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早文的炮灰女配重生了

第31章 第31章(3/5)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31章 第31章

昭王笑道:“大哥,这是建安伯的嫡孙女。有着一把好嗓子。”

他的声音不高,但周围的人还是都能听到的,不禁面面相觑,更有人端起杯盅掩饰神情,却又忍不住往昭王瞥去。

当今喜美人,后宫佳丽不说三千,算上那些位份低的,或者连名份都没有的,一两百个总有。

建安伯府刚刚才被东厂查抄,听说一家子老少爷们都在东厂诰狱里蹲着呢,昭王现在把建安伯这娇滴滴的嫡孙女领到皇帝面前,这目的也太明显了吧。

事涉东厂,谁都噤声不言,仿佛一下子全都变成了哑巴,曼妙的歌舞看在眼里都起索然无味起来。

要不是皇帝还在这里,给了他们些许底气,现在怕是已经连待都不敢待下去了。

昭王就像没有感觉到气氛的陡然变化,乐呵呵地给皇帝斟酒。

他的皇兄哪里都好,有明君之范,就是太过偏宠东厂,对萧朔那个阉人简直言听计从,东厂也仗着皇兄的宠信,越加肆无忌惮,就连建安伯府都敢说抄就抄,这满京城里,谁不知道建安伯的小儿子是他昭王的伴读,这简直是没有把他放在眼里!

他非得让萧朔知道,阉奴就是阉奴,别妄想能爬到主子的头上。

皇帝“啪”的一声收拢折扇,跟着节拍轻轻地在案上敲击,目光还停留在湖中间那个翩翩若仙的纤影上。

昭王的那点子小心思,他岂会瞧不出来。

不过仗着他是自己的胞弟,就敢置喙自己的决定,看来是自己对他太纵容了。

皇帝瞥了他一眼,从他手中接过酒盅,眼神冷了下来。

昭王还毫无知觉,再接再励地说道:“大哥,建安伯府素来忠君,您万不可听信了奸佞一面之词。”

其他人更不敢作声了,朝野上下谁不惧萧朔似虎,现在还敢明目张胆地说他是奸佞的,怕是只有昭王了。

皇帝脸色又冷了几分。

有胆小的装作若无其事一样往旁边挪了挪,谁也不曾注意到,程初瑜走进了亲水亭廊。

她直接走向了静乐郡主,福礼道:“郡主。”

“是阿瑜啊。”静乐郡主眉眼含笑。

她认得程初瑜,尽管她没有去过北疆,但是程家三房回京后,程三夫人时不时就会带女儿来给她请安。

“坐吧。”静乐温和示意她坐到自己身边。

程初瑜坐下后,飞快地在她耳边说道:“郡主,颜姐姐被人叫走了。”

静乐瞳孔一缩,英眉紧皱。

她等了好半天都没见到盛兮颜,已经觉得有些不对劲,但是,也不是所有人都在这亭廊里,在附近扑蝶喂鱼的也不少,一时间,她无法肯定盛兮颜到底去了哪儿。

没想到,竟还真是……

程初瑜赶紧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静乐拍了拍她的手背她环顾一圈后,端起酒盅,起身径直朝永安走过去。

永安正独自靠在一旁吹风,见静乐朝自己走来,挑了挑眉,以为是来敬酒的。

临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都市极品神医叶辰夏若雪孙怡
都市极品神医叶辰夏若雪孙怡
【火爆爽文】“古武者?地狱归来?华夏第一人?我惹不起?不好意思,在我面前,都要跪下!” 五年前,家族覆灭,废物叶辰犹如地上蠕虫般被人耻笑!但是五年后,他带着一身逆天术法强势回归! 更可怕的是,他背后还站着一百位曾屹立于世界之巅的上古大能! PS:此书精品保证!另有400万字畅销火书正在连载!
风会笑
重生1958:发家致富从南锣鼓巷开始
重生1958:发家致富从南锣鼓巷开始
(无戾气+日常+种田+空间+单女主+搞笑)秦大宝重生了,他还想像上辈子一样做个低调的老好人,可是社会给他一顿毒打,然后掐着脖子告诉他,好人不长寿, 祸害一千年,于是,他只能成了一个"祸害",作为重生大军中的一员,首先要做的就是发家致富!
小鱼吃辣椒
正想穿越现代去致富,我重生了
正想穿越现代去致富,我重生了
关于正想穿越现代去致富,我重生了:六十年代黑省一个小山村里,一户面临绝境的农村家庭,齐志强突然发现自己的地窖能通往现代,这给一个即将饿死的全家打开一扇通往幸福的门,且看他怎么利用这扇门,走向未来
河北一书生
带五个儿子去逃荒,混成土匪头子
带五个儿子去逃荒,混成土匪头子
关于带五个儿子去逃荒,混成土匪头子:她原本百亿身家,但就这么穿了穿成了泼辣的寡妇身边还跟着一串小崽子好消息是她有空间有物资坏消息是她只能每天领一份好在,她发现了一个bug,要是她帮了好人,惩治了坏人,空间就会奖励她更多物资。原本她只想帮帮有需要的人,但,身后跟了一串土匪,还要认她做老大!!!什么?皇帝昏庸,新皇也残暴?起风了,那就改朝换代吧!
林微甜
我的系统,硬饭能软吃
我的系统,硬饭能软吃
如果说是大四以前,他还会矫情的考虑一下,可是到了大四,实习单位都找不到的他,更别说工作了,完全没戏,问啥啥不会。 面对从天而降的系统,他立刻答应了绑定系统。 可是,没有人告诉他,软饭系统居然得优先成为优质男生才能吃软饭。 于是,在系统的“逼迫”下,他开始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 争做优质男性,吃黄金软饭。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