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油瓶只想种田

第150章 淋尖踢斛(1/3)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150章 淋尖踢斛

说起来, 大晋朝的赋税种类也不少,据俞善所知,她接下来要交的就有田税、人丁税、户税等等, 计算方式更是繁杂多样。

依着往年的惯例, 最先开征的是田税。

这田税一年两缴, 夏收之后缴一回, 秋收之后还要再缴一回。

最简单的缴纳方式,是直接用米、麦来抵税,称之为“本色”;

而折算成银钱,或是用丝、麻、布匹之类的实物来代替的,称为“折色”。

例如白银六钱五分,可折米一石;棉花一斤, 可折米二斗……具体到每种实物是怎么折算的, 朝廷向来有定数,还时常随着年景不同进行变更。

其实,朝廷给的只是个折算标准, 各地的物产和物价都有不同,到底是缴东西划算,还是缴米、麦划算, 不光人人心里都有一盘细帐要算, 还要看那一地的县令当年如何规定。

也正因如此,从夏收一开始,石江县里人人都眼巴巴等着杨绍光颁发政令。

石江县不产桑麻,也无矿产,除了银钱,夏税多半是缴米麦——按朝廷的惯例,麦子还比稻米要贱一些, 一亩要多缴一合。而实际上,石江县这里的麦子却是比稻米价贵,因此大家都只缴稻谷。

其实,俞善也巴不得今年可以收折色,给钱多方便啊,这样省下来的稻谷,可以直接供应作坊。

自从收完夏粮,俞怀安就开始安排村中的一部分青壮,动工修建米粉作坊了。

俞善还去河滩的工地看过,事关自家利益,村民们都很用心,只十几天功夫新作坊就已经初现雏形,想必要不了多久,村里就能开始生产米粉了。

一旦开始投产,稳定的原料供应就是个大问题。

这几个月以来,俞善明显感觉到自己能收购到的稻米数量越来越少,价钱也越来越贵。

究其原因,除了做米粉生意的人越来越多,稻米供不应求之外,应该是同样在做米粉生意的包、米两家粮商,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卡她的原料供应。

所以,除了卫所的固定长期单子之外,俞善没有贸然去拓展新的米粉销路,就是怕万一签了契,自家反

而因为原料短缺而供应不上,要赔违约定金不说,还伤了自家的信誉。

好在春耕的时候,从俞善手里免费赁牛、赊牛的人家,都跟她签过收购夏粮的契书,保证交完田税剩下的粮食里,最少要以市价卖给她五成。

俞善按照那些人家用来抵押的田契数量计算过,即便是平均亩产只有三石,她至少能以平价收购到五千石以上的稻米。

而且跟村里合建米粉作坊之后,就意味着平溪村所有人家的米粮,都会优先供应给作坊使用,这样一来,米粉的原料将不再成为问题。

所以,如果杨绍光今年允许石江县的农户以折色缴纳田税,至少平溪村的村民们都能留下更多的米粮,大力供应米粉作坊了。

不过俞善也不是太担心,一般来说,除非遇到朝廷需要大量的粮饷供应边疆、或是需要大规模赈灾时,才会强硬的规定只收本色的田税;寻常年份,都会允许本色、折色并收。

这些年,大晋朝边关无战事,也算是四海清平,因此田税收得不算重,而且收得是定额。

西北等苦寒之地亩产不高,往往每亩只收一斗的税;而江南鱼米之乡,地产富饶,一亩就要收到两斗。

庐州府这地界不算丰产,取折中之数,每亩要缴一斗半的田税。

苍蓝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重生后,妹妹抢着要嫁最穷男人
重生后,妹妹抢着要嫁最穷男人
前世,她被渣爹继母安排嫁给了村里最贫困潦倒的男人,妹妹则是顶替她嫁到豪门里当夫人。 谁曾想,短短三年,贫困户一跃成为商界名流。 豪门老公却牺牲,妹妹年纪轻轻成了寡妇。 再睁眼,妹妹抢占先机抓住了贫困户,想当总裁夫人。 她勾唇冷笑:当个屁,没有我,他什么都不是。 说完,转身上了豪门派来的豪车。
佚名
混沌大魔头
混沌大魔头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这样的美景却被一声啼哭打破,只见一蓝衣女子暗自伤神,将襁褓婴儿放在庙门前。 他乃混沌圣体,可刚刚出生就遭到了贼人惦记,夺了他的心,他的眼,他的灵骨,以及…… 奄奄一息之际,才被人送到了寺庙,听天由命。 本以为这个天生混沌圣体是活不下去的,谁知魔王之心突然躁动,五大高手皆无可奈何,只好将其注入婴儿体内。 让他们想象不到的是,圣体竟然与不灭之心完美融合,从此他……
佚名
穿成京都第一美人,我躺平了
穿成京都第一美人,我躺平了
江柒柒一生孤苦,没想到死后竟穿书了,还穿了一个好胎,丞相府唯一嫡女,京都第一大美人。有颜有钱,江柒柒躺平了,只愿余生尽情享受雍容华贵的每一天。咦?大哥要造反!二哥要贪污!三哥欺女主!四哥又恋女主!招来男主疯狂怒火,要灭了丞相府!五哥不学无术,败光家底!六哥又被霸凌,逐渐变态!丞相府在风雨中,摇摇欲坠!江柒柒眼看好日子不保,直接雄起!一人一个麻袋套头上,什么哥哥,我没有哥哥!女主厉害,不好对付?江
春风化雨
完蛋,我被鞑子包围了
完蛋,我被鞑子包围了
《完蛋,我被鞑子包围了》现代人凭借一己之力,将大明资本化
挑灯看剑
抗战之关山重重
抗战之关山重重
老哲写实风格抗战新书 “我们一定会回来的!”有军官对手下数千名官兵说。 可是自打他们出关以后,侵略者强大,国尚危急,家又何安?战线一路向南,战关山无数,却又丢关山无数,直至苍山之巅洱海之畔! 回望来向,狼烟无尽,关山重重,多少官兵埋骨他乡?一场抗战打了十四年,几人又能返回故乡?
老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