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俊房玄龄

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甚是狡猾(1/3)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甚是狡猾

世人皆知,贞观书院这座天下第一等的学府之中甚少关陇子弟,固然有很多关陇门阀意欲将子弟送入其中就学,却皆被房俊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拒之门外,防范之心甚重。

导致诺大的书院完全游离于关陇门阀之外,连长孙无忌都插不入手。这等情况之下,整座书院由上至下尽皆不待见关陇,关陇又怎能不倍加提防呢?

那武将眼看着一群学子兴冲冲的下山,正好与自己走个碰头,别看岑长倩说得天花乱坠,但他心中提防之意却丝毫不减。

此刻听闻岑长倩愿意充当马前卒,使得自己既防备了这些学子,又能驱使其冲锋陷阵,简直一举两得。

尤其是关陇上下尽皆对书院不满,连带着也对书院中的学子颇多怨气,若是攻打铸造局的时候能够使得这些学子损失惨重,关陇各家必定心生欢喜,自己可就是大功一件……

那武将心底狂喜,面上却还使劲儿端着,颔首道:“如此甚好!”

当下,岑长倩率领伍佰学子当先行路,两千余叛军则在后边跟随,亦算监视,冒着大雪齐齐往铸造局方向而去。

路上,有人小声问岑长倩:“吾等乃是去镇守铸造局,眼下怎地反倒要协助叛军攻陷铸造局,岂非助纣为虐?”

岑长倩道:“权宜之计罢了,叛军跟在后边,稍候寻个机会,你偷偷离队前往铸造局,先行通知……”

身边人心领神会,现在正绕着昆明池而行,湖面开阔风声呼啸,夹杂着雪花劈头盖脸,风雪正紧。叛军虽然亦步亦趋的跟着,但这等天气之下若想脱身太过简单,趁着一阵大风卷着雪花刮在脸上睁不开眼,这人急忙矮着身子猫着腰,几个箭步便消失在茫茫风雪之中。

……

大半个时辰之后,队伍终于抵达铸造局附近。

风雪之中,昆明池的堤坝也看不那么真切,但是湖水出口处那临渠而建的一座座炼钢高炉拔地而起,即便是漫天风雪之中,依旧黑黝黝的矗立在那里,远远望去甚是雄伟。

春夏秋三季,这些高炉整日里喷吐着浓烟,遮天蔽日,一炉一炉的钢水炼好,一块一块的钢锭运走,几乎承载了整个大唐一半的钢铁产量。而另一半,则在长江之畔、牛渚矶岸边的南山矿场。

可以说,如今整个大唐的钢铁都掌握在房俊手中,民生也好,军用也罢,房俊便是名副其实的“钢铁之王”。昔日曾经独霸大唐炼铁产业的长孙家,如今早已被房俊挤兑得频临破产倒闭,利润一降再降,入不敷出……

铸造局的院墙并不高大,风雪之中望过去愈发显得低矮。只不过这个“低矮”是相对长安城的城墙而言,毕竟是帝国钢铁、火器的生产中心,可谓军工重地,岂能没有周全的防护?

城外甚至引来昆明池水挖掘出一条护城河,只不过眼下天寒地冻,河水已然结冰,无法起到阻碍叛军攻城的作用……

岑长倩领着书院学子们来到护城河前,身后叛军亦步亦趋的跟上来,左右右三方将书院学子夹在中间。

那武将上前,道:“岑郎君可有破敌良策?”

岑长倩傲然道:“何需良策?眼下铸造局内唯有军兵不过千人,且要分守四方,咱们只需择取一处猛攻强打,自可破门而入,大功唾手可得!”

那武将撇撇嘴,心想这可是房俊的产业,且铸造局内火器无数,若是强攻必然损失惨重。不过既然岑长倩和这群毛头小子不知厉害,那就让他冲锋在前,吸引守兵的火力,待到这些学子死得差不多,自己再引兵狂攻,定能打守兵一个措手不及。

公子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桃运劫起:这次换我守护你
桃运劫起:这次换我守护你
我有七个绝色倾城的姐姐,她们都是宠弟狂魔,却不知我早已成为了令世界颤抖的王……十五年前,你们待我如至亲,十五年后,换我来守护你们。
佚名
完蛋,我被鞑子包围了
完蛋,我被鞑子包围了
《完蛋,我被鞑子包围了》现代人凭借一己之力,将大明资本化
挑灯看剑
我,最强毒士,胜天半子
我,最强毒士,胜天半子
穿越平行古代,一个叫大离的王朝。叶尘刚回过神,就得知自家便宜老爹竟然是三军主将。本以为潇洒快活的好日子来了。却没想此刻正与匈奴交战,而他更是引得匈奴攻城的元凶。为此。叶尘不得不站了出来……“爹,我有一计!”“圣上,我有一计!”“女帝陛下,我有一计!”便宜老爹:我儿计策高明……老皇帝:妙啊!只是怎么感觉有些过于阴毒了……新登基女帝:阴险毒辣的叶尘,快帮朕想想办法……
大灰狼小灰灰
入夜,诱他疯宠
入夜,诱他疯宠
[疯宠小青梅+入夜疯缠+蓄谋已久+双洁+宠她上瘾] 暴走的竹马男人将她掐了小腰,深深缠吻:“你是我的,就算剥皮拆骨烧成灰,骨灰也是我的,别想逃。” 顾一笙被亲得眼尾泛潮,啊呜咬他:“你有未婚妻。” “那是假的,你才是我的心肝。” “可你们还订婚了。” “那我不要她,娶你。” “好!” …… 顾一笙身有反骨,青梅竹马的男人,把她往死里缠,可她听说,他只是玩玩她。 她不当玩物,也不当工具,更不当替身
糯米跳跳
抗战之关山重重
抗战之关山重重
老哲写实风格抗战新书 “我们一定会回来的!”有军官对手下数千名官兵说。 可是自打他们出关以后,侵略者强大,国尚危急,家又何安?战线一路向南,战关山无数,却又丢关山无数,直至苍山之巅洱海之畔! 回望来向,狼烟无尽,关山重重,多少官兵埋骨他乡?一场抗战打了十四年,几人又能返回故乡?
老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