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12章 第 12 章
“不用不用,你一个小娃能知道什么?你们村长都说了,那贼人就是来找你画画的。”一小吏满脸堆笑,胡子拉碴的刚毅脸庞硬是挤出了点和善味道,就见他十分不在意地说道,“小大师放心,其实找你们来审问就是走个流程,也算是给昆明那儿的上峰一个交代。我们这儿又不是什么军事要地,就算有间谍又能有什么好调查的。”
木白吸了口气再缓缓吐出,虽然作为最终受益者来说这样说有些矫情,但他是真的有些同情昆明的那位梁王了。
人家隔壁那位大明洪武帝从和尚变成皇帝那一路都是神队友,这位梁王明明都已经抓住关键人物了,却因为属下的轻慢推脱导致没办法得到信息,真是没有对比没有伤害啊,这大概就是应了先人所说的那句“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吧。
所以说,这世界最不能小看的就是基层办事人员,人要是不好好给你办事,饶是你计谋百出都可能功亏一篑。
很有服务意识的木白于是买一送一,除了给人把纸张填满外还特地写了梵文版的六字大明咒给他们当作护身符。借着这份交情,他和弟弟在“审讯”后得以走后门被安排到了一间还不错的单人牢房。
有马桶有稻草窝,还有每天能晒到一个小时太阳的窗口,在本地的牢房中,这已经属于10的行列了。
顺带一提,排名前几的那些牢房都是给准死刑犯的,属于犯人的临终关怀,除了木白目前所在牢房的配置外,还有一个桌椅板凳以及文房四宝,让人可以写点遗书什么的。
为首的一个小吏粗声粗气地解释:“那房子可不能住,怨气大得很,谁住谁疯,所以我们平时能不过去都不过去的。”
木白心知能够分到这个单独房间的确是亏得小吏们照顾了,否则以两小孩的体格要是遇到成年人,多少是要吃点亏的,遂带着木文向小吏行礼道谢,此举反倒引得小吏们有些赧然了。
或许有人要问了,这间寻常的牢间怎么就能做10了,不都是标配吗?
其实,关键就在于这透过不过一臂长的天窗投入的那一抹亮光,这在监狱中可是十分有讲究的。
作者有话要说: 王老先生:知识就是力量,徒儿啊,感觉到知识的厚重了吗?
木小白:……我竟无言以对,不是我脑洞不够开放,是元兵这操作过于离谱啊!!
元朝没有明言人分三六九等,不过在悄悄话里面还是分了等级的,第一位的是蒙古人,其次是色目人(除了蒙古、汉人以外的民族,比如中西亚欧洲人等等),汉人(这里是北宋地区,早于南宋地区被蒙古人统治的汉人)、南人(南宋人)
这个划分其实是十分微妙的,首先他将汉人分为了南北,某种程度上有些让你自己人打自己人的意思。蒙古人+色目人的人数太少肯定搞不过汉人,于是就来个以彼之矛攻彼之盾,其实也是挺天才的举动,奈何这个招数元人没能玩转。
方法是好方法,但操作起来全是bug,一方面是元朝当时的蒙古和汉人之间的划分可以说是油水之隔,绝对不允许汉人的血脉侵入蒙古血脉,所以两族间是没有灰色地带的,非黑即白。
其次是元朝的商业过于发达,南人更擅长经商,粮食布匹也更加充裕,有小票票的自然话语权就上去了。
最重要的是,说是说北人的地位高于南人,其实也没差多少,在蒙古人眼中都是可以随意剥削欺压的存在,南北人感觉没什么差异,自然也就不吃你这套。
元朝倒台后清朝上位,同样是少数统治多数,清朝就要更聪明点(当然,是因为前头有前车之鉴),他们就把用汉人对付汉人这个把戏玩的更转了点。
清朝搞出了个抬旗的说法,将一些有功的汉人纳入满族的贵族行列,这个手段最早是放在了从明朝收编的火器营上,当时为了让这些火器营跟着清军走,那是一批一批地抬旗,不过等到王朝中期清政府忽视火器之后,加上为了削减开支,又开始鼓励汉人出旗(当然,满人也能出)。
清政府当时还区别了加入满籍的汉人的称呼和待遇,划分了群体差异,把各种身份都玩出了花。
满族以及被抬入满族的臣子在私底下可以对着皇帝称为“奴才”,而汉族的臣子无论公私都只能称为“臣”。
所以当年看《还珠》的时候很多人吐槽说尔康说“臣福尔康”是僭越,其实没有,他们家是汉包衣(按照令妃的身份来算),比汉人高一点,但不如满族,的确是只能称“臣”不能说“奴才”
洛娜215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