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俊房玄龄

第四百二十九章 寡人无疾(2/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四百二十九章 寡人无疾

房俊眨眨眼,道:“所以您的意思,只要我能够理解您的苦衷,咱们之间的恩怨情仇便可以一笔勾销?”

长孙无忌愣了一下,旋即怒道:“做梦!老子好几个儿子都折在你手里,没说一句不死不休已然是卖了陛下与你爹的面子,你居然还想一笔勾销?简直痴人说梦!”

他气得胡子直翘,恨不得一脚将这个可恶的混蛋从车上踹下去!

房俊不满道:“赵国公简直就是贼喊捉贼!长孙冲阴谋篡逆,那是自寻死路,与我何干?长孙澹之死虽然直至现在依旧是个谜团,但早已经证实了非无所为,至于长孙涣……呵呵,究竟为何在贵府门前自尽,您自己心知肚明,却想要栽赃在吾头上,你也好意思?”

长孙无忌怒哼一声,咬牙道:“凡事有因才有果,若非因你之故,老夫那几个儿子何至于走上绝路?汝未杀伯仁,伯仁却因汝而死,汝又与凶手何异?”

房俊无语,这简直就是强词夺理!

我让长孙冲阴谋篡逆了?

我让你将长孙涣藏起来,结果差一点导致关陇贵族分崩离析了?

老混账不讲理!

房俊坐直了腰杆,瞅着长孙无忌道:“赵国公宽以律己、严以待人的风范,的确堪称天下楷模。若非您自己将权力看得太重,面对即将失去的权力不择手段的试图予以挽回,又怎会陷入今时今日之境地?自蹈火坑也就罢了,却也连自己的子孙都牵连在内,阖家不宁,这便是您权力至上的后果。当一个人将权力至于一切之上,这是一种病,而且病入膏肓。”

这是一句实话。

以长孙无忌的功勋,加上文德皇后的遗泽庇佑,无论李二陛下如何痛恨门阀士族,只要长孙无忌肯放手,又怎会对长孙家虎视眈眈,亟待压制而后快?况且这份香火情分就算是太子登基之后,也得领受不误,长孙家只要守规矩,世代荣华与国同休乃是寻常。

可长孙无忌偏偏接受不了权力失去的落差,所以一直谋求挽留即将失去的权力,为此不惜将整个关陇贵族尽皆绑上自己战车,与皇权对敌。

所以历史上长孙家最后的下场早已注定。

李二陛下或许还念着往西的情分手下留情,李治哪里管得那么多?他深知既然长孙无忌能够将太子李承乾弄下台,就能够将他这个皇帝废黜,又怎肯坐以待毙,处处受到长孙无忌的钳制?

长孙无忌自然不肯认同房俊之言,摇头道:“老夫没有。”

房俊笑了笑,道:“战国之时,韩非子曾写了一篇文章,不知赵国公是否读过。”

长孙无忌皱眉:“哪一篇?”

房俊道:“扁鹊见蔡桓公,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屡次三番,不断劝说蔡桓公及早医治,蔡桓公却总是不信,并对左右说:‘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最后,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不久之后,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您得的,便是与蔡桓公一样的病。”

这是韩非子的著作《扁鹊见蔡桓公》,讲述的是“讳疾忌医”、“听不进意见”的故事。

后世几乎人人都听闻过这篇故事,更懂得其中的道理,但是在书籍极其稀少、知识传播极其有限的唐朝,这片文章还真就甚少有人曾经诵读过。

长孙无忌也没读过这篇文章,但他天分高绝,自然转瞬间便明白了房俊的用意,面色愈发阴沉,强忍着怒气,道:“老夫没病!”

房俊抚掌大笑:“寡人无疾也!哈哈,蔡桓公当年也是这么说的!”

公子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重生之夜少是妻管严
重生之夜少是妻管严
前世,笪汐没有设防被人设计惨死。默默暗恋笪汐的夜链泽晚来一步,抱起笪汐惨死的尸体,悲痛欲绝,为之殉情。重生一回,笪汐与占据妹妹的身体有系统的灵魂斗智斗勇。她随机应变,处心积虑,发誓重生一回定要报仇雪恨。夜链泽高冷疯批霸总,却在笪汐面前娇软无比,心机小绿茶。得知笪汐前世经历,开始疯批行为,势要将所有伤害笪汐的人付出代价。笪汐无意从夜链泽那得知自己失忆真相,两人合体调查孤岛秘密,却得知这里面有更大的
夏秋花蛋仔卷
从虐杀原形开始不死不灭
从虐杀原形开始不死不灭
“欢迎来到食物链的顶端……”虐杀原形之中融合黑光病毒,生化危机里面融合T病毒、G病毒、A病毒……尸兄世界融合尸兄病毒……
纯银羽翼
狂野山村,从草垛开始
狂野山村,从草垛开始
前世李青云被奶奶灌了药,塞进了草垛!就为了败坏他的名声,让他的堂兄替他去当兵。结果,他身败名裂,家破人亡!这辈子,他在草垛里重生了。他知道一会儿草垛里会发生什么。他眼睛红了……
风吹铁树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关于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隋末,李善道初为求活,投奔了在瓦岗落草的同乡徐世绩,后经奋斗,与李世民并为当时双雄,一决胜负。
赵子曰
抗战之关山重重
抗战之关山重重
老哲写实风格抗战新书 “我们一定会回来的!”有军官对手下数千名官兵说。 可是自打他们出关以后,侵略者强大,国尚危急,家又何安?战线一路向南,战关山无数,却又丢关山无数,直至苍山之巅洱海之畔! 回望来向,狼烟无尽,关山重重,多少官兵埋骨他乡?一场抗战打了十四年,几人又能返回故乡?
老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