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代课老师

第四十章 街头卖菜的老师(1/4)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四十章 街头卖菜的老师

这次十五个学生要参加,所以老支书也安排了一辆“砖机”。

虽然是拉砖的砖,可孩子们起码说,不用步行走到乡里了。

集合点在学校,砖机早早的就等外那里了。

也是王家的一个叔叔辈儿的人,平时主要靠给各村送红砖为生,杨正东虽然不熟但都认识。

“贵生叔,吃饭没?在我这吃点吧!”

杨正东热情的打着招呼。

“不用了正东,大早起就吃过了。你赶紧别管我,我把车厢打扫一下,别让小孩们儿磕到。”

王贵生笑着拒绝了,把车放在学校外面的路边,拿起大笤帚就清扫起来车厢残余的碎砖块和粉尘。

“那行,你先弄着,估计他们晚会才能到呢,不着急!”

这点儿才不过六点,考试的时间是九点,因为考试地点设在乡联办小学,起码需要四十分钟以上,所以都是早早就开始准备。

因为小学就他一个老师兼校长(自封),这次考试需要他带队过去,老支书不放心,也会这次跟着去。

他吃完早饭收拾好,就开始整理这次带的东西,把它们放在门口的位置,和王贵生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等着孩子们过来。

七点多,孩子们陆续都来了,老支书也夹着纸卷烟过来,每个孩子都搬着小板凳上车,车厢里没有他们坐的,只能自个儿带凳子。

杨正东把老支书扶上车,然后从门口将两个大筐搬了出来,轻松的把它们放在车厢里,所有人都明显感觉车猛地一沉,杨老师的这俩筐子重量肯定不轻。

“正东,你弄这啥玩意儿?”

老支书看着杨正东带上两个筐,上面还盖着青草,忍不住问道。

“支书爷爷我知道,我知道,这肯定是杨老师种的菜!”

五年级的杨晓红还没等杨正东回答,就立刻抢着说道。

“不错啊,晓红,都学会抢答了,明天老师为你单独准备一套题。”

杨正东笑着开起了玩笑,他和这些学生经过两周的磨合,已经处的非常好了,非课堂开玩笑也是经常的事情。

“不要啊!杨老师,你那题太变态了,不是小明就是小红,要么种树、要么走路,还非要把盐融化到水里,这不浪费钱吗老师!我……好吧,我回去做!”

杨晓红是杨正东的本家,只是血脉估计能数到祖爷爷那辈儿去了。

按照辈分儿的话,杨晓红得叫杨正东叔叔,这孩子聪明,只是偏科语文,不想动脑子做算术题,这几天的突击训练让她大倒苦水。

“嗯,这就对了,你升初中也得做算术题,五年级了以后都是大孩子了,得给你加点量才行!”

杨晓红愁眉苦脸的缩回去头,其他学生都笑得前仰后合,也只有杨老师才能笑呵呵的,就把所有学生都管服帖。

“你啥时候种的菜?带这么多菜去干啥?难道给这帮小东西们吃?考试呢别拉肚子了!”

老支书看到热闹完,才接话问起杨正东。

烟雨任小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迟来深情比草贱,我死后你哭啥
迟来深情比草贱,我死后你哭啥
六年婚姻,当牛做马,本以为能够暖化她的心,没想到却等来她的白月光回国,而我只不过是和她白月光有几分像的替身。 我身患绝症,她都不曾看我一眼。 我死的那天,连收尸的人都没有。 直到她看见我的尸体,她却像疯了似的抱头痛哭。 那一刻她才猛然惊觉,生命中最重要的那束光已然黯淡。 然而,命运的转折突如其来。 我的离开,让她陷入了无尽的痛苦与懊悔之中。 大雨中苦苦守候在我的墓碑前,任雨水湿透全身;她放下所有
小白菜
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
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
关于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乱世嘛,心狠手辣点很正常啊。不是,爹您这是什么眼神,我真是您儿子啊。赵云:主公,我应该没记错,毕竟是糜夫人亲手递给我的。汉中之战刘备正面击败魏王曹操,季汉实力抵达巅峰,大汉三兴仿佛近在眼前。然而,盛极转衰,仅仅半年之后,孙权背盟,荆州易手,武圣归天……独留相父一人苦苦支撑。这一世,不可再有武圣败走麦城、白帝城中道崩殂、诸葛丞相饮恨五丈原……“季汉不需要第二个千
秃然好像你
从F到SSS,我的器灵进阶快亿点点怎么了
从F到SSS,我的器灵进阶快亿点点怎么了
【灵气复苏】+【杀伐果断】+【华夏神话】全球大雾四起,妖兽肆虐,敌对组织明争暗斗。唯有成为御灵师,不断成长,才能拥有话语权。器灵觉醒当天,江桓只觉醒了F级器灵【千刃】。每个人都在嘲笑他,只有江桓暗自窃喜。器灵培养系统随之而来,不仅能带着【千刃】走向器灵巅峰。甚至自带十八樽顶级器灵,每一樽都足以让对手胆寒。【千户】,【越女】,【镇魔】,【十殿阎罗】,【杀神】,【太阿】……老师:我明明记得你的器灵是
清沫
杀敌爆属性!我靠异能逆袭皇位
杀敌爆属性!我靠异能逆袭皇位
穿成纨绔伯爵,被皇帝流放死囚营? 怕啥? 哥有杀敌爆属性能力! 看哥一路杀上边塞敌军内部,屠戮群敌变人雄! 什么皇帝?什么藩王? 哥统统掀翻!
佚名
抗战之关山重重
抗战之关山重重
老哲写实风格抗战新书 “我们一定会回来的!”有军官对手下数千名官兵说。 可是自打他们出关以后,侵略者强大,国尚危急,家又何安?战线一路向南,战关山无数,却又丢关山无数,直至苍山之巅洱海之畔! 回望来向,狼烟无尽,关山重重,多少官兵埋骨他乡?一场抗战打了十四年,几人又能返回故乡?
老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