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退婚后,我诗仙的身份曝光了李辰安钟离若水

第五百一十二章 最后的晚餐 上(1/2)

天才一秒记住【倩玉小说网】地址:https://m.qianyuwj.com

首发:~第五百一十二章 最后的晚餐 上

李辰安不是个心慈手软之人。

从一开始,他就没想过让夏侯卓活下去。

倒不是夏侯卓丢失了九阴城,也不是他擅自离开了燕云关。

而是这夏侯卓是要来杀自己的!

这种人的思想会很顽固,目标会很明确,偏偏还有那种实力!

放虎归山这种事,他绝不会去做。

哪怕夏侯卓看上去似乎有了悔过之心,他也没打算改变主意。

他不想去防备自己的后背。

更不想因为所谓的仁慈去考验别人那复杂的内心。

天色渐暗,今夜是无法赶路了。

他命令周正等人在远离战场的雪地上搭好了营房。

就在他的营帐中,夏侯卓坐在了他的对面。

萧包子坐在了他的左首,宁楚楚坐在了他的右首。

他还有些问题需要问问夏侯卓。

比如……

他给夏侯卓斟了一杯茶递了过去:

“你对大荒国怎么看?”

“宇文峰,当得起枭雄二字!”

夏侯卓捧着茶杯顿了顿,又道:

“原本的北漠,有大大小小的游牧部落四十七个。”

“咱们宁国将之统称为荒人,是因为他们不事耕种,也没啥文化传承。”

“就是一些骑在马上逐草而居的放牧者。”

“没有固定的居所,食物也只有牛羊。”

“他们极为好战,讲求的并不是什么传承,更不讲什么礼仪,他们只讲求武力!”

“他们只信奉武力!”

“宇文峰出生于秀山部落,在昭化十七年春,秀山部落所放牧的秀水原大旱,导致了秀山部落的牛羊没有草吃。”

“他率领秀山部落的年轻汉子开始为部落找寻生存之路……他杀开了一条血淋淋的路!”

“短短三年的时间,他纵横万里之地,征战了整个草原,将草原上的四十七个部落全部打的落花流水,所有部落的酋长皆奉他为王……”

“他用强大的武力统一了整个草原!”

“而后将偌大的北漠划分为了二十七州,将大荒城建立在了距离宁国边境最近的南溪州。”

“此举极有深意,从大荒城至九阴城,不过区区三百里地。”

“此人,与其余的荒人有很大的不一样。”

李辰安微微一怔,“有何不一样?”

“他懂得中原的文化,甚至他对中原文化还极为了解。”

“他率领秀山部落的汉子去打仗并不是蛮干,而是采用了诸多的策略。”

“他统一北漠之后,对北漠的管理方式,采用的几乎都是中原诸国的那一套。”

“他划分了二十七州,建立了州城,让原本游牧的荒人定居了下来。”

“他让荒人中的女子放牧,男子开垦荒地,他引入了中原的种植技术,而今荒人种出的粮食产量并不会比宁国低多少。”

“他将原来各部落的精壮男子编入了他的军队,组建了北漠铁骑十三万之数,拆分为十三支骑兵营,称为北漠十三鹰,分属于六大边军。”

“但最厉害的一支骑兵,却是他亲手训练的五千骑,他们被称为神鹰!”

“总之,此人无论是在军事上还是在政治上,皆有着极高的造诣,未来……大荒国恐怕会成为宁国心头之患。”

“你若是登基为帝,万万不可小觑此人!”

李辰安沉吟片刻。

他没有料到夏侯卓对宇文峰有着如此之高的赞誉。

当然,此前他也没有去关注过那天远地远的大荒国,听闻宇文峰这个名字,还是去岁三月在广陵城的时候。

堵上西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m.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我修炼能双开
我修炼能双开
关于我修炼能双开:一体双魂,有了两世记忆,历经磨难,望着这个蛮不讲理的世界,他有过抱怨,有过不解,但从未失望过。一路同行他一直不是一人,有朋友,有爱人,有亲人,更有灵魂挚友。——————不知经年,踏足
卡Wei
叶罗丽与综漫的化学反应
叶罗丽与综漫的化学反应
关于叶罗丽与综漫的化学反应:(叶罗丽+咒回+文野+群像文+HE+无CP综漫人物成为叶罗丽仙子的主人)罗丽:该怎么向主人表明自己的仙子身份呢?虎杖:店长免费送了一个娃娃呢,不过是一个女孩子,该怎么照顾呢
沧海夫人
黄泉守夜人
黄泉守夜人
关于黄泉守夜人:黄泉绝境、面对死亡也能存续生机、不被死亡真正吞噬,有一种逆天改命、打破生死常规的顽强意味;又可理解为精神层面上,即便身死魂赴黄泉,某种意志、执念或情感依然不灭,超脱生死界限持续存在,宛
蛋大妄为
末世降临:我招收下属,获得百倍物资
末世降临:我招收下属,获得百倍物资
关于末世降临:我招收下属,获得百倍物资: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淹没了整个城市。无数植物、动物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异常进化,大如牛犊的老鼠、堪比卡车的水蛇、以及那缠绕着整栋大楼的藤蔓……至此,末世降临。就在
爱吃鱼的喵媌
表姑娘家财万贯,活该做妾?
表姑娘家财万贯,活该做妾?
关于表姑娘家财万贯,活该做妾?:〈架空+宅斗宫斗+重生+二嫁?+扮猪吃虎+非甜宠〉商户孤女花思蓉,不想被吃绝户,决定携巨资住进沐清候府苟生活。亲姨母借着敲打下人的机会,明里暗里给她灌输做妾的好处。亲表
枫十五