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职天道,我在系统后台当GM

第443章 (姜玉篇)必须要尽快赶去林省(2/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443章 (姜玉篇)必须要尽快赶去林省

“你这傻孩子,你这样做不是等于抢了别人的活路了吗?”

刘莉哭着锤了姜玉好几下。

可她偏偏说不出让姜玉还回去的话。

一边是几十年的工友和同事,另一边是陌生人。

如果必须要救一方,她当然知道应该怎么选。

“妈,这些真的是我带回来的。”

姜玉刚说完这句话,发现货车的车牌号上有个“辽”字。

顿时一囧,连忙岔开话题道:“不说这些,其实我这次回来是带你和我爸离开这里,去林省的。”

“去林省做什么?”

刘莉泪眼婆娑的抬起头。

“我得到消息,这次地震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的灾难还有很多,每一个都是世界性的。”

姜玉这话说的刘莉身体都跟着抖了好几下:“小玉,你说的都是真的?”

“是真的,我们的时间不多,必须要尽快赶去林省。”

林省的受灾面积也小不了,可起码地势相对于阳城要高上一些。

未来一年的灾难里,林省算是比较安全的地带之一。

其实他更加倾向于长白山山脉。

可长白山是休眠火山,谁知道一年后会不会喷发?

反正有空间在,物资也不缺,只要远离长白山,找个高山住,应该问题不大。

姜玉从第一个末日世界开始,每经历一个世界都会屯放大量的物资。

因为空间可以实施自给自足,所以食物和水反而是仓库里最少的。

主要是武器,车辆,药品和衣物为主。

刚刚拿出来的一车物资,对于仓库储备来说只能算九牛一毛。

“那你姥姥他们。”

刘莉和姜淮春都是林省人。

80年代大灾荒,东山省是灾荒的重灾区。

姜淮春父母跟着队伍为东山省送粮食,路上出了意外。

从此姜淮春就成了孤儿。

后来遇到了刘莉,两个人谈起了对象。

那个时候刘莉家里是万元户,家里兄弟姐妹四个,就她最受宠。

家里父母知道刘莉谈的对象是个孤儿,对姜淮春是一万个不满意。

刘莉主意也大,愣是大半夜的偷了户口本,第二天就跟姜淮春领了证。

俩人一路跑到阳城找工作。

刘莉高中毕业,这才在机械厂做了个会计,姜淮春则凭借刘莉的关系,也进厂做了小工。

混了二十多年,现在也算是机械厂的大师傅。

这些年刘莉家里过的虽然算不上多富裕,可也算舒心。

姜淮春对她疼爱有加,那真是当个宝一样。

可就是这父母那边,一直都是她的心病。

早些年刘莉也不是没去看过,可总归是落不下这脸,看二老也是偷着看,送东西也都是让哥哥姐姐们代送。

“妈,姥姥和姥爷肯定是要见面的,他们年纪也大了,咱该去尽尽孝。”

姜玉劝着刘莉。

刘莉这也算心里有个台阶下,连忙点着头。

这么大的地震,家里情况说不担心那是假的。

刘厂长这人很细心,回头就让人将姜淮春叫了回来。

酒微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与妖女一起斩神
我与妖女一起斩神
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 醉笑陪公三万场! 不用诉离觞! 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月光,飞越星空,纵横三界,我与妖女一起斩神!
忆湘江
左溪村走出来的修仙少年
左溪村走出来的修仙少年
关于左溪村走出来的修仙少年:一块曾经让江湖暗流涌动的玉符,竟出现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少年王若机缘巧合下得到它,命运的齿轮从此转动起来。且看他如何走出山村,踏入修仙之途,在血雨腥风、弱肉强食的修仙界收获友谊与爱情,成就自己的传奇人生。人生第一部小说,希望大家能喜欢,谢谢!
寸草心1981
无限进化:我靠魔壶实验无敌了
无限进化:我靠魔壶实验无敌了
自从他在地摊买了一个双耳壶工艺品,诡异的事情开始发生了! 【魔壶生物笔记】 第一天:“我养的鹦鹉掉到了壶里,然后诡异的消失了,化成一摊血水,仓鼠喝了后神奇的长出了灰色的翅膀,并且能像鹦鹉一样模仿人说话。” 第二天:“为了验证想法,我往罐子里丢了一颗羊脑,一只变色龙,一只蚕蛹,然后混合上仓鼠化成的液体喂给了家里的渡鸦后,结果渡鸦可以变身成人了,还可以自由的与我对话。” …… “这个壶这么神奇,是不
佚名
抗战之烽火燃血
抗战之烽火燃血
共和国特种兵莫凡穿越到惨烈的罗甸争夺战,在血肉磨坊中与一个个鲜活的前辈军人一起浴血杀敌。感受山河破碎之悲痛,决意舍生忘死,救国保家。从淞沪会战开始,带领中华热血男儿,杀倭寇,复河山。中华之威不可犯,侵略者血债血偿!
秃头小怪
通古今,我在荒年娇养被贬皇子
通古今,我在荒年娇养被贬皇子
【古穿今+饥荒+囤货+基建+种田+疯狂购物】 【女主版】 中元节祭祖,没引来父母魂魄,却引来了一个古人,以金银换取粮食。 宋茯苓只当是场梦,不想第二日古人再次出现求取物资。 宋茯苓不厌其烦,却见对方奉上家当。 很好,懂得天下没有白吃午餐的道理。 宋茯苓抽取部分佣金,权当一个搬运工,养活别人也养活自己。 然而这也不是什么长久之计。 要想养活一城,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从此宋茯苓开启古代基建模式。
莲香箬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