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大唐之长安房俊房玄龄

第一千两百九十三章 生产(3/3)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一千两百九十三章 生产

产房之中时不时的传出高阳公主与武媚娘高亢的叫声,一声声犹如扎在房俊心头一般,令他惶恐惊惧,心焦如焚。前次大姐韩王妃生产之时遭遇的凶险犹在眼前,这个年代女子生产实在是太过凶险,万一出现什么意外,几乎完全没有挽救之法,只能眼睁睁看着悲剧发生……

房俊负手立在院中,仰首望天,心中祈祷。

老子能够穿越至此,那是撞了大运的。这几年来更是风生水起运势兴旺,说是大运之人亦不为过。老天爷既然能让穿越这般玄幻之事发生在自己身上,想必是上辈子做了好事,这辈子给个大奖,总不会是让自己来到大唐遭遇悲剧、惨受打击吧?

心里定了定神,暗暗宽慰自己。

晋阳公主和衡山公主虽然年幼,但是久居宫中,见多了嫔妃生产,自然也知道其中的凶险。此刻见到房俊坐立难安来回踱步,也不由紧张起来,小姐妹挽着手抿着嘴唇,一声不吭的瞧着产房的门口。

长乐公主则是目光闪闪,时不时的落在房俊身上……

哪怕贵为公主,也不过是一个女人而已。在这个男尊女卑的社会里,谁家的男人能对妻妾这般重视?若是换了旁人,或许有可能是因为高阳公主的身份而做出这般紧张的表现来博取皇家的认可,可是放在房俊身上……那必然是当真关心。

房陵公主见到长乐公主的目光总是在房俊身上溜来溜去,便悄悄俯到她耳旁,轻笑道:“看见没有?姑姑说的没错吧,什么勇冠三军、什么才华横溢都是虚的,女人若是一辈子能有这么一个将自己牵挂在心上的男人,死了也值!”

长乐公主白皙的脸蛋儿瞬间通红,嗔怒的瞪了房陵公主一眼,低声叱道:“姑姑休要胡说!”

房陵公主柳眉一扬,不悦的哼了一声:“口是心非的丫头……”

长乐公主不敢与其争辩,咬着嘴唇不吱声。

产房内的叫声一阵高似一阵,两个女人已经渐渐声嘶力竭,却还未有婢女出来通报生产顺利……

房俊心头的不安愈来愈浓,神情愈发焦躁,脚步渐渐向产房门口靠近。

知子莫若母,卢氏见到房俊的神情,便知道他心中想法,出言道:“二郎,稍安勿躁。女人生产总是麻烦得多,里头有陛下派来的稳婆和御医,足以应付任何情况,你再多担忧也没用。”

房俊只得收住脚步。

他本是想要进去产房陪在妻妾身边的,后世丈夫陪着妻子生产算是新鲜事吗?可这里是大唐,上一次大姐韩王妃生产的时候他可以肆无忌惮的进去产房,是因为韩王府里没人敢拦他,也没人敢嚼舌头。可是现在有母亲在,还有杨妃在,怎么可能让他进去产房?

长长的吁出口气,房俊面色凝重,默然不语。

蓦然,产房之内传来一声撕心裂肺的叫声,房俊浑身一颤,继而便听到一声嘹亮的婴儿啼哭。

房俊先是一愣,接着大喜,右手握拳,狠狠的砸在左手心!

生了!

公子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天道追着喂饭,你说他是宗门弃徒
天道追着喂饭,你说他是宗门弃徒
周通被师弟陷害,被师尊和师姐误会,怒而脱离宗门,转头加入了新势力! 这一刻,他打开了美好世界的大门。 妖娆霸道的小妖女总想着进攻,让周通臣服在她的魅力之下。 二师妹剑道绝顶,大字不识一箩筐,情书却写的贼溜。 三师妹是个财迷,却愿意让周通帮她保管小金库。 看着周通的宗门蒸蒸日上,周通以前的师尊师姐都哭着后悔了。 “乖徒儿,为师知错了,回到我身边吧,我愿意付出一切来补偿你。” “是啊师弟
尊者朽
完蛋,我被鞑子包围了
完蛋,我被鞑子包围了
《完蛋,我被鞑子包围了》现代人凭借一己之力,将大明资本化
挑灯看剑
重生1979,身边躺着女知青
重生1979,身边躺着女知青
刘嘉重生到1979年,睁眼便面临两件事。 一,同屋睡了将近三年的女人不跟自己了。 二,第二天就是高考。 面对人生转折点,刘嘉毅然做出不同选择,果断答应。 这辈子,刘嘉下定决心在大江大浪中驰骋,且已经勾勒好好宏伟蓝图。 可是,那女知青是怎么回事? 我退,你进? 我走,你追? 我不理不睬,你还倒贴上了? 呵呵。 重回到这个改变与机遇并存的黄金年代,谁还做舔狗?
明月松涧
被逐出宗门后,师尊师姐后悔终生周通慕容雅幽沧月
被逐出宗门后,师尊师姐后悔终生周通慕容雅幽沧月
周通被师弟陷害,被师尊和师姐误会,怒而脱离宗门,转头加入了新势力! 这一刻,他打开了美好世界的大门。 妖娆霸道的小妖女总想着进攻,让周通臣服在她的魅力之下。 二师妹剑道绝顶,大字不识一箩筐,情书却写的贼溜。 三师妹是个财迷,却愿意让周通帮她保管小金库。 最精彩的就要数绝美的新师尊了,她竟然… … 看着周通的宗门蒸蒸日上,周通以前的师尊师姐都哭着后悔了。 “乖徒儿,为师知错了,回到我身边吧,我愿意
尊者朽
抗战之关山重重
抗战之关山重重
老哲写实风格抗战新书 “我们一定会回来的!”有军官对手下数千名官兵说。 可是自打他们出关以后,侵略者强大,国尚危急,家又何安?战线一路向南,战关山无数,却又丢关山无数,直至苍山之巅洱海之畔! 回望来向,狼烟无尽,关山重重,多少官兵埋骨他乡?一场抗战打了十四年,几人又能返回故乡?
老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