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大唐之长安房俊

957.第九百七十九章 弹棉花(1/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957.第九百七十九章 弹棉花

棉桃剥开,轧花机的滚轴摇动,丝丝缕缕纤细雪白的棉絮从滚筒中间带过去,棉籽则被剥离出来。非常简单的一个装置,却使得脱籽非常便利。

脱籽之后的棉花都是一缕一缕的,还不能使用。

仆役们将一大箩筐棉桃脱籽之后,放在木槽里,木槽上面就悬挂着那张“大弓”,然后请示房俊应该如何操作。

房俊淡定道:“要有不断创新的意识,自己钻研出来的学问方才更能印象深刻,更要有成为大唐第一批‘弹棉匠’的理想。人没有理想,跟咸鱼有什么区别?”

一众仆役大汗。

咱就是个奴仆啊,不想当什么“弹棉匠”……

房俊无动于衷,让他们自己试验、自己琢磨,他则袖手旁观。事实是弹棉花他只是在电视上看到过,何曾自己亲自动过手?

他也不会……

不过弹棉花并不困难,只需要明白将棉花纤维打散使其纤维之间愈发紧密的原理就行了,当然想要弹得好是需要一定的天赋和长期的实践作为基础的。

房家发奴仆显然智商在平均线之上,一个叫做赵二牛的少年呜呜喳喳比划半天,终于将棉花弹得似模似样。弹出来的棉花虽然远未到房俊想象中那么密实,但是洁白柔软像是一朵白云,摸上去又软又柔感受得到舒适的温度,早已使得一众仆役震惊不已。

房俊当即拍板,任命这个赵二牛为房家“弹棉匠”的管事。

赵二牛都快乐疯了,谁能想到自己只是一时脑子开了窍摆弄明白了二郎发明的这个器械,就陡然一下子成为管事了?难道是二郎看在大家都排行老二的份儿上才这么照顾?

嗯,一定是这样,大家都“二”,所以亲近呐!

命运真是太奇妙了,升职、加薪、然后做媒的定然家门口排成队,忽然就走上人生巅峰了!

赵二牛二话不说,跪在地上“梆梆梆”就磕头,指天划地宣誓效忠。

棉花弹出来了还不行,这样的棉花只能做棉袄、棉被,房俊自然不能满足。还得捻成线,然后纺成纱织成布,才能使得棉花走进千家万户,棉布低廉的成本优良的质量才能造福大众,顺带着给房俊带来海水一样的财富。

当然,想要最大程度的显示棉花的价值,那得等到开发出军事用途之后了。

很遗憾,房俊的化学是语文老师教的,无烟火药他打死也做不出来……

捻线是一门很古老的手艺,民间也有很多原始的织布机,交给卢成来负责就行了,自己只需看看成品就好。工艺虽然原始落后,不过房俊实在不知道那种能够一次性放置几十个纱锭的纺织机是怎么做出来,只是在一张纸上写出来大致的工艺要求之后承诺谁能研发出更先进的纺织机就赏钱百贯,之后便索性不管。

他很信任中华民族的智慧。

大多数的时候他们只是不愿意去想或者懒得去向,缺少创新意识。等到他们有了足够的动力,就能立即开发出无与伦比的创造力,历史早已证明了这一切。

叮嘱庄子里的棉花不能用机器脱籽,种子实在太过珍贵,他怕机器对种子外皮有损伤影响出苗率,必须手工脱籽。

“开春之后,将庄子里所有的旱田全部种植棉花。”

房俊吩咐道。

占城稻属于南方稻种,北方气温低作物的生长周期缓慢,即便是有优良的稻种也达不到一年两熟甚至三熟的自然条件,只能在南方种植。

房俊已经吩咐苏州刺史穆元佐,来年开春择地种植,看看能否适应长江流域的气候,若是不行,那就只能在闽粤一代推广。现在的闽粤一代局势并不稳定,闽地多蛮夷,粤地是冯家的地盘,随时都可能出现变化,一旦被他们得了先进的稻种无异于助长他们的野心。

卢成吓了一跳,劝道:“二郎,这个要慎重啊。咱家的旱田很多,都种棉花的话,粮食就要少很多。”

“放心,粮食有的是。”

公子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饥荒年,我家超市养活皇族女眷
饥荒年,我家超市养活皇族女眷
徐束的食品超市濒临倒闭,打算关门转店,没想到第二天所有货物都不见了!怎么回事?被盗窃了?门窗没被破坏啊!直到查看监控,发现所有货架上的食品凭空消失!我知道,这个世界癫了!旺铺不吉利了。第三天,当他看见
贺一杯酒
被逐出宗门后,师尊师姐后悔终生
被逐出宗门后,师尊师姐后悔终生
周通被师弟陷害,被师尊师姐误会,怒而脱离宗门,转头加入了新宗门!这一刻,他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妖娆霸道的小妖女总想着进攻,让周通臣服在魅力之下。二师妹剑道绝顶,原本大字不识一箩筐,却能写出情意绵绵的书
尊者朽
重生之乘风而起
重生之乘风而起
重生91,重启人生。
二子从周
镇守女子监狱十八年,出狱即无敌
镇守女子监狱十八年,出狱即无敌
【杀伐+无敌+多女主+横推一切】他年少被贱人所害,打入SSS级女子监狱十八年,侥幸得到上一任护国元帅看中,得到护国元帅衣钵传承。一朝出狱,贱人惊恐,仇人胆颤!林枫:胆敢欺我、辱我、负我、伤我者,一律杀
非夜无双
关家儿女
关家儿女
本书为本人长篇历史小说《关家大院》的续集,讲述了从1939年到21世纪一百多年间,关家几代儿女们在时代背景下的悲欢离合。如果您是《关家大院》的老书粉,请从第一章开始阅读,如果您从未看过《关家大院》,推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