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图书馆

第285章 诗词迷宫09(2/4)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285章 诗词迷宫09

越星文咳嗽一声,道:“停下你的脑补,我可不想回到古代。”

虽然古代的文坛涌现了无数才华出众的名人,但其中大部分都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怀才不遇,郁郁寡欢。哪像现代社会这样开放和公平,每个人都能争取到机会?

更何况,只有在这个开明的时代,他才有可能跟心爱的人在一起。古代的那些名人,爱情几乎都是悲剧。

越星文收起思绪,笑道:“大家继续吧。”

苏轼、苏辙、苏洵这一家父子,虽然题目的难度较高,好在跟着苏轼走了这么长的一段路,增加的探索度也很高。答完三苏的题后,探索度已经变成了80。

可是大家发现,图书馆又一次给他们挖了个大坑——前面没有路了,周围也没有迷雾了。

也就是说——此路依旧不通。

柯少彬在院子里转了一圈,无奈地道:“这个院子没发现暗道,也没有后门、侧门,我们只能从大门返回。”

从大门出去的时候,周围的景象依旧没有变化。众人停在门前,看着刚刚走过的那条路,一时有些茫然。

越星文猜测道:“可能是哪里有岔路,被我们漏掉了。”

江平策看向他道:“你的意思是,宋词这边,也应该像刚才边塞、田园那样出现岔路,苏轼和辛弃疾代表豪放派,另一边是婉约派?”

越星文点头:“探索度已经80了,迷宫剩下的面积不会很大。当时,杜甫那里出现了边塞诗和田园诗的分支,这两个都是诗歌中的重要流派。宋词这里,照理说,也该出现豪放派和婉约派的分支。”

柯少彬认真地问道:“我们跟着苏轼一路走过来,这条路并没有任何岔路,尽头也不通。那岔路口在哪?”他挠着头仔细想了想,突然双眼一亮:“会不会是灯市?!”

回想整个迷宫的流程,越星文发现这迷宫里有不少“隐藏路径”,当初他们在田园风光那里迷路,最终是从陶渊明所在的位置,找到了“南山”,又通过“山重水复疑无路”的诗词解锁了陆游,打开传送站。

然后遇到辛弃疾,辛弃疾带他们来到了灯市,再次出现“没有提示,没有npc”的类似bug情况。越星文从辛弃疾的“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推测出下一位npc的位置,成功找到了苏轼。

当时为了节省时间,他们横穿整个元宵灯市,直接去尽头的阴影处找人,并没有仔细在灯市搜索其他的npc和路径。如今回想起来,这一路上,有可能错过“隐藏路径”的,也只有灯市了!

想到这里,越星文果断作出决定:“回灯市。”

秦露的板块换位技能再次开启,短短几秒就将大家带回灯市。

辛弃疾和苏轼都已经消失,灯市却更加热闹繁华,数不清的年轻男女在灯市间穿梭,几条街道两侧都挂满了灯笼,有人在猜灯谜,周围不时响起开怀的笑声。

越星文带着队友们在灯市上四处穿梭,找遍了每一条小巷。

迷宫探索时间8小时,如今已经过去了6个小时,大家找来找去,还是没触发图书馆提示。

刘照青忍不住吐槽:“这npc也不知道长什么样,我们这样无头苍蝇一样找,茫茫人海怎么找得到?”

越星文停下脚步,在脑海中仔细思考起来。

当初他们在黑暗处见到苏轼时,头顶自动弹出“新人物解锁”的提示,也就是说,只要跟npc距离一定范围,图书馆就会解锁。他们到现在还没解锁下一位npc,没找到岔路,那就证明他们方向是错的。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李煜、柳永、欧阳修、秦观、李清照等等,这些人中,如果也有人写过元宵灯会相关的词,是不是更容易判断他的位置?

想到这里,越星文脑子里灵光一闪:“我知道了,应该是欧阳修,找找看附近有没有柳树,特征比较鲜明的那种。”

蝶之灵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综影视配角不配合
综影视配角不配合
关于综影视配角不配合:年纪轻轻的许丽丽就因为救人落水身亡,响应地府号召,成为外聘人员,到每个影视世界给不同的人过完一生,平复她们的怨气。
氪荔
重生1979:我赶山打猎带全家吃肉
重生1979:我赶山打猎带全家吃肉
上辈子为了讨回公道,王墨一把火烧了大队仓库。没想此举酿成大祸,最终导致老娘顶罪,死在了入狱那天。小妹也因此在家中冻饿至死。如此一幕,成了王墨心里永远无法忘却的痛!好在重回到那时候。这一世。王墨决心不再
天行
家父吕奉先
家父吕奉先
吕逸穿越了,乱入东汉末年。开局中平元年的并州。这一年灵帝还健在,始终坚持祸乱朝政。这一年,黄巾之乱刚起,大贤良师张角病死。这一年,刘老板刚开始找合伙人,桃园结义如火如荼。何进还没进京,董卓还在西北开荒
一世浮生若梦
七零空间俏知青
七零空间俏知青
关于七零空间俏知青:后世富二代林娇娇预感自己要穿越,唉,她的感觉真的很准她真的穿越了,还好自从发现自己带着的玉坠是空间之后她就储存物资来到这个物资缺乏的七零年代她也不慌,什么继母算计她下乡,那就下呀一
初升的朝霞
过去的五十年
过去的五十年
关于过去的五十年:以周家大院的兴衰为背景,描述大院中人物的命运和精神面貌,反应出那一个时代的特点。周家大院只是众多农村院落的缩影,它的变化折射出了时代的痕迹。这段历史值得描写,也是一代人的回忆。其中没
郑兴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