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81章 第 81 章
朝廷也各种缺粮。没办法,如今朝廷发放俸禄,发的是实物,也就是粮食和布帛,你没有足够的粮食,都发不起百官的工资。就算朝廷家大业大,也承担不起这样的开支。另外就是,李治和武后都想要削弱山东贵族甚至是关陇贵族的权势地位,长安被经营多年,算是这些人的大本营,而在洛阳这边,这些人的势力其实要弱得多。杨德干这人敢得罪人,也能做事,因此,李治便将他塞到了洛阳令这个位置上。
这位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算得上是李治的心腹了,对于长安那边的动向还是挺明白的。他之前还接到过李治的旨意,要求他全力促成长安到洛阳的轨道建设,杨德干见识过长安到宁州的轨道,如今也在洛阳这般勘察地形,看什么地方适合铺设轨道,但是,他毕竟不是专业的,所以对此还有些心里没底,一听说李悦到了洛阳,这位顿时觉得来了救星,当下就亲自递了帖子过去拜访。
李悦若是在洛阳这边封王,对于杨德干的来访肯定还是要忌讳一点的,毕竟,作为藩王,在私底下跟当地的官员交往过密并不是什么好事,像是在宁州的时候,除非是那种大家都会出面的公共场合,否则的话,李悦一般不会跟宁州当地的官员打什么交道。不过,李悦这都要去岭南了,所以,这一路上就算是跟沿途的官员有什么往来也不打紧。李悦之前也听说了杨德干的名头,对他也有些好奇,毕竟,不是什么人都敢拿着皇帝的心腹刷声望的,遇上个心胸狭隘的,杨德干又没什么了不得的出身,到时候可就要倒霉了。
因此,接到帖子后,李悦便命人请杨德干进来。
杨德干之前再万年做县令,几乎没见过李悦,如今头一次见到,顿时有些吓了一跳。虽说知道李悦年纪其实还小,但是真的见到的时候,杨德干还是忍不住吞了口口水。这也太小了点,放在寻常人家,也就是个半大小子。结果呢,人比人气死人,人家就算是不靠自个的出身,也靠着自个的能力在宗室,乃至在朝堂立足了。跟李悦相比,除了史书上那几位有名的神童,其他的简直都是变成了渣渣。杨
德干自个孩子比李悦年纪还大呢,如今还在读书,资质可以说是比较平庸了,如今瞧见李悦,他立马就生出了回去揍儿子一顿的冲动。
好在这位为官多年,已经颇有城府,在李悦面前并没有表现出来,而是恭敬地行了一礼:“洛阳令杨德干拜见闽王殿下!”
李悦挥了挥手,说道:“洛阳令请起,本王只是途径洛阳,却是叨扰了!”
杨德干连忙说道:“殿下-体贴民情,轻车简从,何来叨扰之说,是下官有事想要请教殿下,还请殿下不吝赐教!”
李悦有些疑惑:“本王不过黄口小儿 ,如何说得上赐教二字!”
杨德干更是有些羞惭起来:“殿下过谦了,下官来此,其实是为了轨道之事!”
官僚阶层在没有足够鞭策的情况下,效率那真的是非常感人,去年的时候,李治就在朝堂上商谈洛阳到长安的轨道建设,如今都大半年过去了,这事依旧停留在纸面上。大家都知道,这轨道肯定是要建的,但是怎么建,建在哪里,经过哪些地方,要花多少钱,大家都是分毫不肯相让。户部反正就是咬定一句话,户部没钱,而沿途的各个郡县,一个个都哭着喊着一定要从他们的辖地经过,要不然就不许建。毕竟,宁州到长安的轨道,中间不过是设了几个站点,站点边上的郡县就吃得满嘴流油,洛阳到长安,每年不知道有多少货物往来,以前的时候,这条商道早就固定下来了,无非就是那几条路,有官方背景的自然是走官道,没有官方背景的,也有几条固定的道路,那个时候,许多郡县就因为那些商道,走南闯北的客商经过他们那里,总得打尖吃饭,而且当地也能设卡收税。而若是轨道建好之后,这一路上的行程可就快得多了,也就是说,原本那些客商可能会停下来暂时休息那么一两天的地方,如今大概率是不会再停了,那些商人为了多赚钱,他们是不介意换马不换人,在车上休息,昼夜不停地直奔长安的,最多也就是在各个站点吃个饭,或者是装卸一些货物,停留的可能性比起以前其实要小上不少。那等本身就有自个特产,也早就有
