子孙也。】【炎帝与黄帝联合,破蚩尤于涿鹿。】【炎黄合流,破九黎,迁三苗,遂得中原之地,建华夏文明!】随后,历经百年,才迎来秦国统一……各朝各代的上空,都出现了字幕,上面写着《盘点华夏五千年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