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探

第130章 博弈(1/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130章 博弈

当兰公公连打哈欠,带着那位内卫阁领与随行小太监们去到内堂休息,刺史韩文韬也带着他的手下离开衙门之后,宋知礼仍然好似做梦一样,久久回不过神。

在他面前的书案上摆放着五样东西,除了圣旨、圣谕之外,还有他的官凭路引,一件镶金嵌玉的官袍,一枚用纯金雕刻,精美绝伦的蟠桃。

齐州长史,相当于高官,是仅次于刺史的州府二把手,正五品的官职,对于他现在的县令来讲,足可谓是官升三级!

那件官袍叫做玉胜鹰袍,是一种荣誉象征,代表着为官清廉、刚正不阿,不畏权贵。

而金蟠桃则又叫做金翅膀,它代表皇家对一名官员的最高认可,将来必会委以重用。

也就是说,只要宋知礼好好干,那么将来必然会入朝为官,辅佐社稷,可谓扶摇直上,平步青云。

而此时的陈厚禄,则抱着他的金腰带,就像抱着他的娇妻美妾一般,沉浸在自己的欢乐之中。

或许这个时候,他也在暗自庆幸,幸亏宋知礼没签他的退休申请书吧?

厉害啊!

此刻,徐真自然不可能精准预测到,事情会出现如此重大逆转。

兰公公是司礼监的大监,梅东是内卫府的阁领,这两人全都是皇帝近臣。

让如此重要人物连夜赶来宣旨,并且一定要宋州刺史旁听,足可以说明皇帝对此案的重视,同时也说明其中大有文章!

难道说……崔啸天的保命机制已经生效?

皇帝已经知道韩文韬等人火烧粮仓的勾当?

给徐真的感觉,兰公公字里行间都有敲打韩文韬的意思,尤其是在念皇帝手谕的时候,似乎故意念得很用力。

兰公公这名字起得也挺好,兰延禧,这名字……听着就有点儿宫斗的意思!

梅东这名字更是有趣,好想问问他,有没有一个会踢蹴鞠的弟弟?

想歪了!

徐真赶紧收回思绪,再次转回正题。

其实,对于现在这个局面,他倒并不是完全没有预判。

他之所以让和尚齐云正留给宋知礼两句谶语,也是因为他之前已经有所推衍。

其一,是早在审判裘霸天的时候,皇帝便已经亲自下旨干预过,虽然裘霸天一案牵涉到吏部侍郎,但足以说明皇帝已经在关注着延平县。

其二,是自从万胜赌坊被烧毁之后,徐真便发现衙门附近似乎多了一些奇怪的人。

出于前世造就的敏锐侦查能力,他意识到那些奇怪的人应该都是专业的监视者,他们似乎是在监视着衙门的一举一动。

如果是裘霸天或者崔啸天的人,显然不会那么专业。

所以,从那个时候起,徐真便开始猜测,那些人会不会是内卫?

如果是的话,那么对于他们处理崔啸天,自然大有好处。

也正因为如此,徐真才留了两句谶语。

没想到,自己真的猜中,皇帝果然出手了!

他只是没想到会如此及时,如此给力。

之前,他甚至设计过,一旦他们能够逃出韩文韬等人的魔掌,是不是可以带着崔啸天去圣都告御状?

现在看起来,已经没有必要。

这可真是峰回路转,如此一来,宋知礼名正言顺,韩文韬只能干瞪眼,而自己也不用带着有梦去浪迹天涯了!

旷海忘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扶你君临天下,你一脚踹了我?
我扶你君临天下,你一脚踹了我?
牧夜,蓝星孤魂,穿越天武大陆,本陷无灵根绝境,幸遇欧阳锦溪,倾囊相授,助其宗门复兴,只盼情定连理。岂料,欧阳锦溪攀附权贵,于大婚之日将他弃若敝履,囚于暗狱。天不亡我!绝境中,《天命大反派》系统加身,牧夜一飞冲天。脱凡之境三日即达,神功秘法信手拈来。定婚礼堂,他龙行虎步,剑破龙剑飞,傲睨欧阳锦溪,恩断义绝!万剑宗怒发天剑追杀令,又何妨?御兽尊者携异兽来犯,牧夜身披天龙战甲,拳碎巨兽,脚踏狂澜。诸天
老宫
龙尘叶知秋
龙尘叶知秋
是丹帝重生?是融合灵魂?被盗走灵根、灵血、灵骨的三无少年——龙尘,凭借着记忆中的炼丹神术,修行神秘功法九星霸体诀,拨开重重迷雾,解开惊天之局。 手掌天地乾坤,脚踏日月星辰,勾搭各色美女,镇压恶鬼邪神。 江湖传闻:龙尘一到,地吼天啸。龙尘一出,鬼泣神哭。
平凡魔术师
道界天下
道界天下
夜行月
养生篮球,从啃老湖人F4开始
养生篮球,从啃老湖人F4开始
记者:对于杜恩成为NBA现役指环王这件事,你怎么看?詹姆斯:我从未待过超级球队! 科比:我是更好的球员,他是更好的队友!奥尼尔:我奶奶和杜恩一起打球也能拿冠军! 罗斯:健康赢得总冠军,杜恩就是金刚狼!重启千禧年,开局获得篮坛成就系统。 为了能够打进NBA赚大钱,杜恩抱上卡梅隆·安东尼大腿拿下NCAA冠军,获得贾森·特里模板。 参加2003选秀大会,本想坐上活塞的快车,混个NBA总冠军,继续提升实
迎着晨曦跑
都市仙尊洛尘张小曼
都市仙尊洛尘张小曼
“一代仙尊”洛尘遭人偷袭,重生回到地球。 地位普通的他,面对女朋友的鄙视,情敌的嘲讽,父母的悲惨生活,豪门大少的威逼挑衅。他发誓,一定要改变命运的不公,站在这个世界的巅峰,告诉所有人,他洛尘,曾经来过。
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