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创建红警军,我独自发展

第37章 龙牙火箭炮(1/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37章 龙牙火箭炮

看着面前的系统奖励,魏君临心中颇有点激动。

之前的称号奖励,要么是红警建筑,要么是武装采矿车。

像现在这样送红警装甲单位,可真是头一回。

也正是如此,他迫不及待地想要看看红警系统的龙牙火箭炮是怎么样的。

“立即具现。”

魏君临毫不犹豫地开口吩咐。

顷刻间,一道金光在外面浮现,待到金光消失的时候,外面便出现了一辆熟悉的武装采矿车和一辆迷彩外壳的装甲单位。

而后者,显然就是龙牙火箭炮。

可真的是够气派的。

只见龙牙火箭炮的炮塔上有二十四火箭弹发射器,每排有八个,总共有三排。车身就跟坦克一样,配备坚固的装甲。而它的履带式车身,能够适应各种路况。

“武装采矿车,去矿区工作。”

魏君临先是吩咐左侧的一辆武装采矿车,里面的系统ai听到指挥官的命令,立马就操纵车辆向着矿区开去。

现在又有一辆武装采矿车,那麾下就有五辆武装采矿车,每天都可以提供5000金的系统资源。

这时,右侧的龙牙火箭炮里面,走下来了两名身穿褐红色军服的人。

“报告指挥官,龙牙火箭炮炮兵向您报到。”

这两名红警炮兵走上前来,然后向着面前的魏君临敬礼报到。

一名炮兵专门驾驶龙牙火箭炮,另外一名炮兵负责操纵武器,兼任龙牙火箭炮的车长。

“简单介绍一下龙牙火箭炮。”

魏君临饶有趣味地看了一眼面前的大家伙,然后朝着两名红警炮兵吩咐。

“我们的龙牙火箭炮,原型是tos-1自行火箭炮,是一种24管220毫米口径温压弹火箭炮,也可称重型远程多管火箭炮,总重453吨,全车长95米,宽度36米,炮兵3人,发射速率每秒二发,每天凌晨二十四点,系统会自动刷新所消耗的弹药。”

其中一名红警炮兵往前走一步,向着魏君临恭敬介绍。

然后另外一名红警炮兵向前迈出一步,补充介绍,说:“龙牙火箭炮主要以燃烧方式对敌人进行杀伤,所以射程不是很远,最小射程400米,最大射程6公里。使用温压弹弹头,在击中目标后,通过点燃燃料和空气的混合物,形成持续燃烧的高温火焰,最终对敌人暴露在外的有生目标,进行长时间的大规模焚烧杀伤。”

当这两名红警炮兵介绍完之后,魏君临情不自禁地咽下了一口唾沫,想要掩盖脸上的激动之色。

这龙牙火箭炮,可真是一个大杀器。

自己这边之前一直缺少火炮等远程武器。

现在有这龙牙火箭炮的出现,不但能够补足短板,还瞬间提升自己这边的远程炮火打击能力。

要是运用的好,一轮二十四枚温压弹,能够消灭上千名敌军。

四个字形容,恐怖如斯!

“系统,这龙牙火箭炮一辆要多少系统资源?”

魏君临疑惑地问道。

眼前瞬间弹出了一道界面。

魏君临定睛一看,发现龙牙火箭炮是副团级指挥官单位,也就是自己晋升到副团级指挥官,系统才会解锁这个红警兵种的招募。

而招募单价也是贵到离谱,魏君临看后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一辆就要5万金的系统资源,相当于一辆抵得上五百名动员兵。

随即,魏君临部署系统奖励的裂缝产生器。

在游戏当中,这红警建筑的作用,是屏蔽敌方玩家偷窥我方基地。

但经过系统的介绍,魏君临这才知道红警系统的裂缝产生器略有点差别。

小佛爷要还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在星际重著山海经
我在星际重著山海经
北宸星系土生土长的夏初见,一直觉得自己普普通通平平无奇。但是,北宸帝国最年轻的元帅大人霍御燊,却不这么认为。因为他从来没有见过,有谁直视星空深处那些不可名状的存在,会不崩溃疯狂。唯有她,是例外。夏初见
寒武记
秦凡王诗允
秦凡王诗允
爷爷被七个大小姐救下,但是他已年老,所以只有我来替他报恩。为了报恩,我给七位大小姐当牛做马,可她们还对我动辄打骂。重生回到给七个大小姐报恩时,我选择离开,恩情上一世已报,这一世我要活出自己的人生。
佚名
人在月球,靠快穿给国家赚高科技
人在月球,靠快穿给国家赚高科技
【储物空间+直播+荒野/灾难/天灾求生+月球基地+基建+高科技】25年寒假第一天,林夏正美美准备思考寒假如何度过的瞬间,她就被毫无征兆的拉入位于月球的一个现成基地上,不仅如此,系统面板?直播,商店,强
抹茶柚子
刚下山,就被五位师姐宠上天
刚下山,就被五位师姐宠上天
五年前,洞房花烛夜,叶凡被妻子林妙妙挖去心脏,抛尸乱葬岗,幸得美女师尊相救。五年后,叶凡武道通天,医术超凡。体内异火发作却愈发频繁,为压制异火,叶凡被美女师尊赶下山,奉命找五位寒阴体质的师姐压制异火。
面瘫的苏小离
秦凡张静
秦凡张静
爷爷被七个大小姐救下,但是他已年老,所以只有我来替他报恩。为了报恩,我给七位大小姐当牛做马,可她们还对我动辄打骂。重生回到给七个大小姐报恩时,我选择离开,恩情上一世已报,这一世我要活出自己的人生。
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