钰王爷洛蓝的小说免费阅读

第123章 宫里见闻(2/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123章 宫里见闻

这时,一个苍老又虚弱的声音响起,

“我错了,嬷嬷饶了我吧!”

“你还知道错?这个月你已经洗坏三件衣裳了,再这样下去,整个浣衣局都要陪着你受罚。”

说完这话,一鞭子抽在趴在地上的女人身上,她双手死死的抱着膝盖,整个人蜷缩在一起,一阵低吟声从她嘴里传了出来。

这样的事,在后宫这种冰冷无情的地方并不少见,虽然洛蓝觉得看不下去,却也无可奈何,她只能叹了口气,对阿虹道:

“去找个人问问,哪位是吕嬷嬷。”

阿虹点头后,向不远处一位耍单的宫女走过去。

一会功夫,她便急急的跑了回来,她手指着正蜷缩在地上,时不时挨鞭子抽的人说道:

“王妃,那个……就是吕嬷嬷”

听到这话,洛蓝有些错愕,她快行两步,趁着那鞭子即将落在她身上时,攥住了抽鞭子人的手腕。

对方抬头,见她是一副生面孔,顿时蹙眉质问,

“你是谁?”

阿虹冷哼着鼻子对她吼道:

“瞎了你的狗眼,这是钰王妃。”

虽然这钰王妃不是宫里的人,却大小也算个主子,扬鞭子的人这才收住了鞭子,扬着脸,不屑的问道:

“钰王妃怎么跑浣衣局来了?我在这教训下人,碍着钰王妃什么事了?”

洛蓝看着她这张傲慢得不可一世的脸,冷声问道

“她犯什么错了?你为何要一直打她?”

“她洗坏了娘娘们的衣裳,扣她三年的月俸都不够,你说该不该打?”

洛蓝蹙眉,她低眉看向那个俯身趴在地上的吕嬷嬷,咬牙厉声说道:

“阿彩,给她拿银子,这衣裳钱,我替她赔了。”

听到这话,面前的女人愣了一下,随后谄笑着从阿彩手里接过银子,对躺在地上的吕嬷嬷冷声道:

“今天你算是遇到贵人了,以后再做错事,可就没这么幸运了。”

留下这句话,她转身离开,阿彩和阿虹忙去扶趴在地上的吕嬷嬷,

“你怎么样?没事吧?”

吕嬷嬷看了洛蓝一眼,眼眶突然泛红,她紧咬着嘴唇从地上爬起来,洛蓝忙示意阿彩扶着她去不远处的亭子里坐下。

坐定身子后,她喘了几口粗气,这才看着洛蓝问道:

“您真是钰王妃?”

洛蓝点头,“是我。”

“太好了,有人照顾钰儿了,孙嬷嬷也可以安心了。”

说完这句话,她抬起袖子,擦了一下有些干涩的眼角。

洛蓝忙询问道:

“吕嬷嬷,实不相瞒,我们今天来,就是想打探一下,孙嬷嬷的事。”

听到孙嬷嬷这三个字,吕嬷嬷的身子抽搐了一下,随后开始抽泣起来,嘴里喃喃道:

“她可怜哪!比我还可怜……”

妖小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仙妻如云
仙妻如云
“苏惊蛰,你也老大不小了,嫂子且来问你。你要道侣不要?“ “嫂子,谁啊?” “我……” 女修都是刮骨钢刀,本打算在仙侠世界平淡修仙的苏惊蛰,没想到,自己成了最硬的磨刀石。
白衣洛阳
先婚后爱:风流王爷俏将军
先婚后爱:风流王爷俏将军
关于先婚后爱:风流王爷俏将军:镇远侯府宴家世代忠良,遇奸人所害抄家发配边疆宴家独子宴卿鸣,年少将军被赐婚给当朝皇帝的废物弟弟泽亲王爷沈争堂,知名花天酒地的废物王爷反抗无效勉强答应了这门亲事打定主意老死不相往来的新婚夫妇在亲娘的安排下有了孩子原本无交集的两个人不光成了婚,这下还有了一生解不开的羁绊宴卿鸣一心为父亲平反,过程中意外得到了沈争堂的一些协助这个王爷看久了似乎也不是那么废物……沈争堂此生愿
硬硬
抗战之关山重重
抗战之关山重重
老哲写实风格抗战新书 “我们一定会回来的!”有军官对手下数千名官兵说。 可是自打他们出关以后,侵略者强大,国尚危急,家又何安?战线一路向南,战关山无数,却又丢关山无数,直至苍山之巅洱海之畔! 回望来向,狼烟无尽,关山重重,多少官兵埋骨他乡?一场抗战打了十四年,几人又能返回故乡?
老哲
修炼无限暴击,我无敌很合理吧?
修炼无限暴击,我无敌很合理吧?
妖物横行的玄幻世界。叶云穿越而来,获得无限暴击系统。别人一分努力,一分收获。叶云一分努力,却能以十倍以上的倍数无限暴击收获。吃一颗丹药,丹药效果暴击十倍,相当于吃下十颗丹药的效果!练一遍武技,修炼效果暴击百倍,得到练一百遍武技的感悟!苦修一天,修炼效果暴击千倍,增长三年的武道修为!某一日,当叶云踏上诸天万界之巅的时候,万族天骄强者都傻眼了。大家同样勤奋努力,凭什么你这么快就无敌了?
三月雨
综武:老子天下第一
综武:老子天下第一
穿越成皇帝朱厚照,发现身边的太监叫做曹正淳,还有一个皇叔叫做铁胆神侯朱无视,我如同一个傀儡! 怎么办? 慌乱的时候,我拿起了一本《四大密探名录》 “叮!你阅读了铁胆神侯朱无视书稿,获得吸功大法”。 “叮!你阅读了东厂太监曹正淳书稿,获得天罡童子功”。 “叮!你阅读了王后阴癸派武媚娘书稿,获得天魔大法”。 “叮!你阅读了锦衣卫指挥使、嵩山掌门左冷禅书稿,获得寒冰真气”。 ……. 于是,我又读了许多
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