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俊房玄龄

第四百四十二章 姊妹心事(1/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四百四十二章 姊妹心事

见到宫女们尽皆退出,长乐公主盯着妹妹,奇道:“什么事这么神秘?”

晋阳公主又往前凑了凑,紧紧挨着长乐公主,一双大眼睛眨巴眨巴,看着姐姐问道:“姐姐刚才去觐见父皇了?”

“嗯。”

长乐公主瞅着妹妹,眉梢挑了挑:“所以呢?”

晋阳公主压低声音道:“听说父皇想要将稚奴哥哥放出来……姐姐是劝阻父皇的吧?”

长乐公主秀美微蹙。

这种事算不得什么秘密,但事关储位之争,谁敢在宫里乱嚼舌头?

便有些不悦,问道:“这种事你不可掺和进来,还有,是谁跟你说起此事?”

晋阳公主鼻子皱了皱,有些不满:“我又不是傻的,怎会不知宫里的变化?父皇想要易储又不是一次两次了,这回稍微有些想要赦免稚奴哥哥的消息传出来,宫里便议论纷纭,大多数人都替太子哥哥抱不平。”

长乐公主愈发担忧以来,连宫里尚且如此,可见民间会是何等沸反盈天。

太子仁厚,这些年无论是东宫上下,亦或是朝中大臣,对于太子的风评甚佳,除去那些利益攸关的反对者之外,上上下下都对太子甚为满意,一致认为太子能够完美继承李二陛下打下的这一片锦绣河山,并且将之经营得愈发繁荣。

与之相比,乳臭未干的晋王难免上不得台面。

“立嫡立长”乃是宗祧继承之祖训,当年李二陛下便上演了一出“逆而篡取”的好戏,难不成如今依旧要打破祖训,废长立幼?

那就意味着从此之后大唐的皇位传承将会伴随着血腥斗争,嫡长子没有合法的继承身份,甚至即便确立的太子亦可以改弦更张,每一个身负皇族血脉的子弟都可以参与到争储的斗争中来,那将会是无休无止的腥风血雨,以及永无停歇的权力斗争。

没人愿意在一个朝不保夕、命悬一线的局势当中存活,当年玄武门之变以后,李建成与李元吉的党羽尽被铲除,杀得人头滚滚,这还是李二陛下大势已成、威望卓著,不怕那些反对者阴谋篡逆的结果。如若将来当真晋王上位,并无半分威望的情况下,想要坐稳江山就势必要对那些太子的追随者大开杀戒。

在这等规模的杀戮之中,没有人能够保证自己的安全,即便是支持晋王的人,只要稍有不慎被人攀咬、构陷,就极有可能成为杀戮的目标……

所以只要晋王争储的消息传出,朝野上下必定一片非议!

长乐公主只得告诫道:“你我身为公主,女流之辈,对于这等国事不应指手画脚,休要仰仗父皇的宠爱便任性行事。父皇英明神武,朝中有何反应他岂能不知?无论父皇最终的决定如何,我们都要予以支持。”

只不过这话说出来,未免有些底气不足。

被房俊追上门去央求一番,长乐公主早早便返回宫里,直接觐见了父皇,痛陈利害,直言诤谏。父皇勃然大怒,这是多年以来首次对她发火,叱责她身为女流之辈,却插手储君之争,实乃牝鸡司晨、国之灾殃。

吓得长乐公主只好闷闷而回……

她自己也摸不准父皇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心思,总觉得父皇似乎莫名其妙的烦躁,完全听不进去谏言,与以往的脾性大相径庭。

很显然,晋阳公主也对长乐公主这番告诫不以为然,粉润的小嘴儿撇了撇,却也不敢多说。

长乐公主伸出手臂,揽住妹妹瘦削的肩头,柔声道:“如今小幺也已成亲,宫里头只剩下你一个,怕是寂寞得很。回头去找孙道长给你好生诊治一番,若是身体已经无碍,还是应当及早寻一门亲事,总是这么耽误下去,算个什么事儿?”

公子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开局被分手,我成名探后前女友后悔了
开局被分手,我成名探后前女友后悔了
“我们分手吧,你在乡镇派出所当民警,真的没有发展,我想去大城市发展……”上岸第一剑,先斩意中人,这种事情,他在网上刷到过很多,现实里边也见过很多,但是从来没有想过这种事情会发生在他身上。他的确是一名基
佚名
猛的嘞,悍匪系统当警察!
猛的嘞,悍匪系统当警察!
苏铭穿越到平行世界,成为一名警校毕业生。身高两米二,体重四百斤,气质更是恶贯满盈,匪气冲天。活脱脱的一个世纪悍匪,人形凶兽!叮!恭喜宿主获得悍匪系统,违法既能获得奖励!苏铭人都麻了!别人当警察都是神探
小小大汉
开局叛出宗门,修为被废后他成仙了
开局叛出宗门,修为被废后他成仙了
大婚当日,为了照顾小师弟,妻子将让扔在了婚礼上。不仅如此,他守护了一辈子的宗门,也没有人来为他道贺。重生后,对小师弟死心塌地的妻子他不要了。废除婚约,叛出宗门,这一世他要断情绝义,不再为爱所伤!当他在
佚名
刚出狱就提离婚,渣父子悔断肠
刚出狱就提离婚,渣父子悔断肠
最爱傅津州的那年,傅津州和儿子为了白月光,亲自将她送入监狱。桑若在监狱饱受折磨,却只换来傅津州冷冰冰的一句:“你怎么不死在监狱里?”就连血脉相连的儿子也对她厌恶至极:“妈妈,你真恶心,梁阿姨这么好,你
顾念七
二十四异
二十四异
刽子手捡来的孩子,道门大辈加上一个黄仙的干儿子,三个人为首,陆续加入二十四位异士在民国时期成了一个专门处理特殊事件的组织。
耳东水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