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俊房玄龄

第一千两百六十五章 慈父,孝子(1/3)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一千两百六十五章 慈父,孝子

说到这里,他顿了一顿,心情无奈而又愤懑。

深吸一口气,方才继续说道:“为父这一生,享受荣华富贵、大权在握,如今更是登上至尊王座,此生足矣,虽死无憾。但你尚年轻,不可追随为父葬身此地,稍候你自带上细软盘缠,让禁卫护送,突围出城,逃生去吧!”

“父王!”

渊男产悲呼一声,跪伏于地,膝行向前来到渊盖苏文脚下,仰起脸痛哭失声,哀求道:“父王,您英明神武、雄才伟略,纵然一时之失势,又有何妨?不若带领禁卫突围,向南退却至百济边界,可依托地利,请百济出兵,再号令国内各方勤王,未必不能反败为胜、东山再起!”

他看出渊盖苏文已然存了死志,心中悲怮,极力劝说。

渊盖苏文呵呵一笑,温言道:“傻儿子,为父这一生刚愎强硬,从不落于人下,又岂能临阵脱逃、忍辱偷生?倒是你,若是此刻不走,吾渊氏一族血嗣尽断,为父死不瞑目。”

渊男产依旧不肯,垂泪道:“尚有大兄在,自不会血嗣断绝。儿子愿意陪在父亲身边,生则一起生,死便一起死!”

眼看着幼子这般执拗,哪怕是面临绝境,渊盖苏文亦是心中感动,老怀大慰。

他抬起手,婆娑着儿子的头顶,苦笑道:“你大兄……是个没见识的,一心想要投降大唐,便能得到大唐的支持,取代为父的位置,领袖高句丽。然则吾渊氏一族威望太重,国内不知有多少人心向咱们,大唐又岂能放心让你大兄执掌高句丽?若为父所料不差,如果高句丽灭亡,那么你大兄两三年内必遭横祸而亡。”

渊男产震惊得说出话来。

其实他心里何尝没有投降大唐之想法?眼下父亲有心让他带兵突围而去,他还向着待到出了平穰城便寻一地暂且藏匿,等唐军攻破王宫、父王力战而死,自己再前去唐军营中投降。

凭借自己渊盖苏文幼子的名分,想必并不难获得与大兄等同的待遇。唐人善于谋略,杀伐乃是下下之选,捧起自己与大兄相对抗,分裂高句丽的残余势力,大唐自可将局势掌握于手中,坐收渔翁之利。

然而此刻听闻父王之言,使得他忽然醒悟过来。父亲的威望太高,纵然得到父亲力战而死、国家覆灭,可是高句丽各地、各族之势力依旧会对自己与大兄死心塌地,只需振臂一呼,当可起兵反唐。

大唐岂能任由这等隐患存在?

或许将自己于大兄一刀宰了,自高氏王族当中寻一个傀儡扶持起来,必然更加俯首帖耳,甚至视渊氏一族为国仇家恨,毋须大唐担忧便会往死里打压忠于渊氏一族的力量,在高句丽残余势力之间形成真正的对抗……

见到父亲当真疼爱自己,渊男产心中有些愧疚,跪伏于地,哭泣道:“如此,孩儿岂不是不忠不孝?万不敢如此。”

渊盖苏文捋须微笑,缓缓道:“为父一生行事,可曾遭人驳斥?今日既然让你突围而去,便莫要再做这等妇人之态!大丈夫杀伐决断,无需赘言。”

渊男产俯首悲泣,不敢多言。

渊盖苏文回身,将身旁桌案略微推开一些,露出一截墙壁,再其中一块青砖上使劲儿摁下,便见那青砖连同着上下数块青砖一起凹陷进去,露出正方形的缺口。

将手伸进去,取出一个锦盒。

公子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杂役弟子,剑道无敌泰初白羽
我,杂役弟子,剑道无敌泰初白羽
十四年前,他身受重伤,被人埋在土里,立了一个无字碑。 本已是死局,好在被一老头所救,才勉强活下来,却也丢失了记忆。 十四年后,老头将他带到墓碑前告知他一切,他才知道,他背负着怎样的血海深仇! 强者为尊,一剑化气,强者掌控规则。 他逆势而上,定要扭转乾坤! 找回丢失的记忆,誓报杀身之仇!
佚名
不一样的中医
不一样的中医
一个来自京城的女军官,一个自幼学习中医的少年,两个相差七岁的人,两个不同身份,不同社会阅历,不同地位背景的人究竟能怎么走到一起?神医?传统武术高手?真的配得上一位来自京城的女军官么?
秋雨凝华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关于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隋末,李善道初为求活,投奔了在瓦岗落草的同乡徐世绩,后经奋斗,与李世民并为当时双雄,一决胜负。
赵子曰
红楼之平阳赋
红楼之平阳赋
本以平安一世,没想还是风起云涌,风起了,心动了,最后散落红尘! 离奇而又平淡的穿越,张瑾瑜这个蓝星历史系高材生,穿越到平行世界的一个封建王朝大武帝国,成为边境平阳郡城的一个守备将军,阴错阳差的主宰了北方的战局。 封侯拜爵贵不可言,本想着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偶然一次回京述职的时候,遇到工部主事秦业带着工匠给自己修缮圣上在京城赐给自己的大宅院,说是工部员外郎贾政特意嘱托的,张瑾瑜听到熟悉的名字,这才
东辰缘修
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
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
《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 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大明:如此贪的驸马,朕杀不得?》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
今或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