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小海岛,从养殖大户开始

第七百一十章 你就一个破赚钱的(2/3)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七百一十章 你就一个破赚钱的

听到姐姐两个字后,李水花那叫一个开心,随后就拿了几包零食给了这群学生。

“拿着,这些给你们吃。”

几个学生非常不好意思,连忙摆手起来,一溜烟全都跑开了。

李多鱼将他们送回了新码头那里,并教育道:“海里很多东西都是有毒的,以后出来钓鱼啊,最起码的毒鱼要认识点,不然刺到真的很痛的。”

一位男同学说道:“李校长,您给我们开一节毒鱼课吧,百分百全校学生都跑去听您讲的课。”

李多鱼思考了会:“也不是不可以。”

看着那群学生离开后,李多鱼不禁笑了笑,想必这次体验会成为他们这一生很难忘记的时刻,尤其对那个女同学来说。

年轻就是好啊。

李多鱼也想起了自己年轻那会,也跟这群学生一样调皮,没想一转眼都十多年了。

李多鱼开船前往了七星湾养殖基地,现阶段应该又到了卖虾苗的时候。

果然码头附近都停了不少外地的渔船,育苗场门口也全都是来拉虾苗的车。

在闽龙的有意引导下,如今整个沿海地区的养虾行业正在蓬勃发展。

听姐夫讲,今年预定虾苗的客户足足是去年的五倍多,要是不提高产能的话,以后可能会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

李多鱼虾苗卖得并不算贵,很多养殖户都买得起,可真正让他赚到钱的,反而是虾饲料。

根据去年养虾户的反馈,用了虾饲料的那些养殖户明显收成比较好。

今年很多养殖户买虾苗时,顺便拉了半车虾饲料回去,而鹭岛那家海欣养殖厂也在他这里拿虾苗和虾饲料。

一拉就是一大船。

这段时间饲料厂几乎是二十四小时生产的,陈文超忙的都没时间回家吃饭。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陈晓燕急匆匆找到他,有点激动地说道:“李总,咱们厂里面来了个老外,说是有事情要找你。”

老外

找我

“是来谈生意的吗”

陈晓燕摇摇头:“具体的对方没说,是一位华侨带过来的,说是有事情找你商量。”

“现在人还在吗”

“还在接待室那里,我本来跟他们说,你今天不在办公室这边的,他们还想着上岛去找您。”

“行,那我过去看一下。”

李多鱼微微皱眉,他很少跟老外接触,也就认识岛国长崎那些人,且他们口中的老外,指的就不是黄种人了,而是另一个皮肤颜色的。

这年头大家对老外都有种崇拜,连带着陈晓燕也不例外,说白了,能跟老外聊上几句,都够他们在茶余饭后吹好多年了。

李多鱼来到接待室后,果然发现了一个略微熟悉的面孔,上次闽省商会联合会时有见过他,还挺活跃的一个人,具体叫什么,还真给忘记了。

而对方见到李多鱼后,立马亲切打招呼道:“李总,好久不见,我是马照南,应该还记得我吧。”

对方都自爆姓名了,那肯定是没法忘记,李多鱼立马回道:“怎么可能,马总,你这突然找过来,害得我都没法好好接待你。”

马照南笑道:“李总没怪我不请自来就好了。”他说完后,立马介绍起了身边那位有着黄色头发,体型高大的老外。

“李总,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来自阿美莉卡的约翰,他对你很感兴趣。”

老外用非常蹩脚的中文说道:“李总,你好啊。”

“你好,非常欢迎你能来我们闽龙参观。”

这个年头大多数国人都经历过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的时代,块头明显要比老外小上一整圈。

可让李多鱼好奇的是,他对自己有啥好感兴趣的,他搞得这些产业好像都不适合阿美莉卡吧。

他们又不吃鳗鱼,也不爱吃海带、丁香鱼这种玩意,虾的话,他们往南美洲捕捞的话,那叫一个多。

七月不渡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综影视配角不配合
综影视配角不配合
关于综影视配角不配合:年纪轻轻的许丽丽就因为救人落水身亡,响应地府号召,成为外聘人员,到每个影视世界给不同的人过完一生,平复她们的怨气。
氪荔
重生1979:我赶山打猎带全家吃肉
重生1979:我赶山打猎带全家吃肉
上辈子为了讨回公道,王墨一把火烧了大队仓库。没想此举酿成大祸,最终导致老娘顶罪,死在了入狱那天。小妹也因此在家中冻饿至死。如此一幕,成了王墨心里永远无法忘却的痛!好在重回到那时候。这一世。王墨决心不再
天行
家父吕奉先
家父吕奉先
吕逸穿越了,乱入东汉末年。开局中平元年的并州。这一年灵帝还健在,始终坚持祸乱朝政。这一年,黄巾之乱刚起,大贤良师张角病死。这一年,刘老板刚开始找合伙人,桃园结义如火如荼。何进还没进京,董卓还在西北开荒
一世浮生若梦
七零空间俏知青
七零空间俏知青
关于七零空间俏知青:后世富二代林娇娇预感自己要穿越,唉,她的感觉真的很准她真的穿越了,还好自从发现自己带着的玉坠是空间之后她就储存物资来到这个物资缺乏的七零年代她也不慌,什么继母算计她下乡,那就下呀一
初升的朝霞
过去的五十年
过去的五十年
关于过去的五十年:以周家大院的兴衰为背景,描述大院中人物的命运和精神面貌,反应出那一个时代的特点。周家大院只是众多农村院落的缩影,它的变化折射出了时代的痕迹。这段历史值得描写,也是一代人的回忆。其中没
郑兴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