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岁

第117章 化外刀(二十四)(1/5)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117章 化外刀(二十四)

“奚悦, ”奚平在余家老宅的内库里说道,“进了天机阁,你以后可能也没什么光明正大的出国机会了, 大老远来一趟别白来,走, 套上纸人,给聚灵阵上灵石去。”

说着,奚平在余家内库里拿了一打开窍级的芥子,扔进破法:“快点, 项家人到陶县就没戏唱了。”

奚悦一肚子问题:项家来人可是升灵中期,升灵中期的神识能罩住半个东海, 罩不住个陶县?陶县上面有盖?

就算陶县上面有盖, 余家湾到陶县这百十来里地禁得住升灵飞?人一时片刻就到了, 十万两白灵规模的聚灵阵痕迹根本散不完,瞎子也知道此地发生过什么,跟当着项问清的面驱动法阵有什么区别?

你到底想怎么样?

可毁就毁在奚悦嘴不够快, 还不等他组织好语言, 魏诚响和一帮陆吾便被奚平一股脑扫进了破法。众人七手八脚地各自拿芥子取灵石, 忙得跟打劫一样。奚悦被众人卷着,身不由己地搬着灵石离开了破法,没来得及开口。

便听奚平又嘱咐道:“大集过了, 这阵子野狐乡是淡季, 但还是有一些修士在, 注意隐蔽。”

聚灵阵上共有四十九处需要放灵石, 夜色中, 影子一样的半仙们飞快地掠过贫瘠的土地, 与病恹恹的牲口对视;寥落的客栈刚打烊, 豆腐坊已经亮起了灯,那灯忽明忽灭的光线有一下没一下地刺着废弃的腾云蛟小站——那原本是打算与大宛通车的,建了一半便被废弃。当年的工人满心欢喜,以为陶县以后要发达,不料诸事不顺,终于还是流产,工钱至今只拿到了不到三成。

锈迹斑斑的铁轨一段一段地弃置于坑坑洼洼的路边,成了孩童的乐园,他们在旁边画满了房子和花草,比蛇王仙宫还热闹,白天在轨道中间跳格子,夜里,便将这欢乐窝留给旁边赖唧唧斜着长的转生木照看。

而峡江水在静静地流。

奚平哼起一段登不得大雅之堂的西楚小调:“峡水长,长断肠,江风不解楚陵荒……”

他把余尝假死炸后山的那个法阵原封不动地抄了过来,只是这个更大、把整个余家谷内库囊括于其中。

“……楚陵荒,云山万顶影重重,不到午时不见光……”

他的法阵线条果断而锋利,灵线像是刀剑划出来的。

一气呵成,奚平停了下来:“天上的仙人倚春光,东衡的天子坐明堂……过往的君子细细听,楚山是个好地方啊,好地方……”

“太岁,西半边灵石上好了。”

“太岁,灵石有余量,够补损耗。”

“太岁……”

办事靠谱的陆吾们纷纷给了回音。

奚平垂下眼,感觉着每个陆吾的位置,心里已经将那烂熟于心的聚灵阵勾勒了出来。

“前辈,聚灵阵成型。”最后,魏诚响说道,“放吗?”

奚平没吭声,魏诚响便不催,稳稳当当地用自己唯一的真手捏着芥子,无视所有落在她身上的或焦急、或忐忑的目光。

赵檎丹忍不住道:“不放吗,在等什么?”

魏诚响用假肢冲她竖起一根手指,赵檎丹突然发现,这油嘴滑舌的骗子有一双异常安静的眼睛,像一双映照过许多生离死别的平湖。

“阿响,”奚平忽然对魏诚响说道,“庞文昌其实人品还不错,当初你要是听他的安排去镜花村,现在应该已经漂漂亮亮地成家安顿了……那会儿你年少冲动,非要走这歧路,我劝你不住。如今颠沛流离好多年,少年意气早尽了吧?你害怕吗,后悔不曾?”

priest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满级舅舅,十六个外甥争宠!
我,满级舅舅,十六个外甥争宠!
我叫林逸,一个朴实无华,有着十六个外甥的普通人。重申,我真的就是个普通人,有什么事,都跟我十六个不成器的外甥们说吧。林逸激活满级舅舅系统,绑定十六个外甥,只要外甥们往各自超强的天赋发展,他就能获得奖励
键道星辰
荣城市探案
荣城市探案
关于荣城市探案:此作品不是一个好的作品,只是作者为了生活而创造的一个东西,大家看一个乐就行了,不喜欢看的就划着,感谢,后面又改了后面看吧。
天下无忧射
龙妃驾到,世子爷他超宠的
龙妃驾到,世子爷他超宠的
关于龙妃驾到,世子爷他超宠的:龙矖是龙宫公主,十八岁那年,肚子里突然揣了个崽!我可是纯洁的不能再纯洁了呢,崽崽谁的!高岭之花逍遥王府世子凤惊澜,知道自己有个闺女的时候,下巴都惊掉了,闺女可以自己从石头
小七七崽崽123
穿成反派她却只想过富贵生活
穿成反派她却只想过富贵生活
关于穿成反派她却只想过富贵生活:穿书成书中最大女反派黑化之前,拯救自己穿成的角色、享受原主本身自带的荣华富贵变成了她此次穿书之旅的最大目标。她印象里,原主真是作得紧,明明有个帅出天际的未婚夫却总是道外
枕玲珑
满门炮灰,我成为团宠小师弟
满门炮灰,我成为团宠小师弟
关于满门炮灰,我成为团宠小师弟:+++一朝穿书,纪长歌成为修仙文中活不过一集的炮灰角色,开局就被威胁要将他逐出宗门。纪长歌:???赶我走?我直接弃宗!不料刚刚弃宗就当着前宗主的面被满门女修的离恨宗收下
听风三百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