了固定销路的郡县还好说,他们最多就是改用轨道运输,若是自家郡县没什么拿得出手的特产,原本商业就不发达,再没个站点,那真的是以后就要喝西北风了。
因此各个郡县都各展神通,纷纷找上了朝中的官员,游说贿赂,总之无所不用其极,非得将轨道放到自家地盘上不可。
摊上这种情况,即便李治是皇帝其实也没太多办法,都是自家子民,自家通知的地盘,就算心里头分了三六九等,嘴上也是不能这么说的,手心手背都是肉,所以,李治是不愿意直接发表意见的,因此,只能是看着朝堂上在那里打嘴仗。
李治很多时候并不是那等杀伐决断的人,在这方面,确实是比不上武后,按照武后的意思,这等于国于民有利的事情,朝廷全权做主就是了,打开地图,选一个路径最短,成本最低,性价比最高的路线,直接开修就行,谁敢在这个过程中捣鬼,就去岭南吃荔枝,早一日将轨道铺设完毕,也能早一日受益。
而李治呢,偏偏就是优柔寡断,至今都没做好决定,以至于武后都恨不得直接帮李治做决定了。
而杨德干这边,作为李治的臣子,他能怎么办呢?他能管的也就是洛阳这一亩三分地,要不是李治之前给了他一道谕旨,杨德干都很想要撒手不干了。这不是耍人嘛,我在这边天天等消息,等到花儿都谢了,结果朝堂上至今连个准话都没有,别搞到我回头都卸任了,这个轨道还没能动工。
但是,话是这样说,事情还得干,李悦来了,就算是为了体现自己对这件事很上心,杨德干也不能视若无睹,总得表现出自个的态度来。因此,他在李悦这边表现得极为谦逊,一副诚恳求教的模样。
李悦之前也没关注朝堂上关于这条轨道的事情,他要是真关注,还不如关注蜀中那边呢,起码蜀中那边已经开始动工了,李悦搞出来的硝化棉没有拿出来,但是,那边多年前就有了非常成熟的凿山技术,就算是之前因为战乱之类的缘故,蜀道有些地段年久失修,但是如今大家都达成了共识,那么自然没人会拖后腿,
在规划好了路线之后,便开始迅速动员了起来。
没有足够的劳力,蜀商直接花钱从六诏购买奴隶,六诏虽说算起来应该是同根同源,但是,他们互相之间正常几乎要打出狗脑子来,六诏之中,蒙舍诏之前得了李治的册封,另外五个呢,也属于墙头草一样的人物,正常就是左右摇摆,有的时候投靠大唐,有的时候又投靠吐蕃,总之,都不是什么省心的角色。
他们那边的制度一直还比较野蛮,保留了奴隶制,他们之间三五-不时地要打仗,还有一些生活在夹缝里面的小部族经常会沦为炮灰,族人被掳去做奴隶。蜀商用铁器,蜀锦还有一些必要的生活物资跟六诏购买奴隶开山修路。甚至,连吐蕃那边的奴隶他们也要,不过,吐蕃自个不将自家的农奴当人看,盘剥起来丝毫不顾忌这些农奴的性命,但是,却很吝啬与出售奴隶,蜀商那边干脆绕开吐蕃,跟其他那些小国做起了人口买卖,为了修这条轨道,这些蜀商真的是什么节操都不要了。
李悦如今几乎已经不管蜀地那边的事情了,他直接将跟蜀商签订的契约转让给了李治和武后,当然,他也没吃亏,李治直接免了闽越那边三年的赋税,原本李治想要直接免五年的,在没有海贸的情况下,闽越那边每年是真的征收不到多少赋税,解送长安的途中还要消耗掉许多,免掉五年,对于朝廷来说,真的算不上什么。但是李悦可不希望回头李治觉得自己吃了大亏,想要找补回来,因此很是推脱了一番,才减到了三年。这三年李悦也得在闽越那边大搞基建,就算是赚了钱,也得大部分投入到闽越的基建里面去,所以,原本也挣不到什么钱,也能省去以后许多麻烦。
有着蜀地那些商人的行动力在前,如今知道了洛阳这条轨道的难产,李悦就有些无语了。不过,瞧着杨德干那副模样,李悦还是答应了杨德干的请求,表示愿意抽出两天时间去看一下洛阳的情况,选择一个或者是几个合适的地方作为轨道的站点。
杨德干的到来不过就是开了个头而已,接下来过来拜访的却不是什么官员了,居然是当地一些
微云烟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